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

yǐng chuān [ ying chuan]
繁体 潁川
注音 一ㄥˇ ㄔㄨㄢ

词语释义

1.汉将灌夫的代称。夫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使酒,家财千万,食客日近百人,曾称霸颍川。 2.汉黄霸的代称。霸曾任颍川太守,有政绩。后常用作称颂有政绩官吏之典。 3.汉荀淑家子弟的代称。淑,颍川人,少有高行,有子八人,均为时贤,故称。

词语解释

  1. 汉 将 灌夫 的代称。

    夫 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使酒,家财千万,食客日近百人,曾称霸 颍川 。 唐 王维 《老将行》:“誓令 疏勒 出飞泉,不似 潁川 空使酒。”

  2. 汉 黄霸 的代称。

    霸 曾任 颍川 太守,有政绩。后常用作称颂有政绩官吏之典。 唐 王湾 《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简南省诸友人》诗:“司徒 汉 家重,国典 潁川 徵。” 唐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尤多 蜀 郡理,更得 潁川 謨。” 唐 杜牧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诗:“分符 潁川 政,弔 屈 洛阳 才。” 冯集梧 注:“《黄霸传》:为 潁川 太守,得吏民心,治为天下第一。”

  3. 汉 荀淑 家子弟的代称。

    淑 , 颍川 人,少有高行,有子八人,均为时贤,故称。 唐 权德舆 《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爱弟俱为尚书郎伯仲同时列在南北省会于左掖因而有咏》:“伯仲尽时贤, 平舆 与 潁川 。”

引证解释

⒈ 汉将灌夫的代称。 夫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使酒,家财千万,食客日近百人,曾称霸颍川。

唐王维《老将行》:“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潁川空使酒。”

⒉ 汉黄霸的代称。 霸曾任颍川太守,有政绩。后常用作称颂有政绩官吏之典。

唐王湾《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简南省诸友人》诗:“司徒汉家重,国典潁川徵。”
唐高适《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尤多蜀郡理,更得潁川謨。”
唐杜牧《早春寄岳州李使君》诗:“分符潁川政,弔屈洛阳才。”
冯集梧注:“《黄霸传》:为潁川太守,得吏民心,治为天下第一。”

⒊ 汉荀淑家子弟的代称。 淑,颍川人,少有高行,有子八人,均为时贤,故称。

唐权德舆《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爱弟俱为尚书郎伯仲同时列在南北省会于左掖因而有咏》:“伯仲尽时贤, 平舆与潁川。”

颍川的国语词典

郡名。秦朝设置,汉、晋均沿置,辖境约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等地。汉治阳翟,即今河南省禹县治;晋移治许昌,为今河南省许昌县东北。唐废郡,改曰许州。

颍川的网络释义

颍川

  • 颍川 ,郡名,秦王嬴政17年(公元前230年)置。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登封市、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新密市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地。其后治所屡有迁移,辖境渐小,最大时管辖至今驻马店地区。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许州为颍川郡。西汉置有工宫,东汉中平初波才领导的黄巾军在此起义。主体部分即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境内。 颍川郡是大禹的故乡,翻开华夏历史第一页,我们还会发现,颍川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首都所在地。
  • 颍川造句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上路回颍川的时候,胡潜留了下来,只是频频道歉!王信也不是那强人所难的小气之人,自领着小乙和王丙上路回乡。
    却说玄德引关、张来颍川,听得喊杀之声,又望见火光烛天,急引兵来时,贼已败散。
    此次荀彧来此仅是为了劝其父荀绲举族搬迁到荆州去,原因是颍川乃是四战之地一旦打起来将会战火纷飞不免会殃及池鱼。
    荀彧,字文若,颍川八鬼天龙之首,人魔混血之种,他颖悟绝人足智多谋,被曹操称作“吾之子房”。
    这颍川里谁又能要我郭嘉如何?不是嘉自傲,就凭郭嘉这三寸之舌便足矣,何况有文若照拂,你留下的诸多后手也不是摆着无用的。
    听说荀氏子侄已被伯孝推为左右臂膀,另还有几位谋士皆出至颍川,姐姐应该为伯孝考虑、考虑了。
    吕布又在广宗休整三日,三日之后才率军往颍川赶去。
    丙午,太子左赞善大夫来瑱为颍川郡太安、兼招讨使。
    明年春,发荆州七郡及汝南、颍川弛刑徒吏士五千余人,拒守零阳,募充中五里蛮精夫不叛者四千人,击澧中贼。
    祭肜,字次孙,颍川郡颍阳县人,他的兄长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中的祭遵。
    我郭黄二家本是世交,可惜郭大哥夫妇去世得早,就留下了你一个人,好在贤侄自幼聪明懂事,在颍川书院读书,得了不少嘉名。
    徐庶,字元直,豫州颍川郡人;本名徐福;自幼好剑击,早年因在家乡闯祸,化名单福,从此折节向学,遍访名师。
    “南人”即从南阳、颍川追随光武进入河北,充当其大司马、破虏大将军府早期僚佐的人物。
    此消彼涨之下,秦军不但大量收编了刘邦的降卒,将兵力扩张到十六万;还乘关外六国兵力空虚之际,连续作战,收复了颍川郡、洛阳、宁陵。
    随着刘备前往颍川,刚到就听得喊杀之声,又望见火光烛天,自知是双方开战了,刘备赶紧大声招呼道“乱贼祸害就在眼前,不杀更待何时?”。
    却说大哥引我、三弟来颍川,听到喊杀之声,又望见火光烛天,急引兵来时,贼已败散。
    ,豫州颍川郡人;本名徐福;自幼好剑击,早年因在家乡闯祸,化名单福,从此折节向学,遍访名师。
    晚生后学颍川荀攸、荀公达,见过中郎将大人。
    荀氏乃颍川名门望族,荀爽之父荀淑,为战国荀卿第十一世孙,品行高洁,博学多识,有“神君”。
    西汉黄霸任颍川郡太守,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视农桑,施行教化,吏治清明,道不拾遗,皇帝因此下诏称黄霸是良吏中的最优秀者。

    汉字详情

    yǐng [ying]
    部首: 616
    笔画: 12
    五笔: XID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PEMBO
    四角: 219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顷声。本义:水名。颍河,淮河最大的支流)

    (2) 同本义

    颍,颍水,出颍州阳城乾山东入淮。——《说文》

    (3) 发源于河南省登封县,至安徽流入淮河

    (4) 姓

    英文翻译

    river in Anhui

    方言集汇

    ◎ 粤语:wing6

    宋本广韵

    chuān [chuan]
    部首: 103
    笔画: 3
    五笔: KTHH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LLL
    四角: 22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像河流形。本义:河流)

    (2) 同本义

    川,贯川通流水也。——《说文》。按,象水直达之形。

    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管子·度地》

    有川衡。——《周礼·地官》

    利涉大川。——《易·需》

    百川沸腾。——《诗·小雅·十月之交》

    如川之方至。——《诗·小雅·天保》

    川壅为泽。——《左传·宣公十二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 又如:川源(河川的源头);顺尊(取自河川的祭品);川游(游泳渡河);川口(河口);川水(江河之水);川防(河堤);川谷(河谷);川坻(河岸);川岗(河畔的山岗)

    (4) 平地;平野

    敕勒川,阴山下。——北朝乐府《敕勒川》

    (5) 又如:平川;米粮川;川境(地域);川地(平旷的地带)

    (6) 四川省的简称 。如:川盐;川墨;川货;川蜀(四川省)

    (7) 旅途 。如:川费(旅费);川程(旅途)

    形容词

    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通“氽” 。如:川丸子

    英文翻译

    stream, river; flow; boil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on1 [海陆丰腔] chon1 [梅县腔] chon1 [东莞腔] con1 [客语拼音字汇] con1 [沙头角腔] con1 [台湾四县腔] con1 [宝安腔] con1 [陆丰腔] ch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穿昌緣仙A合平聲合口三等仙Atɕʰĭwɛnchjyen/tcven

    颍川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