馁馑
繁体
餒饉
注音
ㄋㄟˇ ㄐ一ㄣˇ
词语释义
饿死。馑﹐通'殣'。
词语解释
饿死。饉,通“ 殣 ”。
唐 韦承庆 《重上直言谏东宫启》:“朝夕皇皇,惟忧馁饉。”
引证解释
⒈ 饿死。饉,通“殣”。
引唐韦承庆《重上直言谏东宫启》:“朝夕皇皇,惟忧馁饉。”
馁馑的网络释义
馁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食,委声。本义:饥饿)
(2) 同本义
餒,饥也。——《说文》
餒,饥也。——《广雅》
餒,饿也。——《三苍》
闵其粥糜冻餒之患。——《王纯碑》
今民馁而君逞欲。——《左传·桓公六年》
吾有馁而已。——《左传·襄公二十年》。注:“饿也。”
我馁甚。——马中锡《中山狼传》
冻馁之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馁殍(饿殍);馁疾(饥饿病困);馁毙(饿死);馁馑(饿死);馁士(饥饿之士);馁腹(饿着肚子)
(4) 气馁;泄气,丧气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于是,馁也。——《孟子·公孙丑》
(5) 又如:馁堕(空虚,落下。指怒气已消失);胜勿骄,败勿馁;馁怯(气馁胆怯);馁荏(气势软弱);馁却(因气馁而退却);馁弱(气馁软弱)
形容词
(1) 指鱼腐烂变质
鱼馁而肉败,不食。——《论语·乡党》
(2) 泛指食物腐烂变质
食物馁败,生虫,欣然食之。——黄叔璥《台海使槎录》
(3) 又如:馁败(腐烂变质)
英文翻译
hungry, starving, famished
方言集汇
◎ 粤语:noi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食,堇(
)声。本义: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2) 同本义
馑,蔬不熟曰馑。——《说文》
可食之菜,皆不熟为馑。——《尔雅·释天》李注
或纷扰之际,或荒馑之余;威惠所加,罔不和辑。——唐· 白居易《除李逊京兆尹制》
(3) 谷物欠收
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墨子·七患》
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
(4) 通“殣”。饿死。饿死的人
夫饿馑流隶,饥寒道路,思有短褐之袭,檐石之蓄。——《文选·班彪·王命论》
动词
缺乏
多者不独衍,少者不独馑。——《盐铁论》
英文翻译
time of famine or crop failure
方言集汇
◎ 粤语:ga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