鞲鹰

gōu yīng [ gou ying]
繁体 韝鷹
注音 ㄍㄡ 一ㄥ

词语释义

谓调教于臂鞲之上的鹰。

词语解释

  1. 谓调教于臂鞲之上的鹰。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逸驥初翻步,鞲鹰暂脱羈。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2. 蹲在臂套上的苍鹰。比喻摆脱羁绊欲展鸿图的人。

    金 刘从益 《泛舟回澜亭坐中作》诗:“韝鹰乍脱臂,但学天地宽。” 清 阎尔梅 《汧罝草堂读史诗》之五:“辕骑长鸣思塞下,韝鹰疾视出天边。” 清 顾炎武 《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诗:“荒郊紆策马,猎径傍韝鹰。”

引证解释

⒈ 谓调教于臂鞲之上的鹰。

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逸驥初翻步,鞲鹰暂脱羈。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蹲在臂套上的苍鹰。比喻摆脱羁绊欲展鸿图的人。 金刘从益《泛舟回澜亭坐中作》诗:“韝鹰乍脱臂,但学天地宽。”
清阎尔梅《汧罝草堂读史诗》之五:“辕骑长鸣思塞下,韝鹰疾视出天边。”
清顾炎武《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诗:“荒郊紆策马,猎径傍韝鹰。”

鞲鹰的网络释义

鞲鹰

  • 鞲鹰读作gōu yīng,是调教于臂鞲之上的鹰,出自《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 汉字详情

    gōu [gou]
    部首: 901
    笔画: 19
    五笔: AFFF
    五行:
    仓颉: TJTTB
    四角: 455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臂套。用革制成,用以束衣袖,射箭或操作时用

    鞲,射臂决也。——《说文》

    袒鞲蔽。——《史记·张耳陈余传》

    董君绿帻傅鞲。——《汉书·东方朔传》

    (2) 又如:鞲蔽(臂套);鞲扞(射箭用的皮臂套);鞲鹰(蹲在臂套上的苍鹰);鞲绳(拴住鞲鹰的绳子)

    (3) 风箱 。如:鞲扇(皮扇);鞲鞴(活塞)

    英文翻译

    leather arm guard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u1 [客英字典] geu1 [台湾四县腔] kieu1 [梅县腔] ge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九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侯平聲開口一等ku/koukəu
    yīng [ying]
    部首: 514
    笔画: 18
    五笔: YWW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OGM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本义:鹰属的各种鸟) 同本义 许多白天活动的隼形目(Falconiformes)隼亚目(Falcones)猛禽,是鹰科(Accipitridae)部分种类鸟的通称,一般指鹰属各种鸟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唐· 白居易《放鹰》

    (2) 又如:鹰鸷(猛禽);鹰人(驯鹰的人);鹰师(训练老鹰的人);鹰架(用竹木制成、用来提取重物的支架;亦指老鹰栖立的架子);鹰拿燕雀(比喻容易攫取捕捉);鹰觑鹘望(形容眼光如鹰鹘般锐利)

    (3) 比喻爪牙 。如:鹰儿爪(爪牙;帮凶);鹰犬(比喻为虎作伥供人指使行恶的爪牙)

    (4) 形容勇猛,激进 。如:鹰胜(喻指勇士);鹰派(国际名词。好战派)

    (5) 形容凶狠,贪戾 。如:鹰视狼顾(形容窥视而欲有所攫取);鹰扬(喻大逞淫威);鹰视(飞鹰欲攫取食物时,露出凶狠的目光。比喻贪戾之人,瞻视如鹰);鹰视狼步(视物如鹰,行步如狼。形容外貌凶狠);鹰瞵鹗视(视物如鹰鹗。形容威猛凶悍,伺机猎取的样子)

    (6) 威武,雄健 。如:鹰武(威武。比喻大展雄才);鹰扬(威武,逞威,如鹰之飞扬)

    英文翻译

    falcon; Accipiter species (var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