颏颐

kē yí [ ke yi]
繁体 頦頤
注音 ㄎㄜ 一ˊ

词语释义

下巴和腮帮子。

词语解释

  1. 下巴和腮帮子。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 文树 髭生頷下,貌类猿猴。上令 黄幡绰 嘲之…… 幡绰 许而进嘲曰:‘可怜好 文树 ,髭鬚共頦颐别住, 文树 面孔不似猢猻,猢猻面孔强似 文树 。’”

引证解释

⒈ 下巴和腮帮子。

唐郑棨《开天传信记》:“文树髭生頷下,貌类猿猴。上令黄幡绰嘲之…… 幡绰许而进嘲曰:‘可怜好文树,髭鬚共頦颐别住, 文树面孔不似猢猻,猢猻面孔强似文树。’”

颏颐的网络释义

颏颐

  • 颏颐,汉语词语,读音是kē yí ,释义是下巴和腮帮子。
  • 汉字详情

    kē,ké [ke,ke]
    部首: 616
    笔画: 12
    五笔: YNTM
    五行:
    仓颉: YOMBO
    四角: 018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下颌下方或下颌支之间的表面,通称“下巴”

    颏,颐下也。——《玉篇》

    我手承颏肘拄座。——韩愈《记梦》

    (2) 又如:颏颐(下巴和腮帮子);颏颔(下巴);颏颊(脸面,面子)

    (3) 另见

    (2) ——鸟名用字,根据鸟或哺乳动物颏下的一块异色羽毛或毛皮分类定名 。如:红点颏,蓝点颏

    (3) 另见

    英文翻译

    chin

    方言集汇

    ◎ 粤语:hoi4
    ◎ 潮州话:hai5

    宋本广韵

    [yi]
    部首: 616
    笔画: 13
    五笔: AHK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SLMBO
    四角: 717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臣( )声。臣,面颊,繁化作“颐”。本义:下巴) 同本义

    颐,颌也。——《方言十》

    颐,或曰辅车,或曰牙车,或曰颊车。——《释名》

    后稷岐颐自求。——《春秋元命苞》

    端行颐霤如矢。——《礼记·玉藻》

    手指颐指。——《庄子·天地》

    擢项颐。——《汉书·东方朔传》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易·噬嗑》

    大耳横颐方面相,肩查腹满身躯胖。——《西游记》

    方额广颐。——《新唐书》

    (2) 又如: 颐腮(头颅);颐脱(下颚骨脱臼); 颐溜(俯身伸首平视, 下巴如屋溜下垂。形容礼敬的样子)

    动词

    (1) 保养

    颐者,养也。——《易·序卦》

    百年曰期颐。——《礼记·曲礼》

    恶饮食乎陋巷兮,亦足以颐神而保年。——唐· 韩愈《闵己赋》

    (2) 又如:颐志(养志);颐育(养育);颐神(保养精神);颐爱(保养爱惜);颐贤(培养人才);颐养精神(保养元气);颐身(保养身心);颐年(保养延年);颐老(养老);颐养天年(保养年寿);颐神养性(保养精神元气)

    英文翻译

    cheeks; jaw; chin; rear; to nourish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潮州话:hi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