馁殍
繁体
餒殍
注音
ㄋㄟˇ ㄆ一ㄠˇ
词语释义
饿殍。
词语解释
饿殍。
《旧唐书·宪宗纪上》:“内乏口食,外牵王徭,岂惟转输之虞,虑有馁殍之患。”
引证解释
⒈ 饿殍。
引《旧唐书·宪宗纪上》:“内乏口食,外牵王徭,岂惟转输之虞,虑有馁殍之患。”
馁殍的网络释义
馁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食,委声。本义:饥饿)
(2) 同本义
餒,饥也。——《说文》
餒,饥也。——《广雅》
餒,饿也。——《三苍》
闵其粥糜冻餒之患。——《王纯碑》
今民馁而君逞欲。——《左传·桓公六年》
吾有馁而已。——《左传·襄公二十年》。注:“饿也。”
我馁甚。——马中锡《中山狼传》
冻馁之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馁殍(饿殍);馁疾(饥饿病困);馁毙(饿死);馁馑(饿死);馁士(饥饿之士);馁腹(饿着肚子)
(4) 气馁;泄气,丧气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于是,馁也。——《孟子·公孙丑》
(5) 又如:馁堕(空虚,落下。指怒气已消失);胜勿骄,败勿馁;馁怯(气馁胆怯);馁荏(气势软弱);馁却(因气馁而退却);馁弱(气馁软弱)
形容词
(1) 指鱼腐烂变质
鱼馁而肉败,不食。——《论语·乡党》
(2) 泛指食物腐烂变质
食物馁败,生虫,欣然食之。——黄叔璥《台海使槎录》
(3) 又如:馁败(腐烂变质)
英文翻译
hungry, starving, famished
方言集汇
◎ 粤语:noi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歹,孚声。歹(
)。列骨之残。此部之字多与死、不吉祥等义有关。本义:饿死后无人收尸的人) 同本义野有饿殍。——《盐铁论》
动词
饿死 。如:殍殣(饿死;饿死的人);殍饿(饥饿;饿死的人)
英文翻译
to starve to death
方言集汇
◎ 粤语:piu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1 piau3 [梅县腔] piau3 [台湾四县腔] fu1 piau3 peu3 [客语拼音字汇] peu2 piau2 [宝安腔] piau3 [客英字典] pia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1 piau3 [梅县腔] piau3 [台湾四县腔] fu1 piau3 peu3 [客语拼音字汇] peu2 piau2 [宝安腔] piau3 [客英字典] pi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敷 | 芳無 | 滂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pʰĭu | phyo/ph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