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勺

mǎ sháo [ ma shao]
繁体 馬勺
注音 ㄇㄚˇ ㄕㄠ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马勺 mǎsháo

(1) 木制的大勺,用来盛饭、盛粥

ladle

词语解释

  1. 亦作“ 马杓 ”。形似马蹄的一种勺子。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沉见鬼》:“三道流归 天台 ……随身齎乾糒及马杓之属。” 元 杨维桢 《吴下竹枝歌》:“银马杓中劝郎酒,看郎色似赤瑛盘。” 梁斌 《翻身纪事》七:“ 小玉 说:‘过两天来和你们一个锅里搅马勺,接受贫雇农的教育。’” 刘绍棠 《蒲柳人家》十一:“花鞋 杜四 泼口大骂:‘什么他妈的铁嘴?你是红口白牙跑舌头,马勺上的苍蝇混饭吃。’”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马杓”。形似马蹄的一种勺子。

宋洪迈《夷坚丙志·沉见鬼》:“三道流归天台 ……随身齎乾糒及马杓之属。”
元杨维桢《吴下竹枝歌》:“银马杓中劝郎酒,看郎色似赤瑛盘。”
梁斌《翻身纪事》七:“小玉说:‘过两天来和你们一个锅里搅马勺,接受贫雇农的教育。’”
刘绍棠《蒲柳人家》十一:“花鞋杜四泼口大骂:‘什么他妈的铁嘴?你是红口白牙跑舌头,马勺上的苍蝇混饭吃。’”

马勺的国语词典

盛饭的勺子。多用椰子壳制成,柄为竹制,也有木制品。也作「马杓」。

马勺的网络释义

马勺

  • 马勺原本是先民的一种生活用具。从夏商沿用至今,选用优质的桐木、春木、桃木等作为原料,通过手工一刀一刀精雕细刻而成。社火马勺脸谱传承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渊远文明,记载着周秦文化最辉煌的民俗过程。中国现代马勺脸谱文化,源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
  • 马勺造句

    经现代民间艺术工作者的继承和发展,马勺脸谱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珍品。
    当地民众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彩绘于马勺之上而因此得名。
    点击此处查看马勺脸谱工艺流程。
    婆不在家,狗尿苔把干红薯萝卜从院墙头上取下来,在笸篮里揉了几筛子糠,到了中午,去了马勺家一趟。
    士兵们,弟兄们,我就是你们暂编第三旅的旅长张良,从今以后咱们就是在一个马勺里混饭吃的弟兄,同患难共生死的袍泽了。
    嫦娥和玉兔的神话,伯牙和钟子期的典故,马勺和铁锅的凡俗,小鱼和水的不离不弃,就是你和我的故事,好想你,姐妹日到了,祝好姐妹开心快乐,幸福永远!
    当今的社火马勺脸谱,出自民间资深艺人之手。
    一个围着围裙的炊事员挥着大马勺,不耐烦地喊。
    马勺采用树材,制作简便,历代农家乡民必备。
    马勺脸谱为陕西民间所独有,由中国民间社火脸谱演化而来。
    马勺原本是先民的一种生活用具。
    当今的社火马勺脸谱,出自民间贫苦资深艺人之手。

    汉字详情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sháo [shao]
    部首: 202
    笔画: 3
    五笔: QYI
    仓颉: PI
    四角: 273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本义:古代舀酒器)

    (2) 同本义。泛指舀东西的器具,有柄

    勺,挹取也。象形。中有实,与包同意。——《说文》

    勺,枓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勺一升。——《考工记·梓人》

    黄金勺。——《周礼·玉人》。注:“酒尊中勺也。”

    宾勺。——《仪礼·士冠礼》。注:“尊升所以處酒也。”

    (3) 如:饭勺;炒勺(炒菜用的有柄铁锅);马勺;掌勺儿;勺水(一勺水。指少量的水);勺铎(方言。不聪敏);勺饮(一勺汤水);面粉勺;谷勺;量勺

    (4) 容量单位名。历代不同

    一勺之多。——《礼记·中庸》

    十撮为一抄,十抄为一勺,十勺为一合。——《孙子算经》

    (5) 计量单位“升”的百分之一 。如:市勺

    英文翻译

    spoon, ladle; unit of volume

    方言集汇

    ◎ 粤语:coek3 soek3 zoek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og6 [梅县腔] shok7 [东莞腔] sok8 [客英字典] shok7 chok7 [台湾四县腔] zok7 sok7 [海陆丰腔] chok7 shok7 [宝安腔] sok8 [陆丰腔] sho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若藥開入聲開口三等cjak/tjaktɕĭak

    马勺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