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献

kuì xiàn [ kui xian]
繁体 饋獻
注音 ㄎㄨㄟˋ ㄒ一ㄢˋ

词语释义

1.赠送奉献。馈,通"馈"。

词语解释

  1. 献熟食。古祭祀之礼。

    《周礼·春官·司尊彝》:“其馈献用两壶尊,皆有罍。” 郑玄 注:“馈献,谓荐孰时,后於是荐馈食之豆籩。”

  2. 奉送礼物。

    《礼记·坊记》:“父母在,馈献不及车马。”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周公礼乐》:“其(指 蔡京 )生日,天下郡国,皆有馈献,号‘太师生辰纲’,富侈可知也。”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幕议》:“他若絶馈献,葺学宫……都是 孙先生 文笔敷宣,便觉词严义正。”

  3. 餽獻:赠送奉献。餽,通“ 馈 ”。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 薛嗣昌 善交中贵人,每有餽献,常备四副,如锦椅背坐子之类,必以四十副为率。”

引证解释

⒈ 献熟食。古祭祀之礼。

《周礼·春官·司尊彝》:“其馈献用两壶尊,皆有罍。”
郑玄注:“馈献,谓荐孰时,后於是荐馈食之豆籩。”

⒉ 奉送礼物。

《礼记·坊记》:“父母在,馈献不及车马。”
明瞿佑《归田诗话·周公礼乐》:“其(指蔡京 )生日,天下郡国,皆有馈献,号‘太师生辰纲’,富侈可知也。”
清蒋士铨《桂林霜·幕议》:“他若絶馈献,葺学宫……都是孙先生文笔敷宣,便觉词严义正。”

⒊ 餽獻:赠送奉献。餽,通“馈”。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八:“薛嗣昌善交中贵人,每有餽献,常备四副,如锦椅背坐子之类,必以四十副为率。”

馈献的网络释义

馈献

  • 馈献,汉语词汇。
  • 拼音kuì xiàn ,
  • 注音ㄎㄨㄟˋ ㄒㄧ,
  • 解释:1、献熟食等。
  • 2、奉送礼物。
  • 汉字详情

    kuì [kui]
    部首: 328
    笔画: 12
    五笔: QNKM
    五行:
    仓颉: NVLMO
    四角: 257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食,贵声。本义:以食物送人)

    (2) 同本义

    馈,饷也。——《说文》

    陈馈八簋。——《诗·小雅·伐木》

    君有馈焉曰献。——《礼记·檀弓》

    国胡以馈之。——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馈孰(献熟食);馈食(献熟食);馈飱(进献饭食);馈馔(以食物送人);馈献(献熟食)

    (4) 进食

    在中馈。——《易·家人》。释文:“食也。”

    (5) 又如:馈养(进食奉养)

    (6) 烹调 。如:馈灶(烧火做饭);馈膳(烹调膳食);馈人(君王的厨子)

    (7) 赠送

    馈,遗也。——《广雅》

    古者致物于人,尊之则曰献,通行曰馈。——《周礼·天官》注

    馈者,上下通称。故祭祀于神而言馈。阳货馈孔子豚而言馈,乡党云朋友之馈,是上下通言馈。——《仪礼·士虞礼》疏

    于是诸侯之大于戍齐, 齐人馈之以饩。——《左传·桓公六年》

    王及列士,皆有馈赂。——《左传·哀公十一年》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论语·乡党》

    (8) 又如:馈选(中选);馈岁(旧岁年终亲友互相馈赠);馈饷(赠与财物);馈赆(赠送远行者的财物)

    (9) 运送粮食等 。如:馈运(运送粮食);馈路(运粮饷、财物的通道);馈挽(运粮);馈饢(运粮饷)

    (10) 祭祀

    祭祀自孰始曰馈食。馈食者,食道也。——《仪礼·特牲馈食礼》注

    (11) 又如:馈奠(丧中祭奠之事);馈祀(以酒饭祭鬼神)

    名词

    (1) 饮食之事

    燕养馈羞,汤沐之馔,如他日。——《仪礼·既夕礼》

    (2) 食物

    先生将食,弟子馔馈。——《管子·弟子职》

    英文翻译

    offer food superior; send gift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6

    宋本广韵

    xiàn [xian]
    部首: 428
    笔画: 13
    五笔: FMU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BIK
    四角: 432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犬,鬳( 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

    (2) 同本义

    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说文》

    犬曰羹献。——《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

    献禽以祭祖。——《周礼·大司马》

    献羔祭韭。——《诗·豳风·七月》

    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仪礼·聘礼》

    (3) 又如:献尸(向代表死人的尸者进献祭品);献帛(祭祀礼仪之一,献上巾帕);献爵(祭祀礼仪之一,献酒);献台(祭台)

    (4) 下对上、卑对尊的进献

    献,进也。——《广雅》

    春献鳖蜃,秋献龟鱼。——《周礼·鳖人》

    有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

    称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

    称远近而等贡献。——《荀子·正论》

    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时而献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献之太常。——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献诸朝。

    (5) 又如:献馘(杀敌立功);献新(进奉应时的新鲜食品);献曲(进献乐曲)

    (6) 呈现;现露

    虽惠心妍状,愈献丑焉。——《后汉书·皇后纪上》

    (7) 又如:献地理图(比喻揭穿底细);献好儿(讨好);献台(比武台;赛台)

    (8) 进

    献岁发春兮,汩吾南征。——《楚辞》

    (9) 又如:献岁(一年的开始)

    (10) 古时特指主人向宾客敬酒

    为宾为客,献酬交错。——《诗·小雅·楚茨》

    主人坐取爵实之,宾之席前西北面,献宾。——《仪礼》

    (11) 又如:献酬(饮酒时相互酬劝);献酬交错(献酬)

    (12) 庆贺

    晋献 文子成室, 晋大夫发焉。——《礼记》

    (13) 又如:献寿(祝寿)

    名词

    (1) 熟知历史掌故的人

    文献不足故也。(文:典籍)——《论语·八佾》

    (2) 有价值的图书、文物等 。如:献状(字据,契约);文献

    (3) 进献的东西

    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汉书》

    英文翻译

    offer, present; show, display

    方言集汇

    ◎ 粤语:hi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