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恭
注音
ㄐ一ㄥˋ ㄍㄨㄥ
词语释义
1.亦作"靖共"。 2.恭谨地奉守﹔静肃恭谨。 3.借指职位﹑职守。
词语解释
亦作“ 靖共 ”。恭谨地奉守;静肃恭谨。
《诗·小雅·小明》:“靖共尔位,正直是与。” 高亨 注:“靖,犹敬也。共,奉也。”《文选·班昭<东征赋>》:“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 刘良 注:“靖思恭敬。”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寅清重秩,自应夙夜靖共。”
借指职位、职守。
宋 曾巩 《赠第八皇子制》:“皇第八子某,秀拔慧悟,天质异甚,不好戏豫,安於靖恭。”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靖共”。
⒉ 恭谨地奉守;静肃恭谨。
引《诗·小雅·小明》:“靖共尔位,正直是与。”
高亨注:“靖,犹敬也。共,奉也。”
《文选·班昭<东征赋>》:“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
刘良注:“靖思恭敬。”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寅清重秩,自应夙夜靖共。”
⒊ 借指职位、职守。
引宋曾巩《赠第八皇子制》:“皇第八子某,秀拔慧悟,天质异甚,不好戏豫,安於靖恭。”
靖恭的网络释义
靖恭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共声。本义:恭敬,谦逊有礼)
(2) 同本义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诗·大雅·皇矣》
恭,敬也。——《尔雅》
何胤云,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何之所说,从多举也。——《礼记·曲礼上》疏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论语·颜渊》
公子执辔愈恭。——《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恭默(谦恭沈静不语);恭倨(恭敬和傲慢);恭恪(心存恭敬而态度谨慎);恭敬(犹尊敬);恭和(谦恭温和);恭逢其盛(亲身经历到那种盛况);恭素(恭谨纯朴)
(4) 通“洪”。大 。如:恭德 (大德)
(5) 工整 。如:恭笔(工整的笔画)
动词
(1) 奉行
今予惟恭行天之罚。——《书·甘誓》
(2) 又如:恭承(敬奉)
(3) 拱手致礼
请过了文昌,大人朝上又打三恭。——《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respectful, polite, reverent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iung1 [台湾四县腔] giung1 [梅县腔] giung1 [陆丰腔] gi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iung1 [东莞腔] giung1 [海陆丰腔] giung1 [宝安腔] giung1 [沙头角腔] giu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iung1 [台湾四县腔] giung1 [梅县腔] giung1 [陆丰腔] gi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iung1 [东莞腔] giung1 [海陆丰腔] giung1 [宝安腔] giung1 [沙头角腔] gi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恭 | 九容 | 見 | 鍾 | 平聲 | 冬 | 開口三等 | 通 | 鍾 | kĭwoŋ | kyung/kiv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