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jiàng
动词
(1) (会意)
(2) 同本义,与“陟”相对
降,下也。——《说文》
是降丘宅土。——《书·禹贡》
复降在原。——《诗·大雅·公刘》
维岳降神。——《诗·大雅·崧高》
降西阶一等。——《仪礼·士冠礼》
子余使公子降拜曰。——《国语·晋语》
(3) 又如:降阶(走下台阶);降格(从上而至。即降临。格,至);降辇(帝王下车);降拜(下堂拜宾);降真(降临的神灵);降饯(高贵人物屈尊赴宴);降驾(帝王临幸);降坛诗(扶乩时鬼神降临祭坛所题的诗)
(4) 贬抑;降低
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
稍降辞色。——《资治通鉴·唐纪》
(5) 又如:降调(降职调动);降处外任(将京官降职外放为地方官);降尊(降低尊贵的身分);降除(降职);降发(降职发落);降贬(降官贬职);降革(降级免职)
(6) 下落,落下。从高往低掉
降,落也。——《尔雅》
羽鸟曰降。——《礼记·曲礼》
大寒降。——《国语·鲁语》
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荀子·议兵》
降大任于是人。——《孟子·告子下》
休祲降于天。
天降大雨。——《广东军务记》
(7) 又如:降液(对天降雨露的敬称);升降;降落;递降;骤降;降雨;沉降; 空降
(8) 诞生;降生
汤降不迟。——《诗·商颂·长发》
釐降二女于妫汭。——《书·尧典》
惟庚寅吾以降。——《楚辞·离骚》
不拘一格降人材。——龚自珍《己亥杂诗》
(9) 又如:降精(生下良马);降诞(降生,诞生)
(10) 赐给;给予
无坠天之降宝命。——《书·金滕》
(11) 又如:降锡(赐给);降德(赐予恩惠);降祥(降下吉祥);降福;降诏
(12) 下嫁 。如:降嫔(皇家女下嫁);降婚(下嫁)
(13) 另见
xiáng
(1) 投降
曷为不言降。——《公羊传》。注:“降者自优之文。”
每得降卒。——《资治通鉴·唐纪》
琮已降。——《资治通鉴》
诈云欲降
指言盖降
(2) 又如:降附(投降归附);降骨(投降者的骨骸)
(3) 降服,使驯服
六卿三族,降听政也。——《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注:“和同也。”
其能降以相从也。——《左传·隐公十一年》。注:“降,降心也。”
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唐·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又与了我五钱银子做盘缠,教我再去请好法师降他。——《西游记》
(4) 又如:降发(降伏;制伏);降视(降伏);降龙(以佛法降伏神龙)
形容词
(1) 欢悦,快乐
亦既覯止,我心则降。——《诗·召南·草虫》
(2) 同“详”。详细
则俺那官人要个明降。——元· 孟汉卿《魔合罗》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ng5 hong2 [宝安腔] gong5 | hong2 [海陆丰腔] gong5 hong2 [台湾四县腔] gong5 hong2 [客英字典] hong2 gong5 [东莞腔] hong2 gong5 [陆丰腔] hong3 gong5 [梅县腔] hong2 gong5 [客语拼音字汇] gong4 hong2 [梅县腔] gong5
◎ 潮州话:gang3(kàng) hang5(hâ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栙 | 下江 | 匣 | 江 | 平聲 | 江 | 開口二等 | 江 | 江 | ɣɔŋ | ghrung/heo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 2 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2) 同本义
水,准也。——《说文》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书·洪范》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
水曰清滌。——《礼记·曲礼》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又如:水铫(烧水用的小型器具);水头儿(风波);水湿(水气;潮气);水蛊病(水臌病);水中丞(砚台旁边用来贮水磨墨的小水盂);水落归槽(比喻心里踏实安定);水喷桃花(比喻脸色好看);水镜先生(指三国时的司马徽,清明如水和镜);水陆杂陈(水陆毕陈。山珍海味一齐陈列出来);水廓(傍水之城廓);水涡(水中漩涡);水馆(临水的馆舍或驿站)
(4) 特指河流
在水之湄。——《诗·秦风·蒹葭》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水口(渡口);水汊(河的支流);水志(记载河道水系的书籍);水牒(指记述河道水系的文献);水谷(山间河沟);水尾(江河的末端);水老鼠(专在船上偷窃的贼);水事(关于江河水利的事宜);水禁(有关河川方面的禁令);水会(河流汇合处)
(6) 泛指一切水域
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唐· 李朝威《柳毅传》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7) 又如:水陆(佛教中的水陆道场);水泊(湖泽);水居(居住于水乡);水隍(水沟);水王(海的别称);水伯(传说中的水神;大河流);水宿(水上宿夜;水中住宿);水脉(水路,地下的伏流);水潦(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地里的水或流于地面的水)
(8) 汁、液的通称 。如:水礼(果饵等礼物);水果糖(掺用果汁制成的糖果);墨水;口水;泪水;药水;汽水
(9) 大水;水灾
故尧 禹有九年之水, 汤有七年之旱。—— 汉· 晁错《论贵粟疏》
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10) 又如:水备(防止水患的设施);水墉(防洪墙)
(11) 星名 。如:水宿(星座名。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方列星七宿的总称)
(12) 官名 。如:水虞(古代官名。掌管川泽的政令);水官(掌管治水、征收鱼税的官)
(13) 货币中银的含量。银子的成色,转为货币兑换贴补金及汇费之称 。如:贴水;扣水;汇水;水丝(成色低劣的银子)
(14) 五行之一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
(15) 水生动植物 。如: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16) 旧指尼姑和娼妓的痛苦生活境遇 。如:水局(旧指妓院娼家);水客(跑码头的商人,也指人贩子)
(17) 额外收入或附加费用。又“发水”就是“发财”
(18) 指水军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19) 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贵州省
(20) 姓
动词
(1) 泅水,游泳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2) 又如:水式(指游水的技能);水行(谓游水);水事(指驾船、泅水之类的事情)
(3) 哄诱探询 。如:连水带拍,把他问的三心二意
(4) 用水测平
匠人建国,水地以县。——《周礼》
(5) 〈方〉∶不成功,败了
我这个月,水啦。——《伐木人传》
形容词
〈方〉∶马虎的,不负责任的
这个办事的太水了!事情没办妥,还损坏了一辆车子。——《常用东北方言词浅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ui3 [梅县腔] shui3 [沙头角腔] sui3 [客语拼音字汇] sui3 [陆丰腔] sui3 [东莞腔] sui3 [宝安腔] sui3 [客英字典] sui3 [海陆丰腔] su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水 | 式軌 | 書 | 脂B合 | 上聲 | 紙 | 合口三等 | 脂B | 止 | sjyix/sjwyy | ɕw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既声。本义:量米粟时刮平斗斛(
)用的木板。量米粟时,放在斗斛上刮平,不使过满)(2) 同本义
同权槩而就衡。——《楚辞·惜誓》
斛甬,正权概。——《礼记·月令》
槩者,平量者也。——《韩非子·外储说》
(3) 又如:概量(概和斗斛等量谷物的器具)
(4) 节操,风度
而不概于王心邪。——《史记·范雎传》。按,平也。
夫西河魏土……漂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汉书·杨敞传》附 杨恽《报孙会宗书》
(5) 又如:概尚(气节);气概(人遇事表现出来的态度、气势)
(6) 景象;状况
故山多药物,胜概(美丽的景象)忆桃源。——唐· 杜甫《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
动词
(1) 引申为刮平,不使过量
夫水,徧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盈不求概,似正。——《荀子·宥坐》
而不概于王心邪。——《史记·范雎传》。按,平也。
(2) 又如:概平(用概刮平);概准(用平物的量器刮平)
(3) 概括,总括。如:概问(概括询问);以此一端,可概其余;以偏概全
(4) 衡量;量,限量
食飨不为槩。——《礼记·曲礼》。注:“量也。”
(5) 又如:概志(衡量心志);概量(用量器确定谷物的多少;比喻衡量事物的标准)
(6) 蔽,遮盖 。如:概愆(掩盖前愆)
(7) 关切,系念 。如:概怀(系念于心);概然(慨叹的样子)
(8) 抑,抑制 。如:概了(镇住。有超过所有人的意思)
(9) 通“溉”。灌溉,洗涤
澡概胸中,洒练五脏。——《枚乘·七发》
(10) 又如;概盂(洗涤盂钵)
(11) 通“慨”。感慨
夫婢妾贱人,感概而自杀,非能勇也。——《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
(12) 又如:概然(感慨的样子)
副词
(1) 一律,一概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史记·伯夷列传》
(2) 又如:概不考虑;概不赊欠;概行(一律施行);概视(一律看待);概用(一概使用)
(3) 大致,大略地 。就整个情况而论而不考虑具体事例地。如:概而论之;概举(大略举出);概览(大略地观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koi3 [客语拼音字汇] koi3
◎ 潮州话:ka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漑 | 古代 | 見 | 咍 | 去聲 | 隊 | 開口一等 | 咍 | 蟹 | kaih/koy | kɒi |
详细解释
lǜ
名词
(1) 法令;条例 。如:率典(常法)
(2) 规格;标准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史记》
(3) 比例;比率 。如:率税(唐代由率贷转化而来的一种杂税);率贷(唐代的一种杂税,既对富户按其财产的比率强制举债);利率;税率
(4) 假借“锊”。古重量名
其罚百率。——《史记·周本纪》
动词
(1) 计算 。如:率刻(计算刻度);率计(计算)
(2) 另见
shuài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捕鸟的丝网。本义:捕鸟的丝网)
(2) 同本义
率,捕鸟毕也。——《说文》。象丝网上下其竿柄也。
(3) 榜样;表率;楷模
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班固《汉书·何武传》
(4) 又如:率下(作为下属表率);率示(示范,作为榜样);率物(做众人的榜样);率身(自身作出榜样);率时(为时人的表率);率众(为众人表率);率导(以自身的表率行为对他人进行教导)
(5) 领导者,统帅,首领
将率不能,则兵弱。——《荀子·富国》
率师以来,惟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将率不亲,士卒不使。——《春秋繁露·五行相胜》
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史记·孔子世家》
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也。——《盐铁论·疾贪》
(6) 部队
攻 冰别率,破之。—— 房玄龄《晋书》
(7) 古代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 。如:率正(率长。古代户籍编制,五家为轨,六轨为邑,十邑为率,率有长)
(8) 姓
动词
(1) 用网捕鸟兽
悉率百禽。——《文选·张衡》
东京赋
(2) 聚敛;征收 。如:率募(征集,招募);率敛(搜刮聚敛);率钱(凑钱;募钱);率财(凑钱)
(3) 率领;带领。通“帅”
方叔率止。——《诗·小雅·采芑》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三国志·诸葛亮传》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资治通鉴》
(4) 又如:率师(率领军队);率俾(率领);率众(率领众人);率将(带领);率勒(统率);率厉(率领督促);率御(统御,统率指挥);率导(率领);率道(领导)
(5) 劝导;引导
周仁(言行合乎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6) 又如:率勉(劝勉);率厉(激励;勉励);率民(引导百姓);率俗(对某种社会风气加以引导提倡)
(7) 遵行;遵循
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率由群匹。
然一家之中有子弟十人,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清· 洪亮吉《治平篇》
(8) 又如:率常(遵行常道);率从(依循,顺从);率教(遵奉礼教);率履(遵行礼教,躬行教令);率由(遵循,沿用);率法(遵循法度)
(9) 沿着;顺着
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大雅·绵》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又如:率口(随口;顺口);率心(任其心意);率任(任性;放纵);率情(任意;犹秉性;顺其性情;徇情)
(11) 顺服;顺从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晋书·阮籍传》
(12) 又如:率服(全来归顺;臣服);率化(归顺);率俾(顺从);率从(顺从;跟从)
(13) 类似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
形容词
(1) 草率:轻率
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2) 又如:率尔(轻率的样子);粗率(粗略草率);率成(草率写成);率民(轻浮之民);率易(轻率,随便);率略(草率;粗俗,疏忽);率笔(犹败笔);率就(轻易而就;随便)
(3) 急速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古诗十九首》
(4) 又如:率悟(捷悟,敏悟);率健(敏捷健壮)
(5) 直率;坦率
率心奉上,不顾嫌疑。——《魏书·张衮传》
(6) 又如:率素(质实朴素);率至(爽直;直率);率易(率直平易);率意(直率,按照本意);率达(坦率豁达);率躁(率直急躁);率实(坦率真实)
(7) 粗鲁
气高语率,令人自远。——明· 袁宏道《谢于楚历山草引》
(8) 漂亮 。如:这字写得真率
副词
(1) 皆,都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2) 又如:率天(犹普天);率土式望(全国百姓翘首盼望);率同(一同;共同);率皆(都是)
(3) 大约,大概
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一般说来
案大才之人,率多侈纵,无实事之验。——汉· 王充《论衡·案书》
介词
(1) 自,由,从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
(2) 又如:率土(“率土之滨”之省称);率由(由来;犹皆由);率初(自始);率幸(一向受到宠信)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ut7 [沙头角腔] sut7 [客语拼音字汇] lid6 sai4 sud5 [台湾四县腔] sut7 lit8 [客英字典] sut7 [海陆丰腔] sut7 lit8 [东莞腔] sut7 luk8 [宝安腔] sut7 | lut8 [陆丰腔] sut7
◎ 潮州话:zug4 lug8 (tsuk lûk 旧时:tsut lût)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帥 | 所類 | 生 | 脂B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止 | 脂B | ʃwi | sryih/shwy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