马圈

mǎ juàn [ma juan]
繁体 馬圈
注音 ㄇㄚˇ ㄐㄨㄢˋ

词语释义

1.马厩。 2.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邓县东北。

词语解释

  1. 马厩。

    《红楼梦》第四十回:“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向南有个箭道,由那一路出去便是马圈、厨房。”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两口子站在马圈边,瞅着马嚼草。”

  2. 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邓县 东北。

    《魏书·高祖纪下》:“癸酉, 显达 攻陷 马圈 戍……丁酉,车驾至 马圈 。” 唐 刘知几 《史通·采撰》:“ 魏 君崩於 马圈 ,《齐史》云中矢而亡。”

引证解释

⒈ 马厩。

《红楼梦》第四十回:“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
《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向南有个箭道,由那一路出去便是马圈、厨房。”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两口子站在马圈边,瞅着马嚼草。”

⒉ 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邓县东北。

《魏书·高祖纪下》:“癸酉, 显达攻陷马圈戍……丁酉,车驾至马圈。”
唐刘知几《史通·采撰》:“魏君崩於马圈,《齐史》云中矢而亡。”

马圈的国语词典

饲养马匹的场所。

马圈造句

请你把九匹马平均放到十个马圈里,并让每个马圈里马的数目都相同,怎么分?答案:把九匹马放到一个马圈里,然后在这个马圈外再套九个马圈!
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北马圈子镇将公车过户到该镇工作人员个人名下,存在公车私照问题。
相传岭国雄狮王格萨尔的马圈就在此地。
从目前出土古纸自身的年代顺序,可以分别排列为西汉早期的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灞桥纸、悬泉纸、马圈湾纸、居延纸,西汉晚期的旱滩坡纸。
冬天要把牛马圈养起来,吃夏天割回来的牧草。
从马背上翻身而下,方命几名手下将马匹牵至青楼专门为宾客准备的马圈处,自己便与郭奎等同会镖局地位颇高之人搂着那些女子迎门而入。
清初,乱象丛生,礼乐崩坏,历经跑马圈地、断头令、文字狱,百姓民不聊生。
古道旁当年圈马的马圈、摩崖石刻保存完整。
末底改奉亚哈随鲁王的名写谕旨,用王的戒指盖印,交给骑御马圈快马的驿卒,传到各处。
我叫李克军,系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北马圈子镇金扇子村二组村民。
全家总动员,院里院外,房前屋后,马圈牛圈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
在重庆的不少商超卖场,无论是外来名企五粮液、郎酒、酒中酒,还是本地酒企诗仙太白、渝北老窖、国裕,新款小酒你方唱罢我登场,跑马圈地之战硝烟弥漫。

汉字详情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quān,juàn,juān [quan,juan]
部首: 335
笔画: 11
五笔: LUD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WFQU
四角: 60712

详细解释

juān

动词

(1) 把禽畜关在栅栏里

鼻赤象,圈巨狿。——《文选·张衡·西京赋》

(2) 又如:把羊群圈起来

(3) 把犯人拘禁起来 。如:圈闭(禁闭);圈禁(禁闭于空房);圈留(挽留)

(4) 闷在;关闭

我只恨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儿做不得主,行动就有人知道。——《红楼梦》

(5) 另见 juàn;quān

juàn

名词

(1) (形声。从囗( wéi,表示被围),卷声。本义:家畜的小围栏)

(2) 同本义

圈,养畜之闲也。——《说文》

圈属。——《管子·立政》。注:“羊豕之类也。”

登虎圈。——《汉书·张释之传》。注:“养兽之所。”

从行登虎圈。——《史记·张释之列传》

(3) 又如:圈牢(关养家畜的地方);圈槛(圈禁野兽的栅栏);羊圈;猪圈;狗圈

(4) 国,城邑

大圈闳闳,小圈交之。——汉· 扬雄《太玄·交》

(5) 另见 juān;quān

quān

名词

(1) 通“棬”。曲木做成的饮器

毋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礼记》

(2) 注:“屈木所为,谓厄匜之属。”

似圈似臼。——《庄子·齐物论》

(3) 圈子,环行物

天下为之圈。——《淮南子·原道》

(4) 又如: 眼圈;画个圈;银项圈;包围圈

(5) 区域;范围

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天下为之圈,则名实同居。——《淮南子》

(6) 圈套,引诱人上当或受害的计谋 。如:圈围

动词

(1) 形成一个圆环 。如:用木栏把房地圈起来;圈地(圈占的土地)

(2) 用圈作记号

圈去到字。——宋· 洪迈《容斋续笔》

复圈去而改为入。

(3) 又如:圈声(用红笔在句子停顿处加圈);圈占(划定界限并占领之)

(4) 弯曲 。如:把胳膊圈过来;拱着腰圈着腿走路;圈盘腿(向外弯曲的畸形腿)

量词

(1) 计量环形事物 。如:一圈钢丝;打了六圈麻将

(2) 另见 juān;juàn

英文翻译

to circle; a circle; corral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6 hyun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n1 [客语拼音字汇] kian1 [梅县腔] kian1 kian5 kwan1 [宝安腔] ken1 [客英字典] ken1 ken5 [海陆丰腔] kien1 [沙头角腔] kien2 [东莞腔] ken1 [陆丰腔] kian1 [梅县腔] kian1
◎ 潮州话:kuang1(khuang) kou1(kho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