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

jī è [ji e]
注音 ㄐ一 ㄜ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饥饿的境地。

词语解释

  1. 肚子很空,想吃东西。

    《管子·重令》:“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飢饿之色。”《汉书·高帝纪》:“民以飢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古今小说·陈希夷四辞朝命》:“若没有这蛰法,睡梦中腹中飢饿,肠鸣起来,也要醒了。” 秦牧 《长河浪花集·中国红场的旗帜》:“年年闹荒,逃荒的农民像一支飢饿洪流似的,时常穿州过省地跑动着。”

  2. 指歉收。飢,通“ 饥 ”。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物力必匱。且岁有飢饿,天之常行。”

  3. 肚子很空,想吃东西。饥,通“ 飢 ”。

    《东观汉记·邓禹传》:“军士饥饿,皆食枣菜。” 宋 曾巩 《叙盗》:“有饥饿之迫,无乐生之情。”

  4. 指饥饿的人。

    《吕氏春秋·长攻》:“义兵不攻服,仁者食饥饿。”

饥饿造句

大多数雄蜘蛛在交配后会被饥饿的雌蜘蛛吃掉。
他眼睛顿时放出异样的光彩,饥饿和疲劳的神色一扫而光。
赶了半天的路,微微感到有些饥饿。
总有一些东西是你成长过程中必需的,一旦缺乏你将终生因此而感到饥饿,哪怕你拥有了整个世界的财富,你小小的胃仍然是空的。
饥饿的农民,揭竿而起。
能够自由自在而感到的欣慰使我忘掉了饥饿。
他强烈地体会到生命的脆弱易碎和包围着这短暂生命的无限空虚。活着,就意味着吃苦,忍受饥饿和孤独,而死,却并不是一件艰难痛苦的事。就像睡着了一样,死,是生命的终结,永久的安息。
不朽的生命,享受不完的美食,掌握无限的权力这些都不是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实现自己的每个小小梦想,是当你感到饥饿时可以有东西吃。
堂堂的正规军对付一群饥饿不堪的乌合之众,就像瓮中捉鳖一样,毫不费力。
大雪封山了,猴子在饥饿中挣扎着。
我们都希望世界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更没有战争,世界是一家。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现在,世界上还有不少人没有摆脱饥饿。
堂堂的正规军对付一群饥饿不堪的乌合之众,就像瓮牖绳枢一样,毫不费力。
忘记了冷与饥饿,简单的心中预想着未来的快活。
在贫穷时,书是粮食,读书使饥饿的灵魂得到精神充实。
在战争年代,老百姓常常要忍受饥饿。
旧社会,农业生产完全靠天吃饭,一遇到荒时暴月,广大农民就只有在饥饿线上挣扎了。
那巫婆的嘴磨动起来,渐渐越动越快,发出像饥饿的老马蜂叫一样的声音。
饥饿不会光顾勤劳之家。

汉字详情

[ji]
部首: 328
笔画: 5
五笔: QNMN
姓名学:
仓颉: NVHN
四角: 27710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食,幾( )声。本义:荒年,五谷无收)

(2) 同本义

饑,谷不熟为饑。——《说文》

五谷不熟谓之饥。——《墨子·七患》

降丧饥馑。——《诗·小雅·雨无止》

齐尝大饥,道旁饿死者不可数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凶年饥发,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孟子·梁惠王下》

四时不出,天下大饥。——《淮南子·天文》

今山东饥馑,人庶相食。——《汉书·翼奉传》

(3) 又如:饥荒;饥馁(饥饿);饥时得一口(紧要处得人救济,恩德深厚);饥氓(逃荒的人);饥岁(荒年)

(4) 通“飢”。吃不饱,饿

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

宁一月饥,无一旬饿。——《淮南子·说山训》

牛困人饥日已高。——唐· 白居易《卖炭翁》

饥渴而顿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风雨霜露饥寒颠踣。——清· 洪亮吉《治平篇》

(5) 姓

(“飢”与“饑”的区别在于,“飢”指肚子饿,“饑”指饥荒。在先秦不相混同,到后来才逐渐通用。“飢”、“饑”现在均简化为“饥”)

动词

(1) 吃不饱

飢,饿也。从食,几声。——《说文》

可以乐饥。——《诗·陈风·衡门》。笺:“饥者,不足于食也.”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子·饰邪》

或受之饥。——汉· 贾谊《论积贮疏》

操军兼以饥疫。——《资治通鉴》

(2) 又如:饥火(饥饿难忍,如火烧于腹中);饥殍(饿死的人。同饿莩);饥驱(为饥饿所迫,出外奔波谋生);饥火中烧(饥饿难忍。如火烧于腹中)

(3) 通“饑”。荒年,五谷无收

饥岁之春。——《韩非子·五蠹》

比年不登,人用饥匮。——《后汉书·张奋传》

(4) 古国名

西伯伐 饥国,灭之。——《史记·殷本纪》

(5) 姓

英文翻译

hunger, starving; hungry; a famine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 潮州话:gi1

宋本广韵

è [e]
部首: 328
笔画: 10
五笔: QNTT
五行:
仓颉: NVHQI
四角: 237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食,我声。本义:饥之甚。按:在古代,“饥”与“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饥”指一般的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饿)

(2) 同本义 。与“饱”相对

饿,饥也。——《说文》

饿,无食久馁也。——《六书故》

饿,甚于饥也。——《正字通》

有死者曰大饥,无死者曰大饿。——《谷梁传》疏引徐邈说

无一月饿。——《淮南子·说山》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子·饰邪》

(3) 又如:饿隶(饥饿的人;形容干瘠的样子);饿损(饿坏);饿杀鬼(方言。贪吃的人);饿病(饥饿致病)

(4) 使受饿;感到饥饿

饿其体肤。——《孟子·告子下》

伯夷、 叔齐饿于 首阳之下。——《论语·季氏》

(5) 又如:孩子饿了;别饿着小猪

(6) 贫困;缺少 。如:水田饿水;干田饿水;饿乡(缺吃的乡里)

英文翻译

hungry; greedy for; hunger

方言集汇

◎ 粤语:ngo6
◎ 潮州话:gho7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