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曲周郎

gù qǔ zhōu láng [ gu qu zhou lang]
繁体 顧曲周郎
注音 ㄍㄨˋ ㄑㄨˇ ㄓㄡ ㄌㄤ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三国··周瑜

借指通晓或爱好音乐、戏曲的人。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成语用法

顾曲周郎偏正式;作宾语;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指三国吴周瑜。清陈维崧《西江月·咏史》词:“姊嫁猘儿孙策,妹归顾曲周郎。

雀臺高处瞰三吴,羡尔清歌妙舞。”

⒉ 借指通晓或爱好音乐、戏曲的人。参见“顾曲”。

洪深《歌女红牡丹·电影故事》:“坤角花衫红牡丹,出演于哈尔滨民庆茶园,玉貌珠喉,色艺双绝,顾曲周郎,为之色授魂与者,大有人在。”

⒊ 指三国吴周瑜。清陈维崧《西江月·咏史》词:“姊嫁猘儿孙策,妹归顾曲周郎。

雀臺高处瞰三吴,羡尔清歌妙舞。”

⒋ 借指通晓或爱好音乐、戏曲的人。参见“顾曲”。

洪深《歌女红牡丹·电影故事》:“坤角花衫红牡丹,出演于哈尔滨民庆茶园,玉貌珠喉,色艺双绝,顾曲周郎,为之色授魂与者,大有人在。”

顾曲周郎的国语词典

三国时代周瑜精通音律,就算是在喝了酒的情况之下,也能精确的指出曲律上错误的故事。典出《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后多用以比喻知音。

顾曲周郎的网络释义

顾曲周郎

  • 与《广陵散》并称当时的《长河吟》相传就是为周瑜所做。“周郎顾曲”现在已经演变成对音乐的欣赏赞美,典出《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也有传说《长河吟》为后人附会之作。
  • 顾曲周郎造句

    他对音乐的喜爱达到了痴狂的程度,朋友都以“顾曲周郎”称之。
    大家不要以为自己多技术高超,是在对牛弹琴,其实顾曲周郎者大有人在,只不过你没有发现而已。
    绝似小乔初嫁与,顾曲周郎佳婿。
    他说他对音乐一窍不通,可是钢琴却弹得这么好。
    顾曲周郎,得闻姑娘妙音,诚为有幸。
    他对音乐的喜爱达到了痴狂的程度,因此朋友们都以“顾曲周郎”称之。
    你之前报出了自己的名号也就罢了,顾曲周郎嘛,怎么听起来也算风雅之士。
    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发问的人大概忘了,冥府有孙郎。
    ‘顾曲周郎’信笔写就的词尽皆合乎格律,语义华美,实是一代词坛正统。

    汉字详情

    [gu]
    部首: 616
    笔画: 10
    五笔: DBD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UMBO
    四角: 712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页( xié),头。表示与头有关。雇声。本义:回头看)

    (2) 同本义

    顾,环视也。——《说文》

    顾见汉骑 司马吕马童。——《史记·项羽本纪》

    顾瞻周道。——《诗·桧风·匪风》

    眷言顾之,潸焉出涕。——《诗·小雅·大东》

    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论语·乡党》

    庄子持竿不顾。——《庄子·秋水》

    友人惭,不下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

    荆轲顾笑 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战国策·燕策》

    (3) 又如:顾瞻(回首环视;眷顾;关照);顾盼生辉(一回首,一注目,都有无限光彩。比喻眉目传神);顾返(回头,回家);顾笑(回头而笑);顾望(回视,观望。有谦让、畏忌或踌躇不前的意思)

    (4) 观看,瞧

    顾我则笑。——《诗·邶风·终风》

    惠顾前好。——《左传·宣公十二年》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聊斋志异·促织》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5) 又如:四顾无人;相顾一笑;顾观(观看);顾眺(眺望,远望);顾影惭形(看着身影,心感内疚)

    (6) 访问,拜访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7) 又如:光顾;枉顾;三顾茅庐;顾聘(拜访聘请);顾访(探视访问);顾临(过访)

    (8) 照顾,关怀

    子布、 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不顾思义。——《汉书·李广苏建传》

    (9) 又如:顾睦(照顾);顾揽(照管);顾管(照顾,照管);顾报(顾念报答)

    (10) 眷念,顾及

    屈平既嫉之,虽流放,眷顾 楚国,系心 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

    (11) 又如:顾惯(顾念);顾哀(眷念哀怜);顾思(眷顾思念);顾重(顾念重视)

    (12) 反省 。如:顾省(省察);顾愆(反省自己的过失)

    (13) 顾虑;考虚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楚辞·屈原·涉江》

    (14) 如:顾畏(顾虑畏惧);顾惮(顾忌);顾累(忧虑麻烦);顾忧(操心)

    (15) 通“雇”。出钱请人做事

    天下女徒已论,归家,顾山钱月三百。——《汉书·平帝纪》

    如此使用民财以顾其功。——《汉书·晁错传》

    (16) 又如:顾倩(雇用);顾募(雇佣征募);顾唤(雇请)

    名词

    商店称来买货的人 。如:惠顾;主顾;顾客

    副词

    (1) 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史记·魏公子列传》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战国策·燕策》

    (2) 反而,却

    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战国策·秦策一》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又如:顾荷(反而受到)

    英文翻译

    look back; look at; look after

    方言集汇

    ◎ 粤语:gu3

    宋本广韵

    qū,qǔ [qu]
    部首: 101
    笔画: 6
    五笔: MA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W
    四角: 556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弯曲,不直

    曲,象器曲受物之形。——《说文》

    曲,折也。——《广雅·释诂一》

    木曰曲直。——《书·洪范》

    曲,不直也。——《玉篇》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

    曲挺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以曲为美。——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之疏之曲。

    (2) 又如:曲录(弯弯曲曲);曲律(曲吕。弯曲的样子);曲弯弯(像弓一样弯);曲蟮(蚯蚓);曲盖(古时仪杖用的曲柄华盖);曲兵(形体弯曲的兵器)

    (3) 迂曲;婉转 。如:曲谕(婉转动人的教诲);曲止(婉转阻止);曲言(婉言);曲譬(婉转譬喻);曲子(指肠子);曲邃(曲折深邃);曲狭(迂曲狭窄);曲复(迂回曲折)

    (4) 周遍;多方面;详尽 。如:曲止(委曲详尽);曲至(周到);曲防(遍设堤坊)

    (5) 表敬之词 。如:曲延臣算(请求通融,延长我的寿命);曲延(谦称邀请你而使你受到委曲)

    (6) 邪僻,不正派 。如:曲心矫肚(心地阴险,一肚子虚情假意);曲意(委曲己见以奉承他人);曲就(委曲成全);曲全(曲意保全)

    (7) 细,细小 。如:曲惠(小惠);曲智(小智);曲胜(小胜);曲艺(医卜之类的小技艺)

    (8) 假借为“局”。狭隘,拘泥

    毋使人曲之。——《管子·侈靡》

    名词

    (1) 理屈;理亏

    其言曲而中。——《易·系辞下》

    曲在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曲在秦。

    以负秦曲。

    (2) 又如:曲挠(无罪而被枉屈);曲论(歪曲事实的议论;狡辩)

    (3) 弯曲的地方,亦指幽深之处

    在汾一曲。——《诗·魏风·汾沮洳》

    汾之一曲。—— 明· 顾炎武《复庵记》

    (4) 又如:河曲(河流弯曲的地方);曲阿(屋的曲角);曲房(内室,密室);曲屋(周旋曲屈的楼阁);曲隈(曲折隐蔽之处)

    (5) 偏僻的处所;乡里 。如:曲士(乡曲之士);曲落(村庄);曲道(乡曲,乡里);曲辫子(乡愚)

    (6) 小巷 。如:曲头(巷头;街头)

    (7) 蚕箔,用苇或竹编制的养蚕的器具

    勃以织曲薄为生。——《史记·周勃世家》

    (8) 又如:曲簿(养蚕的器具)

    动词

    (1) 使弯曲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弘曲躬而自卑。——《后汉书·郑弘传》

    (2) 又如:曲匝(身体屈曲辗转);曲肱(弯着胳膊作枕头。比喻清贫而闲适的生活)

    名词

    (1) 酒母 。如:红曲;神曲;曲糊(粘浆状态的酒曲);大曲(酿造白酒用的一种曲);酒曲(酿酒用的曲)

    (2) 泛指酒 。如:曲蘖(酒);曲王(指酒神);曲生(酒的别名)

    (3) 另见

    名词

    (1) 乐曲,歌曲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

    曲终收拨。

    五更转曲。——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3)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不复能终曲。——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4) 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

    量词

    (1) 用于歌曲、乐曲。如:一曲清歌

    (2) 另见

    英文翻译

    crooked, bent; wrong, false

    方言集汇

    ◎ 粤语:kuk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uk7 [沙头角腔] kiuk7 [梅县腔] kiuk7 kiut7 [台湾四县腔] kiuk7 [客语拼音字汇] kiug5 [东莞腔] kiuk7 [宝安腔] kiuk7 [海陆丰腔] kiuk7 [陆丰腔] kiuk7
    ◎ 潮州话:kêk4 kak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丘玉入聲開口三等khyuk/qivkkʰĭwok
    zhōu [zhou]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MFK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GR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2) 同本义

    周,密也。——《说文》

    忠信为周。——《国语·鲁语》

    自周有终。——《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

    人不可不周。——《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

    其藏之也周。——《左传·昭公四年》

    辅周则国必强。——《孙子·谋政》

    责己也重以周。——唐· 韩愈《原毁》

    (3) 又如:周悉(周密);计划不周;周谋(周密的谋划);周严(周密严谨);周谨(周密谨慎);周虑(周密考虑)

    (4) 稠密;紧密

    橐之而约则周也。——《周礼·考工记·函人》

    具车徒以受地必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注:“密也。”

    盟所以周信也。——《左传·襄公十二年》。注:“固也。”

    (5) 又如:周置(密布);周云(密云,浓云);周闭(严密隐蔽内情)

    (6) 亲密,亲切,熟悉而情深

    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韩非子·说难》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论语·尧曰》

    (7) 又如:周笃(亲密深厚);周厚(亲密深厚);周亲(至亲);周党(至亲好友)

    (8) 周到,处处留意和体贴;周全;全面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9) 又如:周致(周到严格);周细(周详);周悉(周到详尽);周委(周详委曲)

    (10) 完备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韩愈《原毁》

    (11) 又如:周置(周全;办理);周庇(周全;庇护);周足(完备;充足);周普(完备;普遍);周方(周全方便)

    (12) 遍及;普遍

    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柳宗元《封建论》

    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13) 又如:周身温暖;周谒(遍访);周览(遍览;巡视);周顾(环视);周观(纵观;遍览)

    (14) 诚,忠信

    公不周乎伐郑也。——《谷梁传·成公十七年》

    名词

    (1) 周围

    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管子·八观》

    (2) 又如:周驰(京城周围专供帝王车马行驶的道路);周回(周围);周合(四周合拢);周城(古代天子之城。周围城垣回绕不缺,与“斩城”对称)

    (3) 拐角儿

    有杕(:挺立貌)之杜,生于道周。——《诗·唐风·有杕之林》

    (4) 星期 。如:周末;上周

    (5) 朝代名

    (6)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市南)。历史上称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公元前256年为秦所灭,共历三十四王,八百多年

    周景王之无射( )。(《国语》记载, 周景王二十四年即公元前521年铸成“无射”钟。)—— 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南北朝时,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国号周。史称北周。为隋所灭

    (8) 唐时,武则天临朝执政,改国号为周

    (9) 五代时,郭威继后汉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960年为宋所灭

    (10) 姓

    动词

    (1) 绕一圈,环绕

    逐之,三周华不注。(山名。)——《左传·成公二年》

    垣墙周庭。——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周屈(环绕盘曲);周沓(回环错杂);周圆(循环);周转(运转,运行);周复(循环;反复)

    (3) 保全

    小智非周身之务。——《萤火赋》

    (4) 又如:周方(帮助;关照;周全)

    (5) 通“週”。周济;救济

    靡人不周。——《诗·大雅·云汉》

    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周天下。——《礼记·月令》

    周贫济老,咱们先倒挫磨起老奴才来了?——《红楼梦》

    (6) 又如:周才(济世之才);周亟(救济急难);周急(周济困急);周务(济事,成事);周养(周济供养)

    (7) 合,适合

    宫室器械周于资用。——《韩非子·难二》

    (8) 又如:周容(敬合取容);周和(谐合)

    (9) 巩固

    盟,所以周信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10) 又如:周固(牢不可破)

    (11) 保密

    周而成,泄而败。——《荀子·解蔽》

    (12) 通“调”( tiáo)调和,协调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楚辞·离骚》

    贵其周于数。——《淮南子·原道》。注:“周,调也。”

    立手四时之周。——《韩诗外传》

    动词

    (1) 回

    週,回也。——《玉篇》

    (2) “週”同“周”

    週,俗周字。——《正字通》

    英文翻译

    Zhou dynasty; circumfer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zau1
    ◎ 客家话:[东莞腔] ziu1 [梅县腔] zhu1 zhi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客英字典] zhiu1 [台湾四县腔] zu1 ziu1 [海陆丰腔] zhiu1 [宝安腔] zu1 (ziu1) [沙头角腔] zu1 [陆丰腔] zhi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職流平聲開口三等cju/tjoutɕĭəu
    láng,làng [lang]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YVC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INL
    四角: 37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2) 古地名。春秋鲁邑

    郎,鲁邑也。——《说文》。按, 鲁有二 郎。

    (3) 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是费伯的食邑

    费伯帅师城 郎。——《左传·隐公元年》

    (4) 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

    夏,城郎。——《左传·隐公九年》

    (5) 郎,古廊字。原指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官名

    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后汉书·桓帝纪》注

    (6) 战国始置。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如:郎官(郎中及员外郎的泛称);郎中(郎官。汉代称中郎、侍郎、郎中为郎官,掌星宿之职);郎将(官名);郎署(宿卫官的官署)

    (7) 旧时妇女对丈夫或情人的昵称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8) 又如:郎伯(妇人称丈夫为郎、伯,并称郎伯)

    (9) 女婿,女儿的丈夫 。如:我哥哥有两个郎;郎婿(女婿)

    (10) 称别人的儿子 。如:令郎;大郎、二郎、三郎;郎子(对他人之子的爱称)

    (11) 汉魏以后少年的美称

    瑜时年二十四, 吴中皆呼为 周郎。——《三国志》

    (12) 旧时对从事某种职业者的称呼 。如:货郎;牛郎;卖油郎;郎不郎,秀不秀(形容不伦不类)

    (13) 旧时对一般男子的尊称

    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世说新语·雅量》

    (14) 又如:伴郎;郎不郎,秀不秀(指不成材);郎子(对英俊少年的爱称);郎秀(明初乡里间称呼男子因出身而异,大家豪族称秀;平凡家庭称郎)

    (15) 仆人称主人为郎

    为两郎僮。——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16) 又

    孰若为一郎僮。

    正副郎好事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17) 又如:郎主(门生家奴称其主;对外族首领的称呼)

    (18) 通“廊”。室外有顶的过道

    今陛下累郎台,恐其不高也。——《汉书·东方朔传》

    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郎之上。——《汉书·董仲舒传》

    (19) 通“廊”。朝廷

    茤荛之言,可择郎庙。——三国· 魏· 钟繇《宣示帖》

    英文翻译

    gentleman, young man; husband

    方言集汇

    ◎ 粤语:long4
    ◎ 客家话:[陆丰腔] long3 [宝安腔] long2 [梅县腔] long2 [东莞腔] long3 [客语拼音字汇] l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魯當唐開平聲開口一等langlɑŋ

    顾曲周郎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