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马驹。
清 蔡奭 《官话汇解·禽兽鱼虫》:“马仔:驹子。”
方言。流氓恶霸的狗腿、帮手。
黄谷柳 《虾球传·鳄鱼家庭》:“ 虾球 道:‘抓去了 王狗仔 ,我的马仔就做不下去了。’”《南京日报》1991.11.21:“她通过 陈惠莲 物色了几个有心谋取不义之财的人,当自己的马仔,形成了一个以 张玛云 为中心的犯罪团伙。”
引证解释
⒈ 马驹。
引清蔡奭《官话汇解·禽兽鱼虫》:“马仔:驹子。”
⒉ 方言。流氓恶霸的狗腿、帮手。
引黄谷柳《虾球传·鳄鱼家庭》:“虾球道:‘抓去了王狗仔,我的马仔就做不下去了。’”
《南京日报》1991.11.21:“她通过陈惠莲物色了几个有心谋取不义之财的人,当自己的马仔,形成了一个以张玛云为中心的犯罪团伙。”
马仔的网络释义
马仔
反义词
马仔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zǎi
名词
(1)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子,子亦声。甲骨文字形,是小孩的意思。本义:儿子)
(2)〈方〉指幼小的儿子 。如:有仔有女。
(3)〈方〉指小孩 。如:男仔;女仔。
(4) 指有某些特征或从事某种职业的年轻人 。如:肥仔;单车仔。
(5) 幼小的动物 。如:羊仔;牛仔;猪仔。
(6) 另见
zī
名词
(1) 任
仔,克也。从人,子声。——《说文》
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诗·周颂·敬之》
(2) 又如:仔肩(所肩负的任务;责任)
(3) 另见
zǐ
形容词
(1) 幼小(多指牲畜、家禽) 。如:仔兽(野兽的幼仔);仔猪(猪的幼仔)
(2) 细小,细密 。如:仔细(细心;详细;详细情形;小心,当心);仔密(致密)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i3 zih3 ze3 [梅县腔] zii3 [沙头角腔] zai3 [客英字典] zai3 zih3 [宝安腔] zai3 | zu3 [台湾四县腔] zai3 zih3 ze3 e3 e2 [陆丰腔] zih3 zih3 [客语拼音字汇] zai3 zi3
◎ 潮州话:〖ze2(tsúr)[潮阳]zu2〗 〖gian2(kía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兹 | 子之 | 精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ci/z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