鞬辀
繁体
鞬輈
词语释义
谓束住车辕,使车子停止前进。
词语解释
谓束住车辕,使车子停止前进。
《后汉书·崔駰传》:“方将柑勒鞬輈以救之,岂暇鸣和鸞,清节奏哉?” 李贤 注:“輈,车辕。鞬犹束也。”
引证解释
谓束住车辕,使车子停止前进。
《后汉书·崔駰传》:“方将柑勒鞬輈以救之,岂暇鸣和鸞,清节奏哉?” 李贤注:“輈,车辕。鞬犹束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马上盛弓箭的器具
鞬,所以戢弓矢者。——《说文》
所以藏弓谓之鞬。——《方言九》
鞬,箭服也。——《后汉书·西羌传》注
(2) 又如:鞬韔(弓箭袋);鞬服(鞬橐。盛弓箭的器具);鞬弭(代指弓箭)
英文翻译
a quiver on a horse; a store
方言集汇
◎ 粤语:gi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en1 [梅县腔] gian1 [客英字典] gen1 [台湾四县腔] gie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en1 [梅县腔] gian1 [客英字典] gen1 [台湾四县腔] gi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详细解释名词 (1) 车辕 辀,辕也。——《说文》。按,大车左右两木直而平者谓之辕,小车居中一木曲而上升谓之辀,故亦曰轩辕,谓其穹隆而高也。 荐车直东荣,北辀。——《仪礼·既夕礼》 (2) 用于大车上的称辕,用于兵车、田车、乘车上的称辀。辀为曲木,一端为方形,置于轴中央,从车底伸出,渐渐隆起,又渐成圆木。木前端置横木,称为“衡”,衡两端作缺月形,夹贴马颈,称为“额” (3) 泛指车 挟辀以走。——《左传·隐公十一年》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楚辞》 (4) 又如:造辀的工匠 英文翻译shaft
方言集汇◎ 粤语:zau1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