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霉菌
(1) 真菌,尤指毛霉目的真菌
词语解释
一种低等植物,真菌的一类。体呈丝状,丛生,可产生绿、黑、红等多种颜色的孢子。多腐生。可用以生产工业原料,制造抗生素。部分霉菌也可引起病害。
闻一多 《死水》诗:“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泛指致病的细菌。比喻败类。
郭孝成 《河南革命惨史》:“一般满奴汉奸,为社会之霉菌。”
引证解释
⒈ 一种低等植物,真菌的一类。体呈丝状,丛生,可产生绿、黑、红等多种颜色的孢子。多腐生。可用以生产工业原料,制造抗生素。部分霉菌也可引起病害。
引闻一多《死水》诗:“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⒉ 泛指致病的细菌。比喻败类。
引郭孝成《河南革命惨史》:“一般满奴汉奸,为社会之霉菌。”
霉菌的国语词典
一种真菌。为最下等的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方。用孢子繁殖,初生时为白色丝状体;熟后,丝的各部生孢子囊,内有孢子。
霉菌的网络释义
霉菌
霉菌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雨,每声。本义:物因生菌而质变) 同本义 。如:霉显(受潮霉烂);霉黑(物受潮湿而发霉变青黑);霉干菜(芥菜的茎叶,加香料盐渍,封在瓦器中,使发霉后晒干而成)
名词
真菌;霉菌 生长在各种有机物质或生物体表面上的絮状物,特别当潮湿时或腐烂时。如:青霉;绿霉
名词
(1) 在各类有机物及活植物上通常在表面由真菌如白粉菌科和霜霉菌科形成的白色生长物
(2) 梅雨 。如:霉天;霉雨
形容词
(1) 面垢黑
徾,中久雨青黑。——《说文》
颜徾黧以沮败兮。——《楚辞·刘向·九叹逢纷》
尧瘦臞,舜徾黑。——《淮南子·脩务》
(2) 又如:霉瘠(黑而瘦);霉黧(形容面垢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ui2 moi2 [客语拼音字汇] moi1 moi2 [客英字典] moi2 [宝安腔] moi1 [梅县腔] moe.2 [台湾四县腔] mi2 moi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jūn
名词
(1) 低等植物的一大类,不开花,没有茎和叶子,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养料,靠寄生生活,种类很多如细菌、真菌等
(2) 组成裂殖菌纲的一大类微小植物中的任一种 。如:细菌
(3) 另见
jùn
名词
(1) (形声。从艸,囷(
)声。本义:蘑菇,蕈,菌子。高等菌类。有的可供食用) 同本义 。如:菌芝(即灵芝);菌阁(形如菌状之阁);菌蟪(朝菌和蟪蛄);菌蠢(谓如菌类之短小丛生)(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un2 kiun3 [客英字典] kiun2 kiun3 [梅县腔] kiun2 [宝安腔] kun5 [台湾四县腔] kiun2 kiun3 [客语拼音字汇] kiun3 [东莞腔] ku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窘 | 渠殞 | 羣 | 眞B合 | 上聲 | 軫 | 合口三等 | 眞B | 臻 | gynx/gwyyn | gʰĭwĕ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