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绰绰

yǐn yǐn chuò chuò [yin yin chuo chuo]
繁体 隱隱綽綽
注音 一ㄣˇ 一ㄣˇ ㄔㄨㄛˋ ㄔㄨㄛ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隐隐绰绰 yǐnyìn-chuòchuò

(1) 又作“影影绰绰”。隐隐约约

远处有人影隐隐绰绰在晃动,哨兵顿时警觉起来
faint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8回:“那云气如飞而至,隐隐绰绰。”

成语用法

隐隐绰绰作定语、状语;指隐隐约约。

引证解释

⒈ 隐约不清貌。

冯德英《苦菜花》第一章:“两年前的事,像凉风一样,冲进母女俩的心间,隐隐绰绰的影子,仿佛就在眼前。”

隐隐绰绰的网络释义

隐隐绰绰

  • 影影绰绰是中国汉语成语,是指隐隐约约的意思。
  • 隐隐绰绰造句

    从半空俯瞰地面,隐隐绰绰幽深未知。
    神女峰高插云端,下临长江,峰侧有危石,形如亭亭玉立的少女,于云雾缭绕之中,隐隐绰绰,好似披上了一轻轻的薄纱,含情脉脉,妩媚动人。
    不远处似乎有一个模糊的人影,在黑暗中隐隐绰绰,看不真切。
    望着那个轮廓,高翔觉得隐隐绰绰中白条好像动了一下,他吓了一跳。
    沈琢玉举头望去,东京的城廓隐隐绰绰,静静候在官道尽头。
    夜色降临,刚过月中,不算特别黑,灯油也省了,隐隐绰绰中几个男人品尝着六娘的手艺不断举起酒碗。
    而在比较远的地方,江星辰好像还看到一个隐隐绰绰的身影,一闪又不见了。
    青绿色的大草坪,下面就是白蒙蒙的云雾,周围的山头隐隐绰绰的露出来半个脸。
    但就在这一刻,后者突然开始行动,一步向前,整个人的身影化作一道隐隐绰绰的黑光,带着劲风,轻抽鼻尖,彷佛能从中闻到死亡的气息。
    卓梦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开始泛亮,窗外的夜色还未褪尽,一切事物都像笼在一层薄纱里,隐隐绰绰,模模糊糊。
    就在木屋旁不远,隐隐绰绰有一个巨大的黑影,这个黑影很庞大,士兵可以看出,这绝对不是人影。

    汉字详情

    yǐn [yin]
    部首: 212
    笔画: 11
    五笔: BQV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LNSP
    四角: 77237

    详细解释

    动词

    (1) 藏匿;隐蔽

    隐,蔽也。——《说文》

    隐,微也。——《尔雅》

    隐五刃。——《国语·齐语》。注:“隐藏也。”

    则事可以隐定。

    隐忌雍蔽之人。——《荀子·致仕》。注:“隐,亦蔽也。”

    桓公管仲虽善匿,弗能隐矣。——《吕氏春秋·重言》。注:“隐,蔽也。”

    则盘纡隐深。——《文选·嵇康·琴赋》。注:“隐,幽深邃也。”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左传·文公十八年》

    故隐居屠间。——《史记·魏公子列传》

    可以隐形。——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日月隐耀。——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各隐卷底。——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隐占身体(隐藏、掩护自己真实面目);隐遁(隐藏);隐谋(隐密计划);隐秀(隐藏智慧,不露锋芒或才华);隐候(在暗处等待);隐耀(隐藏光辉,隐藏身体。比喻才华不外露);隐身术(古代方士所隐蔽自己身形而使他人不可见的一种法术);隐冒(隐匿冒充);隐翳(掩蔽;遮蔽);隐掩(遮蔽掩护)

    (3) 隐瞒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论语·子路》

    上以无隐。——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隐欺(隐瞒欺骗);隐情(隐瞒情况);隐拒(隐瞒抵赖);隐忍(忍耐,不露真情)

    (5) 隐测,审度

    又隐实户口,料出无名万余人,以充军实。——《晋书·庾冰传》

    (6) 又如:隐心(审度);隐实(查证落实;核实)

    (7) 怜悯

    隐其无罪。——《孟子·梁惠王上》

    (8) 又如:隐恤(哀怜抚恤);隐恻(恻隐,同情怜惜);隐痛(内心深感苦痛);隐爱(恻隐疼爱);隐愍(怜悯);隐亲(怜悯抚恤)

    (9) 隐逸不出

    隐者也。——《论语·微子》

    反国而隐焉。——明· 顾炎武《复庵记》

    (10) 又如:隐辟(隐退回避);隐静(避世隐居);隐学(隐居避世,读书自娱);隐吏(退隐的官吏);隐相(深居简出,不露面)

    (11) 塞,堵塞

    士不隐塞,庶人不数罟。——《诗·小雅·鱼丽》

    (12) 又如:隐塞(堵塞)

    (13) 隐没;熄灭

    隐武事,行文道。——《国语·齐语》

    隐武行文。——《春秋繁露·五行变救》

    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南朝· 梁简文帝《咏栀子花》

    (14) 又如:隐形(隐没形体);隐灭(隐没消失);隐微(隐约细微);隐显(隐没与显现);隐息(休止);隐忽(时隐时现)

    形容词

    (1) 精深;微妙

    《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

    《谷梁》简约而隐要,宜存于世。——《宋书·礼志一》

    (2) 又如:隐要(精深简要);隐训(诡僻的训释);隐书(旨意隐秘之书);隐略(隐晦粗略);隐奥(隐晦深奥)

    (3) 用同“稳”( wěn)。安稳;稳定

    隐练职位。——汉《荡阴令张迁表颂》

    即便求隐。——汉《李翕析里桥輔阁颂》

    (4) 又如:隐坐(稳坐;安坐)

    (5) 威重的样子,深沉稳重

    鲜之为人通率,在 高祖坐,言无所隐,时人甚惮焉。而隐厚笃实,瞻卹亲故。——《宋书·郑鲜之传》

    (6) 又如:隐冥(深沉含蓄);隐厚(稳重忠厚);隐隐桓桓(威武的样子);隐重(威重)

    (7) 宏大 。如:隐虹(长虹)

    (8) 忧伤;疾苦 。如:隐隐遑遑(忧愁不妥的样子)

    (9) 穷困 。如:隐民(穷人,穷困的人民)

    (10) 幽静 。如:隐舍(隐居的房舍);隐秀(幽雅秀丽)

    (11) 殷盛

    尔乃邑居隐账。——左思《蜀都赋》

    (12) 又如:隐赈(富庶繁盛);隐蔼(茂盛的样子)

    名词

    (1) 矮墙

    逾隐而待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2) 痛苦;疾苦

    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国语》

    (3) 隐居的人

    贪夫殉身,圣亦保之;烈士殉名,隐亦好之。——王闿运《邹汉勋传》

    (4) 又如:隐佚(隐逸者)

    (5) 隐语

    齐威王之时喜隐。——《史记·滑稽列传》

    (6) 隐衷,隐情

    孤癖之隐。——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7) 通“櫽”。櫽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

    故遂隐栝。——何休《公羊经传解诂序》

    夫弃隐栝之法。——《韩非子·难势》

    训考量隐栝。——《后汉书·邓训传》

    (8) 姓

    副词

    暗暗地

    隐中胸怀。——《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

    hide, conceal; hidden, secret

    方言集汇

    ◎ 粤语:jan2
    ◎ 潮州话:eng2(úrng) [揭阳]êng2 [潮阳]ing2

    宋本广韵

    yǐn [yin]
    部首: 212
    笔画: 11
    五笔: BQV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LNSP
    四角: 77237

    详细解释

    动词

    (1) 藏匿;隐蔽

    隐,蔽也。——《说文》

    隐,微也。——《尔雅》

    隐五刃。——《国语·齐语》。注:“隐藏也。”

    则事可以隐定。

    隐忌雍蔽之人。——《荀子·致仕》。注:“隐,亦蔽也。”

    桓公管仲虽善匿,弗能隐矣。——《吕氏春秋·重言》。注:“隐,蔽也。”

    则盘纡隐深。——《文选·嵇康·琴赋》。注:“隐,幽深邃也。”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左传·文公十八年》

    故隐居屠间。——《史记·魏公子列传》

    可以隐形。——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日月隐耀。——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各隐卷底。——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隐占身体(隐藏、掩护自己真实面目);隐遁(隐藏);隐谋(隐密计划);隐秀(隐藏智慧,不露锋芒或才华);隐候(在暗处等待);隐耀(隐藏光辉,隐藏身体。比喻才华不外露);隐身术(古代方士所隐蔽自己身形而使他人不可见的一种法术);隐冒(隐匿冒充);隐翳(掩蔽;遮蔽);隐掩(遮蔽掩护)

    (3) 隐瞒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论语·子路》

    上以无隐。——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隐欺(隐瞒欺骗);隐情(隐瞒情况);隐拒(隐瞒抵赖);隐忍(忍耐,不露真情)

    (5) 隐测,审度

    又隐实户口,料出无名万余人,以充军实。——《晋书·庾冰传》

    (6) 又如:隐心(审度);隐实(查证落实;核实)

    (7) 怜悯

    隐其无罪。——《孟子·梁惠王上》

    (8) 又如:隐恤(哀怜抚恤);隐恻(恻隐,同情怜惜);隐痛(内心深感苦痛);隐爱(恻隐疼爱);隐愍(怜悯);隐亲(怜悯抚恤)

    (9) 隐逸不出

    隐者也。——《论语·微子》

    反国而隐焉。——明· 顾炎武《复庵记》

    (10) 又如:隐辟(隐退回避);隐静(避世隐居);隐学(隐居避世,读书自娱);隐吏(退隐的官吏);隐相(深居简出,不露面)

    (11) 塞,堵塞

    士不隐塞,庶人不数罟。——《诗·小雅·鱼丽》

    (12) 又如:隐塞(堵塞)

    (13) 隐没;熄灭

    隐武事,行文道。——《国语·齐语》

    隐武行文。——《春秋繁露·五行变救》

    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南朝· 梁简文帝《咏栀子花》

    (14) 又如:隐形(隐没形体);隐灭(隐没消失);隐微(隐约细微);隐显(隐没与显现);隐息(休止);隐忽(时隐时现)

    形容词

    (1) 精深;微妙

    《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

    《谷梁》简约而隐要,宜存于世。——《宋书·礼志一》

    (2) 又如:隐要(精深简要);隐训(诡僻的训释);隐书(旨意隐秘之书);隐略(隐晦粗略);隐奥(隐晦深奥)

    (3) 用同“稳”( wěn)。安稳;稳定

    隐练职位。——汉《荡阴令张迁表颂》

    即便求隐。——汉《李翕析里桥輔阁颂》

    (4) 又如:隐坐(稳坐;安坐)

    (5) 威重的样子,深沉稳重

    鲜之为人通率,在 高祖坐,言无所隐,时人甚惮焉。而隐厚笃实,瞻卹亲故。——《宋书·郑鲜之传》

    (6) 又如:隐冥(深沉含蓄);隐厚(稳重忠厚);隐隐桓桓(威武的样子);隐重(威重)

    (7) 宏大 。如:隐虹(长虹)

    (8) 忧伤;疾苦 。如:隐隐遑遑(忧愁不妥的样子)

    (9) 穷困 。如:隐民(穷人,穷困的人民)

    (10) 幽静 。如:隐舍(隐居的房舍);隐秀(幽雅秀丽)

    (11) 殷盛

    尔乃邑居隐账。——左思《蜀都赋》

    (12) 又如:隐赈(富庶繁盛);隐蔼(茂盛的样子)

    名词

    (1) 矮墙

    逾隐而待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2) 痛苦;疾苦

    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国语》

    (3) 隐居的人

    贪夫殉身,圣亦保之;烈士殉名,隐亦好之。——王闿运《邹汉勋传》

    (4) 又如:隐佚(隐逸者)

    (5) 隐语

    齐威王之时喜隐。——《史记·滑稽列传》

    (6) 隐衷,隐情

    孤癖之隐。——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7) 通“櫽”。櫽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

    故遂隐栝。——何休《公羊经传解诂序》

    夫弃隐栝之法。——《韩非子·难势》

    训考量隐栝。——《后汉书·邓训传》

    (8) 姓

    副词

    暗暗地

    隐中胸怀。——《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

    hide, conceal; hidden, secret

    方言集汇

    ◎ 粤语:jan2
    ◎ 潮州话:eng2(úrng) [揭阳]êng2 [潮阳]ing2

    宋本广韵

    chuò,chāo [chuo,chao]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HJH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VMYAJ
    四角: 21146

    详细解释

    chāo

    动词

    (1) 抓取

    绰枪上马。——《水浒传》

    (2) 又如:绰起一根棍子

    (3) 举起 。如:绰起(立起,竖起)

    (4) 顺;应 。如:绰经(趁势;顺势)

    (5) 另见 chuò

    chuò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卓声。本义:宽大,舒缓)

    (2) 同本义

    宽兮绰兮。——《诗·卫风·淇奥》

    (3) 又如:绰步(大步);绰板婆(大脚婆娘);绰绰(宽舒裕如)

    (4) 姿态柔美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曹植《洛神赋》

    (5) 又如:绰态(柔媚多姿);绰俏(漂亮;俊俏)

    (6) 隐隐约约 。如:绰见(瞧见,看见);绰注(琴声自下而上为绰,自上而下为注)

    (7) 端正

    曾经绰立侍丹墀,绽蕊宫花拂面权。——唐· 元稹《酬孝甫见赠诗》

    (8) 又如:绰立

    动词

    (1) 吹拂 。如:拂绰(拂拭);绰尘(拂拭尘土)

    (2) 搅乱 。如:绰趣(逗乐);绰人眼光(搅乱视线)

    (3) 另见 chāo

    英文翻译

    graceful, delicate; spac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coek3

    宋本广韵

    chuò,chāo [chuo,chao]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HJH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VMYAJ
    四角: 21146

    详细解释

    chāo

    动词

    (1) 抓取

    绰枪上马。——《水浒传》

    (2) 又如:绰起一根棍子

    (3) 举起 。如:绰起(立起,竖起)

    (4) 顺;应 。如:绰经(趁势;顺势)

    (5) 另见 chuò

    chuò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卓声。本义:宽大,舒缓)

    (2) 同本义

    宽兮绰兮。——《诗·卫风·淇奥》

    (3) 又如:绰步(大步);绰板婆(大脚婆娘);绰绰(宽舒裕如)

    (4) 姿态柔美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曹植《洛神赋》

    (5) 又如:绰态(柔媚多姿);绰俏(漂亮;俊俏)

    (6) 隐隐约约 。如:绰见(瞧见,看见);绰注(琴声自下而上为绰,自上而下为注)

    (7) 端正

    曾经绰立侍丹墀,绽蕊宫花拂面权。——唐· 元稹《酬孝甫见赠诗》

    (8) 又如:绰立

    动词

    (1) 吹拂 。如:拂绰(拂拭);绰尘(拂拭尘土)

    (2) 搅乱 。如:绰趣(逗乐);绰人眼光(搅乱视线)

    (3) 另见 chāo

    英文翻译

    graceful, delicate; spac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coek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