鞴炭

bèi tàn [ bei tan]
注音 ㄅㄟˋ ㄊㄢˋ

词语释义

鼓风囊和木炭。泛指冶具。

词语解释

  1. 鼓风囊和木炭。泛指冶具。

    《新五代史·死节传·王彦章》:“ 彦章 受命而出,驰两日至 滑州 ,置酒大会,阴遣人具舟於 杨村 ,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载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

引证解释

⒈ 鼓风囊和木炭。泛指冶具。

《新五代史·死节传·王彦章》:“彦章受命而出,驰两日至滑州,置酒大会,阴遣人具舟於杨村,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载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

鞴炭的网络释义

鞴炭

  • 鞴炭,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鼓风囊和木炭。
  • 汉字详情

    bèi [bei]
    部首: 901
    笔画: 19
    五笔: AFAE
    五行:
    仓颉: TJTHB
    四角: 44527

    详细解释

    名词

    车絥,覆盖在车轼上的一种饰物

    絥,《说文》:“车絥也”。鞴,絥同。——《广韵》

    动词

    (1) 把鞍辔等套在马身上。装备车马

    鞴马宿严霜。——王昌龄《塞上曲》

    (2) 又如:鞴马(备驾,装备坐骑);鞴勒(备马)

    英文翻译

    saddle up horse; drive horse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平祕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biih/byhbʰi
    tàn [tan]
    部首: 414
    笔画: 9
    五笔: MDOU
    五行:
    仓颉: UKF
    四角: 228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岸省声。本义:木炭)

    (2) 同本义

    炭,烧木余也。——《说文》

    火所烧余木曰炭。——《释名》

    坐于涂炭。——《孟子》。注:“墨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木炭;草炭;骨炭;活性炭;炭炉(烧木炭的炉子);炭薪(柴炭);炭精纸(一种涂有炭精供复写的纸);炭笔(用细木枝烧焦或用炭粉制成的笔);炭冰(炭热而冰冷。喻不能相容);炭火(燃烧的炭)

    (4) 像炭的东西 。如:山楂炭

    (5) 火。比喻灾难;困苦

    (6) 〈方〉∶煤炭,也称石炭

    为其主人入山作炭。——《史记》

    (7) 姓

    英文翻译

    charcoal; coal; carbon

    方言集汇

    ◎ 粤语:taan3
    ◎ 客家话:[梅县腔] tan5 [沙头角腔] tan5 [客语拼音字汇] tan4 [陆丰腔] tan5 [宝安腔] tan5 [台湾四县腔] tan5 [东莞腔] tan5 [海陆丰腔] tan5 [客英字典] ta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八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旦上聲開口一等tʰɑnthanh/th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