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恰

kē qià [ ke qia]
繁体 顆恰
注音 ㄎㄜ ㄑ一ㄚˋ

词语释义

谓安详稳重。颗,用同“款”。

词语解释

  1. 谓安详稳重。颗,用同“ 款 ”。

    元 乔吉 《一枝花·杂情》套曲:“收拾得所事儿温柔,粧点得诸餘里颗恰。”

引证解释

⒈ 谓安详稳重。颗,用同“款”。

元乔吉《一枝花·杂情》套曲:“收拾得所事儿温柔,粧点得诸餘里颗恰。”

颗恰的网络释义

颗恰

  • 注音
  • kē qià ㄎㄜ ㄑㄧㄚˋ
  • 颗恰
  • 解释
  • 谓安详稳重。颗,用同“ 款 ”。 元 乔吉 《一枝花·杂情》套曲:“收拾得所事儿温柔,粧点得诸馀里颗恰。”
  • 汉字详情

    [ke]
    部首: 616
    笔画: 14
    五笔: JSDM
    五行:
    吉凶:
    仓颉: WDMBO
    四角: 619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果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 ) 本义:小头) 引申指颗粒状物

    颗,小头也。——《说文》

    翠叶轻拢豆颗匀。——元好问《未开海棠》

    (2) 又如:颗盐(俗称“粒盐”。一种粗盐);颗子(方言。指小米)

    量词

    (1) 多用于圆形或粒状物

    北土通呼物一凷改为一颗。——《颜氏家训》。按,如米粒珠子皆是。

    (2) 如:三颗黄豆;两颗绿豆

    英文翻译

    grain, kernel

    方言集汇

    ◎ 粤语:fo2
    ◎ 潮州话:ko2

    宋本广韵

    qià [qia]
    部首: 339
    笔画: 9
    五笔: NWGK
    五行:
    仓颉: POMR
    四角: 98061

    详细解释

    副词

    (1) (形声。从心,合声。本义:用心)

    (2) 同本义

    恰,用心也。——《说文新附》

    (3) 又如:恰恰(用心的样子)

    (4) 才,刚刚 。如:恰刚(刚刚);恰方(方才);恰来(刚才);恰待(刚要);恰才(刚刚,刚才)

    (5) 岂;难道 。如:恰不道(岂不知)

    形容词

    (1) 适当;正好

    恰是湘妃泪尽时。—— 贾岛《赠人斑竹柱杖》

    野航恰受两三人。——杜甫《南邻》

    (2) 又如:恰则(恰恰);恰恨(正不巧);恰合(正相符合);恰限(正遇上);恰便似(正好像);恰贴(恰当、妥贴);恰意(适合心意);恰适(合适)

    英文翻译

    just, exactly, precisely; proper

    方言集汇

    ◎ 粤语:hap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ab5 [台湾四县腔] kap7 [客英字典] kap7 [东莞腔] kap7 [梅县腔] kap7 [宝安腔] kap7 [陆丰腔] gip7 kap7 [海陆丰腔] ka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一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洽入聲開口二等khrep/qaepkʰ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