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卸

mǎ xiè [ ma xie]
繁体 馬卸
注音 ㄇㄚˇ ㄒ一ㄝˋ

词语释义

马戏。

词语解释

  1. 马戏。

    清 李光庭 《乡言解颐·地部·寺观》:“外来赶庙者,偶有女筋斗、绳戏、马卸、刀山等戏。”参见“ 马解 ”。

引证解释

⒈ 马戏。参见“马解”。

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地部·寺观》:“外来赶庙者,偶有女筋斗、绳戏、马卸、刀山等戏。”

汉字详情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xiè [xie]
部首: 215
笔画: 9
五笔: RHBH
五行:
仓颉: OMSL
四角: 871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卩,从止,从午。卩( jié),像人形;止,息止;午,指马。合起来表示停车解马。本义:解马卸车)

(2) 同本义

卸,舍车解马也。——《说文》

卸,卸马去鞍。——《广韵》

空烦卸马鞍。——杜甫《携酒高亦同过用寒字》

(3) 又如:卸车;卸鞍

(4) 解除;解下。亦指褪下;脱下

你快卸了装束,归顺天恩。——《西游记》

功高马卸黄金甲。——唐· 黄滔《李相公》

(5) 又如:卸剥(脱);卸头(妇女卸去头上的装饰);卸除(解除,拆除)

(6) 折下;取下 。如:折卸

(7) 交卸;推卸 。如:卸过(推卸过失);卸印(辞去官职)

(8) 降落;落 。如:卸帆(降帆);卸顶(秃顶)

(9) 凋谢

寿星台上,有千年不卸的名花。——《西游记》

月光昏,隔水人断孤村;深巷小,黄叶纷纷都卸。——清· 史震林《西青散记》

(10) 倒塌

把身子往后一挣,那垛看墙就拉拉杂杂卸下半堵。——《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lay down; retire from office

方言集汇

◎ 粤语:se3
◎ 客家话:[梅县腔] sia5 [台湾四县腔] sia5 [客英字典] sia5 [东莞腔] sia5 [海陆丰腔] sia5 [宝安腔] sia5 [客语拼音字汇] xia4
◎ 潮州话:si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司夜麻三開去聲開口三等siah/syahsĭa

马卸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