霪潦
注音
一ㄣˊ ㄌ一ㄠˊ
词语释义
久雨成涝。
词语解释
久雨成涝。
《明史·杨最传》:“一遇霪潦,荡为巨浸。” 清 唐孙华 《九月十八日高咏堂小集分韵得平字》:“淹时患霪潦,仍肯当秋晴。” 清 唐孙华 《官米行》:“去年霪潦岁不熟,惵惵穷民在沟瀆。”
引证解释
⒈ 久雨成涝。
引《明史·杨最传》:“一遇霪潦,荡为巨浸。”
清唐孙华《九月十八日高咏堂小集分韵得平字》:“淹时患霪潦,仍肯当秋晴。”
清唐孙华《官米行》:“去年霪潦岁不熟,惵惵穷民在沟瀆。”
霪潦的网络释义
霪潦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久雨。通作“淫”
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又如:霪雨(久雨);霪霖(同霪雨);霪潦(久雨成涝)
英文翻译
long and heavy 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jam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m2 [宝安腔] jim2 [客英字典] jim2 [客语拼音字汇] ngim2 [台湾四县腔] jim2 [梅县腔] jim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m2 [宝安腔] jim2 [客英字典] jim2 [客语拼音字汇] ngim2 [台湾四县腔] jim2 [梅县腔] ji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淫 | 餘針 | 以 | 侵A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侵A | 深 | jim | ţĭĕm |
详细解释
láo
名词
(1) 水名。即“涝水” 。在今陕西省户县境,北入渭河
(2) 另见
lǎo
形容词
(1) 雨水盛大的样子
水潦降,不献鱼鳖。——《礼记》
(2) 又如:潦浸(指大雨泛滥成灾);潦潦(雨大水流的样子);潦雨(大雨);潦水(雨后的积水)
名词
(1) 雨后积水
潦水尽而寒潭清。——唐· 王勃《滕王阁序》
秋深潦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另见
lào
动词
(1) 同“涝”。水淹没;雨多
潦,雨水大皃。——《说文》
禹之时,十年九潦,——《庄子·秋水》
(2) 又如:潦旱(谓水涝与干旱);潦灾(水灾);潦岁(水涝之年)
(3) 另见
liáo
名词
(1) 水名
(2) 今辽宁省的辽河
(3) 江西省修水的支流南潦河、北潦河
(4) 河南省白河的支流
(5) 另见
英文翻译
to flood; a puddle; without care
方言集汇
◎ 粤语:liu2 liu4 lou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au2 lau2 lo3 [梅县腔] lau5 [台湾四县腔] liau2 lau2 lo3 [客语拼音字汇] lau2 liau2 lo2 [宝安腔] liau2 [客英字典] liau2
◎ 潮州话:lao2(láu) lao3(làu) lo2(ló)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au2 lau2 lo3 [梅县腔] lau5 [台湾四县腔] liau2 lau2 lo3 [客语拼音字汇] lau2 liau2 lo2 [宝安腔] liau2 [客英字典] liau2
◎ 潮州话:lao2(láu) lao3(làu) lo2(ló)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老 | 盧晧 | 來 | 豪 | 上聲 | 晧 | 開口一等 | 豪 | 效 | laux/lav | lɑ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