馁毙

něi bì [ nei bi]
繁体 餒斃

词语释义

饿死。

词语解释

  1. 饿死。

    唐 皮日休 《请行周典》:“富者利广占,不利广耕。如曰:‘必也田不耕者,虽势家亦出屋粟。’则途无馁毙之民矣。”

引证解释

饿死。

唐皮日休《请行周典》:“富者利广占,不利广耕。如曰:‘必也田不耕者,虽势家亦出屋粟。’则途无馁毙之民矣。”

馁毙的网络释义

馁毙

  • 基本解释饿死。
  • 汉字详情

    něi [nei]
    部首: 328
    笔画: 10
    五笔: QNEV
    五行:
    仓颉: NVBV
    四角: 2274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食,委声。本义:饥饿)

    (2) 同本义

    餒,饥也。——《说文》

    餒,饥也。——《广雅》

    餒,饿也。——《三苍》

    闵其粥糜冻餒之患。——《王纯碑》

    今民馁而君逞欲。——《左传·桓公六年》

    吾有馁而已。——《左传·襄公二十年》。注:“饿也。”

    我馁甚。——马中锡《中山狼传》

    冻馁之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馁殍(饿殍);馁疾(饥饿病困);馁毙(饿死);馁馑(饿死);馁士(饥饿之士);馁腹(饿着肚子)

    (4) 气馁;泄气,丧气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于是,馁也。——《孟子·公孙丑》

    (5) 又如:馁堕(空虚,落下。指怒气已消失);胜勿骄,败勿馁;馁怯(气馁胆怯);馁荏(气势软弱);馁却(因气馁而退却);馁弱(气馁软弱)

    形容词

    (1) 指鱼腐烂变质

    鱼馁而肉败,不食。——《论语·乡党》

    (2) 泛指食物腐烂变质

    食物馁败,生虫,欣然食之。——黄叔璥《台海使槎录》

    (3) 又如:馁败(腐烂变质)

    英文翻译

    hungry, starving, famished

    方言集汇

    ◎ 粤语:noi5

    宋本广韵

    [bi]
    部首: 402
    笔画: 10
    五笔: XXGX
    五行:
    仓颉: PPMNP
    四角: 22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死,敝声。在先秦古书中的獘,在流传中往往被改成斃。本义:仆倒;倒下去)

    (2) 同本义

    郑人击 简子中肩,毙于车中。——《左传·哀公二年》

    多行不义必自斃。——《左传·隐公元年》

    射其右,斃于车中。——《左传·成公二年》

    (3) 又如:毙死(仆倒而死);毙踣(倒毙)

    (4) 垮台,失败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5) 引申为死

    与犬,犬斃;与小臣,小臣亦斃。——《左传·僖公四年》

    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毙命;毙伤

    (7) ∶枪杀 。如:毙敌三千;愤怒的人们要求毙了这个土皇帝

    (8) 杀死

    贼连毙者三。——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聊斋志异·狼三则》

    英文翻译

    kill; die violent death

    方言集汇

    ◎ 粤语:bai6
    ◎ 潮州话:bi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