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仔

mǎ zǎi [ ma zai]
繁体 馬仔
注音 ㄇㄚˇ ㄗㄞˇ

词语释义

1.马驹。 2.方言。流氓恶霸的狗腿、帮手。

词语解释

  1. 马驹。

    清 蔡奭 《官话汇解·禽兽鱼虫》:“马仔:驹子。”

  2. 方言。流氓恶霸的狗腿、帮手。

    黄谷柳 《虾球传·鳄鱼家庭》:“ 虾球 道:‘抓去了 王狗仔 ,我的马仔就做不下去了。’”《南京日报》1991.11.21:“她通过 陈惠莲 物色了几个有心谋取不义之财的人,当自己的马仔,形成了一个以 张玛云 为中心的犯罪团伙。”

引证解释

⒈ 马驹。

清蔡奭《官话汇解·禽兽鱼虫》:“马仔:驹子。”

⒉ 方言。流氓恶霸的狗腿、帮手。

黄谷柳《虾球传·鳄鱼家庭》:“虾球道:‘抓去了王狗仔,我的马仔就做不下去了。’”
《南京日报》1991.11.21:“她通过陈惠莲物色了几个有心谋取不义之财的人,当自己的马仔,形成了一个以张玛云为中心的犯罪团伙。”

马仔的网络释义

马仔

  • “马仔”一词,是最近十几年来从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香港及广东地区,引用到全国各地的一个时髦名词。“马仔”一词中的“仔”不能读作zǐ(子)音,而要像广东人那样读作zǎi(崽)音。
  • 马仔造句

    民警调查后查明,“浩哥”和“乐乐”都是从上线“海哥”手里拿货,而“海哥”也只是帮毒贩“良哥”散货的马仔。
    沈弘毅尴尬的干咳一声,那两名工作人员确实劣迹斑斑,都是黑森林的马仔,有案底的刑满释放人员,是黑子特地找来给刘小飞当临时跟班的。
    她说,有一次,醋心大发的万利拉派他的一个马仔开枪击中了她的腿部。
    他一直非常忠实地扮演着冷面马仔的角色,可能胖子在来之前给他补过课了,不过在我和胖子的衬托下显得不伦不类。南派三叔。
    你坚持认为某种蓝色系马仔蓝,其实即系个种同天空颜色一样噶蓝。
    在高中的第一年里,我除了平定一年级的不良少年党派之争、在学生会发展内线、将校长室隔壁的杂物室改建成‘推理部’的社团活动室、把教育局里的马仔逼得上吊以外……也没有忘记关心我那位发小儿。三天两觉。
    如果你也是马仔的粉丝,毫不夸张地说,看这部剧,会有种久别胜新婚的亲切感。
    薛天豹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在这小县城里无人敢惹他,眼看站哨的两名马仔已经萎顿在地不省人事,当即暴怒了起来,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降临。
    草原斑马、山斑马和野马组成的群体就是属于上述的后宫系统,这通常可以提供雌马和马仔一个相对稳定、有利生存的环境。
    萨琪玛与蛋散,被三水人称为点心“孖宝”,是三水人十大最喜爱的小吃之二,萨琪玛更被冠以昵称“马仔”。
    张小龙赶到佳水世界时,花街已经被彻底控制,整条街都站满了手持凶器的马仔,原本歌舞昇平的花街,充满了萧瑟的杀气。
    无论是两派中的最高领导人还是手下马仔,只要见了面,准保不会轻易放过对方,就算不怒火相向,也会相互讽刺嘲讽一番。
    马仔点了点头,紧跟着,跟在了王巍的身边,两个人慢慢的又到了边上的另一辆车,庞正良窝在车里面,深呼吸了一口气,看了眼边上的陆朝霸,陆朝霸也是满头大汗。
    语言变成了械斗仇杀的工具,如果你稍显得温润和礼貌就会被嘲笑得无地自容,仿佛港片里刚入黑道不懂行情的小马仔,出手杀人不够利索就只配给老大打洗脚水。
    海富宽让手下的马仔,千方百计寻找没有工作,被生活严重压迫的穷苦人,拉到自己的砖厂,朝死里压榨他们的剩余价值。
    周一航后退一步,椅子落空,还没有等马仔缓过手,他把椅子抡过头顶,辟头砸下,“哗”。
    林志强和他的手下就守在街头巷口,看见有打架的就要抓人,这一晚上抓了好几百个马仔,还不算跑掉的混混,警局都给塞满了,似乎回到了古惑仔时代。
    说完,马统大手一挥,那站在工厂里面的马仔们顿时一个个抽出了雪亮亮的砍刀,杀气腾腾的围了过来。
    我爱马仔,永远支持马俊伟,你有形又靓仔,期待你再耒多仑多登台,定拉队捧埸啦。
    性骚扰是危险的,因为这会降低雌马抚育后代的能力,并可能导致雌马流产或新生马仔的死亡。

    汉字详情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zī,zǐ,zǎi [zi,zai]
    部首: 221
    笔画: 5
    五笔: WBG
    吉凶:
    仓颉: OND
    四角: 27247

    详细解释

    zǎi

    名词

    (1)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子,子亦声。甲骨文字形,是小孩的意思。本义:儿子)

    (2)〈方〉指幼小的儿子 。如:有仔有女。

    (3)〈方〉指小孩 。如:男仔;女仔。

    (4) 指有某些特征或从事某种职业的年轻人 。如:肥仔;单车仔。

    (5) 幼小的动物 。如:羊仔;牛仔;猪仔。

    (6) 另见 zī;zǐ

    名词

    (1) 任

    仔,克也。从人,子声。——《说文》

    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诗·周颂·敬之》

    (2) 又如:仔肩(所肩负的任务;责任)

    (3) 另见 zǐ;zǎi

    形容词

    (1) 幼小(多指牲畜、家禽) 。如:仔兽(野兽的幼仔);仔猪(猪的幼仔)

    (2) 细小,细密 。如:仔细(细心;详细;详细情形;小心,当心);仔密(致密)

    (3) 另见 zǎi;zī

    英文翻译

    small thing, child; young animal

    方言集汇

    ◎ 粤语:zai2 z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i3 zih3 ze3 [梅县腔] zii3 [沙头角腔] zai3 [客英字典] zai3 zih3 [宝安腔] zai3 | zu3 [台湾四县腔] zai3 zih3 ze3 e3 e2 [陆丰腔] zih3 zih3 [客语拼音字汇] zai3 zi3
    ◎ 潮州话:〖ze2(tsúr)[潮阳]zu2〗 〖gian2(kí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子之平聲開口三等ci/zio

    马仔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