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

mǎ lè [ ma le]
繁体 馬勒
注音 ㄇㄚˇ ㄌㄜˋ

词语释义

马笼头,马勒 mǎlóngtóu,mǎlè

(1) 辔,用以御马和约束马的马首挽具,包括络头、嚼子(口衔)、缰绳,还有其他附属物

bridle

词语解释

  1. 带嚼口的马笼头。

    《太平御览》卷三五八引 北魏 刘芳 《毛诗笺音义证》:“轡是御者所执者也,不得以轡为勒;且旧语云马勒,不云轡,以勒为轡者,盖是北人避 石勒 名也。”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 魏武帝 以玛瑙为马勒,硨磲为酒椀。” 沉凯 《古玛河春晓》第三章:“﹝ 杨忠民 ﹞给自己的枣骝马解下马勒,戴上料兜子。”亦称“ 马勒口 ”。 瞿秋白 《<乱弹>代序》:“所以乱弹已经不乱,白话也应当不白, 欧 化应当等于贵族化。一切都要套上马勒口,不准乱来。”

引证解释

⒈ 带嚼口的马笼头。

《太平御览》卷三五八引北魏刘芳《毛诗笺音义证》:“轡是御者所执者也,不得以轡为勒;且旧语云马勒,不云轡,以勒为轡者,盖是北人避石勒名也。”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魏武帝以玛瑙为马勒,硨磲为酒椀。”
沉凯《古玛河春晓》第三章:“﹝杨忠民﹞给自己的枣骝马解下马勒,戴上料兜子。”
亦称“马勒口”。 瞿秋白《<乱弹>代序》:“所以乱弹已经不乱,白话也应当不白, 欧化应当等于贵族化。一切都要套上马勒口,不准乱来。”

马勒造句

祝你一马当先,马到成功,马勒戈壁!
由于有不同的方法来建立一个齿轮减速装置,如链及链轮或变速箱,我们只显示您的马勒设置的角度。
“梅丽莎波义耳马勒,”她说,并且伸出手来握手。
马勒布大陆南部的沙化是从南极圈附近最先出现,并迅速向极地以及北方扩张。
马勒戈壁,找工作需要在晚上出去?需要将手机关机?你当老子是傻子?老子是屌丝,可不代表老子智商又问题,我呵呵冷笑,不去理马晓丹,毅然决然的转身离开。
马勒与施特劳斯、西贝柳斯、还有勋伯格,同声唱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最后的悲歌。
因为祭坛的位置极有可能就在梦魇岛,所以齐飞他们先去了趟马勒布南部沙漠接里世界的七花,然后再一起去梦魇岛。
这是我神往已久的马勒别墅?
马勒戈壁,老子不就是无意间看到你睡觉时睡姿难看,还满嘴流哈喇子,流得一把茅草长的白毛长须就和刷子过上了透明漆似的嘛。
她曾评论道:“听起来就像是意大利的军乐团演奏的马勒作品一般。
“我觉得……我打开了一扇不得了的门。”半晌后,菊花用嘶哑的声音挤出这么一句话来,内心的马勒戈壁上,草泥马群进入迁徙季节。雾容 
为什么我地图上找不到?马勒戈壁究竟在什么地方?好想去看看马勒戈壁,其实你刚出生的时候就路过的。
马勒的情绪转换非常多,而且是没有过门儿的,就像是电影镜头的剪接一样。
传说,在一片霸气大陆上,有一片马勒戈壁,草泥马神兽生活在这里。
马勒戈壁的劳资终于可以真正自由了!从今往后劳资定当发奋努力,回复道行,待我修为尽复,日后这尘世中岂还有人耐得我何!哈哈哈哈哈哈哈!
马勒面前放着从卷宗里抽出来的一张纸。
另外,你还得配上马勒、马鞍等乘具。
在马勒山脉,研究者发现了他们所称的“洋洋大观的”各色昆虫、蜘蛛和蛙类。
你马勒戈壁的,到底让不让我起来啊?
在那荒茫美丽马勒戈壁,有一群草泥马,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调皮又灵敏,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草泥马戈壁,他们顽强克服艰苦环境。

汉字详情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lè,lēi [le,lei]
部首: 217
笔画: 11
五笔: AFLN
姓名学:
仓颉: TJKS
四角: 445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革,力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套在马头上带嚼子的笼头)

(2) 同本义

勒,马头络衔也。——《说文》

勒面绩总。——《周礼·巾车》

案勒一具。——《汉书·匈奴传》。注:“马辔也。”

弓矢鞍勒。——《后汉书·乌桓鲜卑传》

缨辔贝勒。——《仪礼·既夕礼》

(3) 又如:马勒;勒面(古代马面饰)

(4) 对数能量损失,中子能量损失的一种量度,等于中子初始能量与在慢化过程中任一点上能量之比的自然对数值

(5) 勒克司的简称(照度单位)

(6) 姓。

动词

(1) 约束;收紧缰绳以止住马骡等或使马转身

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楚辞·九章·思美人》

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虞世南《出塞》

(2) 又如:勒马;勒帛(系帛作腰带);勒限(给一定的期限);勒口(套上带嚼口的笼头);勒子(妇女用的,由形如两片叶子连接起来的帽圈)

(3) 雕刻 。如: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勒石(刻字于石);勒铭(勒碑,勒石。镌刻铭文);勒巧(把记巧文字刻在石上);勒碑

(4) 统率

勒兵,下令军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5) 又如:勒兵(治军,操练或指挥军队,陈兵。检阅军队);勒卒(部署、操练士卒);亲勒六军

(6) 强迫;强制 。如:勒取(强行索取);勒迫(强迫);勒停(强制停止;勒令停职)

(7) 割,划

宋江按住那婆娘,右手却早刀落,去那 婆惜嗓子上只一勒,鲜血飞出。——《水浒传》

(8) 勒索 。如:勒掯(掯勒、累掯。勒索,克扣)

(9) 挑动,挑逗 。如:勒战(挑战)

(10) 另见 lēi

lēi

动词

(1)捆住;套住;或捆住或套住后再用力拉紧(多单用)

擅直勒死平民。——关汉卿《窦娥冤》

(2)又如:勒紧裤带

(3)另见

英文翻译

strangle, tighten

方言集汇

◎ 粤语:laak6 lak6
◎ 客家话:[东莞腔] lek8 [梅县腔] lit8 [海陆丰腔] let8 [客英字典] let8 lit8 [宝安腔] let8 [客语拼音字汇] led5 liad6 lid6 [台湾四县腔] l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則德開入聲開口一等loklə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