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感应

jìng diàn gǎn yìng [jing dian gan ying]
注音 ㄐ一ㄥˋ ㄉ一ㄢˋ ㄍㄢˇ 一ㄥ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心电感应 xīndiàn gǎnyìng[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deads still have consciousness and can make interactions to the living person's spirit and mood] 旧时有人认为,人死后心灵还有知觉,能与活人的精神、心情交相感应心电感应有道。

静电感应造句

为了理解有机静电感应三极管的肖特基栅极原理,本文在第二章阐述了结和肖特基结的特性。
研究了静电感应晶闸管的反向转折特性。
对静电感应器件的栅源击穿特性做了实验研究。
静电具有高电压、静电感应及尖端放电的特点,放电产生的静电火花容易导致爆炸和火灾事故。
分析了接触网下导体的静电感应电压,提出了静电感应电压的近似计算公式。
应用静电感应原理设计水泥粉体静电量、筒体静电泄漏电流测试装置,研究水泥粉磨过程中的静电发生规律。
静电感应:物体受到近处带电体的影响,其内部电荷分布发生变化。
介绍一种非接触式、静电感应型测量静电的应用。
设计了一种气助式静电感应喷头,对其工作原理和关键结构进行了理论探讨,在室内对其进行了雾化性能试验和荷电效果试验。
静电感应晶闸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频大功率新型电力电子器件。
当我们把手放到刚刚打开或者关闭的显像管电视机,你就会感到有一股风吹在你手上,那么它是风吹到手上还是手感到的静电感应呢?
针对航空发动机气路部件需要实时在线监测的要求,提出了基于静电感应的状态监测方法。
讨论了电力静电感应晶闸管的主要电参数与器件结构的关系,以及电参数的工艺调节。
结论感应式静电引信探测技术适用于静电目标探测且探测距离远、不受非带电物体的干扰;
介绍了感应闪光铃和静电演示盒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用带电膜静电感应方法,使放射性个人剂量笔充电归零,去掉了充电电源。
分析了电压型感应加热电源利用静电感应法实现负载匹配的三种拓扑电路的静态特性。
帕西尼公司的力度感应静电表面驱动技术在这一问题上也开始发挥作用。

汉字详情

jìng [jing]
部首: 801
笔画: 14
五笔: GEQH
五行:
仓颉: QBNSD
四角: 5725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2) 安静;宁静

静言思之。——《诗·邶风·柏舟》

宵静女德,以伏蛊慝。——《国语·晋语》

本朝不静。——《吕氏春秋·音律》

静乃明几。——《吕氏春秋·审分》

莫不静好。——《诗·郑风·女曰鸡鸣》

清和肃穆,莫不静畅。——晋· 支遁《八关斋会诗序》

(3) 又如:静雅(安静);静鞭(帝王仪仗的一种,鞭形,振之作响,令人肃静。也叫“鸣鞭”);静办处(安静的地方)

(4) 静止,物体不运动(跟“动”相反)

怒则动,动则手足不静。——《淮南子·本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韩诗外传》

(5) 又如:静物(静止不动的物体);静美(静止形态的美);静风(空气无显著的运动);静海(平静的海);静流(死水)

(6) 没有声响;寂静

茅檐人静。——陆游《夜闻杜鹃》

静间按些。——《楚辞·招魂》

(7) 又如:静巉巉(静碜碜,静沉沉。形容沉静、静悄悄);静荡荡(寂静空旷的样子);静室(静舍。清静的居室。寺院)

(8) 沉着,冷静 。如:静言(沉静地思考);静钝(沉着冷静,不露锋芒);静处(冷静地立身处世)

(9) 贞洁,不轻佻 。如:静女(贞静、不轻佻的女子);静专(贞静专一)

(10) 同“净”。干净,纯净

其告维何,边豆静嘉。——《诗·大雅·既醉》

静洁足以享上帝,礼鬼神。——《淮南子·本经》

(11) 又如:静扫(打扫干净);静青(纯青);静嘉(洁净美好)

(12) 恬淡;平和 。如:静退(恬淡谦逊);静意(静心,不动心意);静好(安定美好)

(13) 善

东门之栗,有静家室。——《艺文类聚》引《韩诗》

(14) 倦怠

其静也,日减其所有,而损其所成。——《太玄》

动词

(1) 清理;使干净

(2) 又如:静狱(清理牢中的囚犯);静室(清扫居室)

(3) 使安定

大匡用惠,施舍静众。——《逸周书·大匡》

(4) 又如:静心(使心灵安定);静民(安定民心);静边(安定边境)

(5) 通“诤”。直言相劝,止人之失

陈言而伏,静而正之。——《礼记·儒行》

名词

(1) 古州名

(2) 唐置。在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南

(3) 辽置。在今辽宁省境

(4) 通“情”。真情

中静不留,裕德无求。——《管子·势》

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礼记·乐记》

义而顺,文而静,宽而有辨。——《礼记·表记》

饰貌者不情。——《大戴礼·文王官人》

(5) 姓

英文翻译

quiet, still, motionless; gentle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6

宋本广韵

diàn [dian]
部首: 101
笔画: 5
五笔: J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WU
四角: 5071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雨,申声。本义:闪电)

(2) 同本义

电,阴阳激耀也。——《说文》

电,电光也。——《五经通义》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

(3) 又如:电火(闪电)

(4) 物理学名词 。电是能的一种形式,包括负电和正电两类,它们分别由电子和质子组成,也可能由电子和正电子组成,通常以静电单位(如静电库仑)或电磁单位(如库仑)度量,从摩擦生电物体的吸引和排斥上可以观察到它的存在,在一定自然现象中(如闪电或北极光)也能观察到它,通常以电流的形式得到利用。如:正电;负电;静电;电阻

(5) 电报的简称

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急电;贺电;电底(电报的底稿);海外来电

(7) 比喻迅速 。如:电至(形容行动的迅速);电改(形容改变的迅速);电往(形容行动的迅速);电豁超生(急速用智慧让人脱离苦海);电赴(形容奔赴的迅速);电飞(比喻如电一般的飞逸);电射(形容威势强大,如闪电般射出);电扫(形容行动的迅速);电逝(形容奔走的迅速);电掣(形容行动的迅速);电迈(形容逝去的迅速);电举(形容行动的迅速)

(8) 比喻光亮 。如:电照(比喻光辉照耀如电);电天(恭维别人的客套话。意指光辉照耀,如同空中闪电)

(9) 明察,请人明察的敬辞 。如:电烛(比喻明察);电览(明察;明鉴);电闪(观看);电断(明断);电瞩(明察)

动词

电击 。如:电了我一下

英文翻译

electricity; electric; light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din6

宋本广韵

gǎn [gan]
部首: 440
笔画: 13
五笔: DGK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RP
四角: 5333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咸声。本义:感动)

(2) 同本义。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

感,动人心也。——《说文》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系辞》。虞注:“动也。”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感格(感动,感化);感咽(受感动而悲伤,泣不成声);感涕(感动而涕泪俱下);感慕(感动而思慕);感悦(感动悦服);感人肺腑(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感天动地(感动天地);感哽(感动得泣不成声)

(4) 感应,影响

(5) 又如:感制(感应制约);感会(感应会合);感验(应验);感变(感应变动)

(6) 感触;触动感慨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易·成》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又如:感目(触目);感事(受外界事物的触动);感逆(触犯,冒犯);感悔(受到触动而悔改)

(8) 感谢;感激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感荷君子德,恍若乘朽栈。——韩愈《赠张籍》

远辱专人惠书,辅以药物,极济所乏,衰疾有赖矣,感刻,感刻。——宋· 苏轼《与张元明书》

(9) 又如:感刻(深深感激);感荷(感谢,感佩);感篆(感激而铭记在心);感仰(感戴敬仰);感喜(感激喜悦);感颂(感激颂扬)

(10) 感慨,感伤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 杜甫《春望》

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11) 又如:感忾(感叹。同“感慨”);感切(伤感凄切);感时(感慨时事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感悼(感伤哀悼,伤感);感恻(感伤悲痛)

(12) 思念

感物众而思深。——何晏《景福殿赋》。注:“犹思也。”

(13) 又如:感思(思念);感逝(感念往昔);感逝山阳(表示对亡友的哀念)

(14) 感染,感受。多用于疾病

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了些风寒。——《红楼梦》

(15) 又如:感风(谓中风;宋代太学诸生请假外宿,例以“感风”为辞);感疾(染病);感通(有感于此而通于彼)

(16) 迷惑

使人不能执一者,物感之也。——《吕氏春秋》

(17) 通“减”( jiǎn)。减损,减少

其满为感,其虚为亡。——《管子·侈靡》

名词

(1) 感触;情绪;意念 。如:善感;伤感;百感交集;多愁善感;美感;预感;手感;颇有所感;读后感;杂感;观感

英文翻译

feel, perceive, emo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am2
◎ 客家话:[梅县腔] gam1 gam3 [陆丰腔] gam3 [客英字典] gam3 [沙头角腔] gam3 [客语拼音字汇] gam3 [台湾四县腔] gam3 [宝安腔] gam3 [东莞腔] gam3 [海陆丰腔] gam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八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禫上聲開口一等kɒmkomx/koom
yīng,yìng [ying]
部首: 314
笔画: 7
五笔: YI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FM
四角: 00219

详细解释

yīng

动词

(1) 应当,应该

应,当也。——《说文》

应,当也。——《尔雅》

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诗·周颂·赉》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应是良晨好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

凡所应有。——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应得之资。

不应重罚。——清· 方苞《狱中杂记》

法应立决。

(2) 又如:应然(应该如此);应伯爵(白吃白喝。“应白嚼”之谐音);应合(应当;该当);应是(应当是)

(3) 答应,允许

桓侯不应。——《韩非子·喻老》

(4) 又如:应候(应承);应诺(答应;应承);应许(答应;允许);应准(答应;说定);应允(答应,允许);提出的条件他都应了;是我应下来的任务

(5) 认为是;是 。如:应真(方是真话);应缘(大概是)

名词

(1) 所有;全部

应退出地皆拨还本主;应水占地皆以官地对还。——宋· 苏辙《再论京西水柜状》

(2) 又如:应干(一切有关的)

(3) 古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

(4) 姓。如:应阮(汉末建安时文人应玚、阮瑀的并称);应叟(三国魏的应璩);应陈(应玚和陈琳的并称)

(5) 另见 yìng

yìng

动词

(1) 应和,响应

龟往离散以应我。——《国语·晋语》

齐王不应。——《战国策·齐策》

宋王无以应。——《吕氏春秋·顺说》

桓侯不应。——《韩非子·喻老》

河曲智叟无以应。——《列子·汤问》

佣者笑而应。——《史记·陈涉世家》

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杀之以应陈涉。

云集响应。——汉· 贾谊《过秦论》

应者近万人。——《资治通鉴·唐纪》

金色而玉应。——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还嘴;对答);应昂(答应);应嘴(答话,回嘴);应响(回声);应机赴节(依照节拍敲击演奏);应合(应和配合;应和);应佛僧(应召到有关人家去做佛事的和尚);应令(响应诏令)

(3) 受;接受

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南史·虞荔传》

(4) 又如:应事(承担事务);应役(受征召服劳役);应供(接受奉养);应约(接受约请)

(5) 符合;适应;顺应

六合正相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得心应手;应天顺人(适应天命,顺从人心);应化(顺应变化)

(7) 应付;对付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庄子·齐物论》

(8) 又如:应接不暇;应急屎坑(喻指紧急时刻可以应用的对象);应故事(按照老规矩,敷衍塞责);应难(应付危难)

(9) 感应;应验

令兄托梦,莫非应在此人身上。——《说唐》

(10) 又如:应兆(应验的征兆);应劫(应验劫运);应符(应验符命);应瑞(应验祥瑞)

(11) 对敌方回击、迎击

齐威王使 章子将而应之。——《战国策·齐策一》

今以三万之众而应强国之兵。——《战国策·赵策三》

卢沟桥的烽火一起,我们挺身迎战。——闻一多《愈战愈强》

(12) 又如:应敌(迎击来敌)

(13) 支付;供给 。如:应门(当家;支撑门户);应副(应付。供给;支应)

(14) 许配

以我应他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 另见 yīng

英文翻译

should, ought to, must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1 jing3
◎ 潮州话:êng1(eng) êng3(è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