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恨

yǐn hèn [ yin hen]
繁体 飲恨
注音 一ㄣˇ ㄏㄣ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饮恨 yǐnhèn

(1) 抱恨而无由陈诉

韶颜雅齿,饮恨而终。——蒋防《霍小玉传》
饮恨而终
nurse a grievance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抱恨含冤。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宋 秦观 《李训论》:“惟其不用二臣,而委之 训 与 郑注 ,是以事败谋泄,害及忠良蹀血观闕之前,不胜饮恨而已。” 袁鹰 《飞》:“无数爱国者一腔热血,尽付东流,半世奔波,终身饮恨。”

引证解释

⒈ 抱恨含冤。

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宋秦观《李训论》:“惟其不用二臣,而委之训与郑注,是以事败谋泄,害及忠良蹀血观闕之前,不胜饮恨而已。”
袁鹰《飞》:“无数爱国者一腔热血,尽付东流,半世奔波,终身饮恨。”

饮恨的国语词典

怀恨而不得发泄。

饮恨的网络释义

饮恨

  • 抱恨含冤。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宋代秦观 《李训论》:“惟其不用二臣,而委之 训 与 郑注 ,是以事败谋泄,害及忠良蹀血观阙之前,不胜饮恨而已。” 袁鹰 《飞》:“无数爱国者一腔热血,尽付东流,半世奔波,终身饮恨。”该词常形容满腔情绪没得到发泄,心中的目标未能达到并感到极度气愤憋闷的状态。
  • 饮恨造句

    虽然在比赛中场面占优,且获得了比对手更多的机会,但枪手还是无法将优势转化为胜势,最终因为巴顿在半场结束前射入的一粒点球输掉比赛饮恨而归。
    吉文在代表纽卡斯尔出战的时候,曾两次饮恨温布利球场,但他补充说:“对于现在这场决赛,我们应该往前看。
    结果选前之夜,“大某细姨”同台声援夫婿,偏室朱阿英落发认错,不过杀伤力已经造成,张俊雄饮恨港都。
    相见时难别亦难,我为你玉容清减衣带宽,饮恨吞声,度日如年似火煎。
    ‘噗’,光头飞了出去,吐出一口鲜血,最后几个字还是没说出来,就饮恨而死。
    本以为能够一举成为英雄,到头来还是饮恨而终。
    竟妄下雌黄陷害肖大侠饮恨坠崖,可怜他一身正气,无端冤死你手。
    经过接近一分钟的折腾,法师终于被我砍的血肉模糊,饮恨而死。
    在他的计谋下,慕容氏的燕国亡了,司马氏的晋国兴了,桓家几位枭雄饮恨而终,谢家肥水以少胜多大败苻坚。
    结果由于这次事件,麦凯恩惨败给布什,饮恨南卡罗来纳州而无缘入主白宫。
    这位足坛老将想必为此“饮恨终生”。
    窃国大盗袁世凯称帝失败,饮恨终生,郁郁而死。
    没有,江湖中人今天赢,明天就可能饮恨而终,没有谁能长盛不衰的,谁没事去排那个榜。
    为首那人恍然大悟,急忙收起兵刃,饮恨吞声,狠啐了一口,扬起臂膀砸在马背上,坐下马儿受惊,向前抢出数步,十几骑随之而去。
    只要在深入进表皮一公分,那么陈兵绝对会饮恨而死,相比之下其他的伤就都算不了什么了。
    被羞辱的丈夫只能饮恨吞声,暗自咒骂那依然永不停歇的嘲笑般的叫声。
    此战中,吉安不仅打进本届杯赛首粒点球,补时阶段还射中了立柱,令塞尔维亚人最终饮恨。
    去年在冠军杯决赛与曼联的比赛中,特里错失价值千金的点球,今年他们又在半决赛饮恨巴塞罗那。
    本书已完结,请走过路过的亲们支持酸奶的新书,《一庶难求》前世,她饮恨而终。
    突然,前方黑暗中飞来一只长枪,一个年轻的道士还没反应过来就饮恨而终。

    汉字详情

    yǐn,yìn [yin,yin]
    部首: 328
    笔画: 7
    五笔: QNQW
    五行:
    仓颉: NVNO
    四角: 27782

    详细解释

    yǐn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人形,左上边是人伸着舌头,左下边是酒坛(酉)。象人伸舌头向酒坛饮酒。小篆演变为“飲”,隶书作“饮”。本义:喝)

    (2) 同本义。有时特指喝酒

    飮,飮也。——《说文》。今隶作饮。

    君子以饮食宴乐。——《易·需》。虞注:“水流入口为饮。”

    饮酒浆饮,俟于东房。——《仪礼·公食礼》

    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孟子·告子上》

    子反受而饮之。——《韩非子·十过》

    项王即日因留 沛公与饮。——《史记》

    (3) 又如:豪饮(放量饮酒);饮水茹藻(喝泠水吃淡味食品。喻处境艰难或内心抑郁之情);饮茶;一饮而尽;饮水(喝水)

    (4) 含;忍

    耕男饐妇猛一省,髑髅饮冤死犹警。——清· 贝青乔《哀甬乐》

    (5) 又如:饮恨而终(含恨而死);饮冤(含冤);饮默(忍着不吭声);饮气(忍气)

    (6) 隐没;藏匿。通“隐”

    然终不伐其能饮其德。——《汉书·游侠朱家传》

    趣以饮章,辞情何缘复闻?——《后汉书·蔡邕传》

    (7) 又如:饮章(匿名的奏章)

    名词

    (1) 酒

    辨四饮之物。——《周礼·酒正》

    (2) 又如:饮徒(酒友,酒徒);饮豪(指酒量极大);饮令(酒令)

    (3) 统指饮食 。如:饮馔(饮食);饮食男女(指食色之欲);饮局(饭局、酒宴)

    (4) 饮料

    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吕氏春秋·权勋》

    (5) 又如:冷饮;热饮

    (6) 另见 yìn

    yìn

    动词

    (1) 把水给人或牲畜喝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大雅·公刘》

    (2) 又如:饮羊(指羊贩让羊多饮水,增加其体重以牟利。后引申为欺诈牟利);饮水(给牲口喝水);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指渡江南下进行征伐)

    (3) 用酒食款待

    中军置酒饮归客。——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又如:饮客(用酒食款待客人);饮劳(以酒食慰劳)

    (5) 另见( yǐn)

    英文翻译

    drink; swallow; kind of drink

    方言集汇

    ◎ 粤语:jam2 jam3

    宋本广韵

    hèn [hen]
    部首: 339
    笔画: 9
    五笔: NVEY
    五行:
    仓颉: PAV
    四角: 970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艮( gèn)声。本义:怀恨在心,怨恨)

    (2) 同本义

    恨,怨也。——《说文》

    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国语·周语下》

    役夫敢申恨。——唐· 杜甫《兵车行》

    恨贯肌骨。——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亡国之恨。——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恨命(恨恨地;拼命);恨恨(气 忿的样子);恨穷发极(愤恨到极点而发怒);恨五骂六(投骰子时的叫骂声);恨如头醋(比喻非常可恶,令人恨得切齿)

    (4) 遗憾;后悔

    臣死不恨矣!——《史记·萧相国世家》

    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汉书·王嘉传》

    公子恨之复返。——《史记·魏公子列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恨晨光之熹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以是为恨。——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5) 又如:悔恨;怨恨;恨咤(遗憾嗟叹);;恨悔(悔恨);恨怅(遗憾惆怅)

    (6) 违逆;不听从。通“很”

    今不听,是恨秦也;听之,是恨天下也。——《战国策》

    英文翻译

    hatred, dislike; resent, h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en6 [客英字典] hen5 han3 [陆丰腔] hen6 [梅县腔] hen5 [宝安腔] han5 [客语拼音字汇] hen4 [台湾四县腔] hen5 [沙头角腔] han5 [东莞腔] han5
    ◎ 潮州话:heng6(hŭrng) [揭阳]hêng6 [潮阳]hin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七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艮去聲開口一等ghonh/honnɣə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