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地

jiē dì [ jie di]
繁体 阶地

词语释义

阶梯状的地形。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河岸、湖畔或海滨的阶梯状地形。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引用解释

阶梯状的地形。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大汶口文化和 山东 龙山文化的氏族部落也是在近水岗阜处或河旁阶地上建立村落。”

词语造句

1、红蟹会在各式各样的栖息地中挖洞,海岸阶地,浓密的雨林,甚至家庭花园中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2、她要求我们尊重那些占据了几乎每个沿岸阶地的古老扎营地,以及许多石壁画,包括像点缀了峡谷石墙的孩子大小的红手印。
3、当然,你审视一些事情,比如珊瑚礁阶地和珊瑚长了多高,如果了解珊瑚的生态特性,就可以知道海平面的高度与珊瑚礁顶部有关系。
4、事实上,它们根本不能称之为建筑——那只是几堵低矮的石墙而已,毗连着一面高达18米的古老阶地挡土墙。
5、花园沿着地势一阶一阶地升高,一层层走上去可以看得很远,威尼斯人和新濠天地都在不远的地方,感觉澳门真的很小。
6、眺望岩附近其他大小相近的巨石都被凿碎来铺这条小路和这块阶地,因而也失去了本来面目。
7、后期的断块隆升形成新的断层崖,原先的麓原面和宽谷被抬升,冲沟从断层崖开始溯源侵蚀形成阶地。
8、为了剔除水位变幅的影响,作者提出了阶地相对位相图的概念;
9、他登上三阶地的最前线,致敬的改变。
10、河流阶地是研究地面抬升的最直接的地貌证据之一。
11、低山麓面和阶地面上的组成物质是红色砂、粘土砾石和红色土。
12、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发生在具二元结构的北东向长江一级阶地与近东西向褶皱构造向斜核部碳酸岩盐地层相交的部位。
13、河流纵剖面的研究对于河谷、河床过程的认识以及阶地成因的揭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4、区域构造沉降形成规模较大的构造台地、深水阶地和陆坡盆地等;
15、这种阶地级数的不相一致性,同峡内外地壳运动的差异性、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的差别性都有密切的关系。
16、因此,阶地的对比经常仅用阶地面与现河床的高差,及其沿著河谷的变化趋势。
17、与第四级洪冲积阶地类高的第四层溶洞至少是在早更新世或以前形成。
18、根据各方程和全新世不同时期阶地沉积物的实测数据,计算了各个阶段的平均古侵蚀强度和流域输沙量。
19、河谷型大城市是在地理位置较好、水土资源组合条件良好的河谷阶地地带上形成的。
20、甲子湾断层使这些阶地错断变形,系舟山-太行山断块隆起沿该断层产生翘起运动。
21、肇源南地区位于朝阳沟阶地和长春岭背斜带之间。
22、应用“构造气候旋回”年代学方法确定了祁连山地区河流阶地形成时代和抬升速率。
23、在断块山地的山麓地带,同一期构造运动形成的麓原面与构造阶地有一定的共生关系。
24、运用地貌学方法,对河流阶地的研究,是探索平原区隐伏活动断裂的有效方法之一。
25、庐山的上升呈间歇性,反映在多级断层崖,多级山麓剥蚀面,多级裂点和多级阶地等事实上。
26、最后,根据渭河中下游各河谷阶地的演化特点对其演化趋势进行了初步的预测。
27、利用边坡监测结果和室内试验,对湘江阶地上的粉质粘土边坡失稳机理进行全面的研究。
28、发育于盆地深切河谷两侧阶地之上的低起伏面海拔高程总体较低。
29、本文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分析了无定河阶地的分布、剖面特征、形成机制与过程;
30、通过滤光片、阶地以及为游泳池重新定位,清楚地体现出地中海的特质。

階地的网络释义

阶地

  • 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河流下切,原先宽广的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上,形成的阶梯状地形。宽广的河谷底,大部是河漫滩,河床只占小部分。
  • 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
  • 汉字详情

    jiē [jie]
    部首: 212
    笔画: 11
    五笔: BXXR
    仓颉: NLPPA
    四角: 72262

    英文翻译

    stairs, steps; rank, degre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i1 [陆丰腔] gai1 [沙头角腔] gai1 [客英字典] gai1 [东莞腔] gai1 [客语拼音字汇] gai1 giai1 gie1 [台湾四县腔] gai1 kie1 [梅县腔] giai1 [宝安腔] gai1
    ◎ 潮州话:gai1 g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四皆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諧皆開平聲開口二等krai/kaeikɐi
    dì,de [di,de]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B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PD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2)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 杜甫《越女词》

    (3)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3)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4) 地面;陆地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5)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

    (6) 土地;田地

    殚其地之出。——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8) 领土,属地;地区 。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9) 又如:各地;内地;本地;割地(割让领土);

    (10) 地方;场所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11) 又如:各地文化站;产地(物品出产的地方);坟地;原地;地著(久居其地不迁移的人);地棍(地方上的流氓无赖)

    (12) 地位 。如:地业(地位与事业);地望(地位和声望);地寒(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13) 心意活动的领域 。如:心地;见地;识地

    (14) 路程;面积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红楼梦》

    (15) 又如:十里地

    (16) 居住地 。如:地址;地邻(邻居;邻里)

    (17) 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底子 。如:地子(衬底;花纹的衬托面)

    (18) 地区,中国省、自治区以下,县以上设置的行政区域 。如:省地县三级

    (19) 地主的简称 。如:地富(地主与富农)

    (20)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1) 另见 de

    英文翻译

    earth; soil, ground; reg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ei6 d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客英字典]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宝安腔] ti3 [沙头角腔] ti5 [陆丰腔] ti5 [海陆丰腔] ti6
    ◎ 潮州话:d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四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diih/dihd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