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可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接遇以礼。
《孟子·万章下》:“ 孔子 有见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於 卫灵公 ,际可之仕也。” 赵岐 注:“际,接也。 卫灵公 接遇 孔子 以礼,故见之也。” 朱熹 集注:“际可,接遇以礼也。”
引证解释
⒈ 谓接遇以礼。
引《孟子·万章下》:“孔子有见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於卫灵公,际可之仕也。”
赵岐注:“际,接也。 卫灵公接遇孔子以礼,故见之也。”
朱熹集注:“际可,接遇以礼也。”
际可的网络释义
际可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祭声。本义:两墙相合之缝)(2) 同本义
际,壁会也。——《说文》。段玉裁注:两墙相合之缝也。
(3) 泛指合缝的地方;缝隙
凿棺际而安之。——南朝 梁· 江淹《铜剑赞》
覆盖周密无际。——《后汉书·张衡传》
(4) 边缘
东南大海际。——宋· 沈括《梦溪笔谈》
横无际涯。——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川原无际。——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岩际;水际;无边无际;边际;天际;九天之际;一望无际;分际;漫无边际
(6) 时候;时机
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去就之际。——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革灭之际。——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天宝之际。—— 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会议召开之际;兴利除害之际;受任于败军之际;实生此际
(8) 中间,彼此之间
利害之际。——宋· 苏轼《教战守》
(9) 又如:国际;校际;省际;星际;脑际;胸际
(10) 旁边;近旁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11) 其时;适逢…的时候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綦母潜《春泛若耶溪》
(12) 又如:际此盛会
动词
(1) 交会;会合
无往不复,天地际也。——《易·泰》
(2) 适逢;恰遇
良辅超拔于际会。——《论衡·偶会》
昔张士逊亦以旧学际遇,用太傅致仕。——《宋史·何执中传》
豪杰相逢鱼得水,英雄际会弟投兄。——《水浒传》
(3) 又如:遭际;际遇(幸遇;适逢);际会(遭遇;遇会;会合);际会风云(喻好的际遇);际逢(遇到)
(4) 达到;连接
高不可际,深不可测。——《淮南子·原道》
(5) 靠近或沿着
北山陡起,下与河际。——《徐霞客游记·游龙门记》
(6) 又如:际海;际水;际晓(犹黎明)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zi3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kě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 许可;同意;准许
可,许可也。——《广韵》
去不我可。——《诗·小雅·何人斯》
其殆不可乎?——《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不可,犹不堪也。”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陈寿《隆中对》
(3) 又如:不可;可许(准许);可传(可以传后;可以传授;可以流传);可则(可作准则);可风(可为风范)
(4) 能够;可以
可使以其技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可与俱。——《史记·魏公子列传》
可以一战。——《左传·庄公十年》
可治。——汉· 贾谊《论积贮疏》
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下》(与通“欤”。)
(5) 又如:可刚可柔(可以强硬可以温和。指刚柔并用,恩威兼施);可否(能不能;可以不可以);可胜(岂能忍受)
(6) 值得,堪
可爱者甚藩。——宋· 周敦颐《爱莲说》
(7) 又如:可歌可泣;可观(值得观览,有观览的价值);可矜(值得怜悯);可堪(那堪,怎堪);可怜相(值得怜悯的样子)
(8) 相称;适合
其味相反,百皆可于口。——《庄子·天运》
(9) 又如:可体(合身);可手(合手,称手);可式(正合适);可愿(符合愿望的事;符合愿望);可意种(如意的人)
(10) 适合于…(如人意、人心) 。如:可人意(使人满意、喜爱);可疑(令人怀疑);可儿(趁人心意的人儿);可伤(使人悲伤);可怜见(使人生爱怜之情;可怜);可噩(亦作“可愕”。使人惊讶)
(11) 应当,应该
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可与者。——《史记·陈丞相世家》
(12) 又如:可要(应该,须要。表示期望);可知道(须知)
(13) 病痊愈
只见宋江暴病才可,吃不得酒肉。——《水浒传》
形容词
(1) 善,好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2) 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然则古之无变,常之毋易,在常古之可与不可。——《韩非子》
(3) 适当
至则无可用。——柳宗元《黔之驴》
(4) 又如:可式(安放得当);可可(恰巧);可恰(正好,正合适);可道(可真是,正是)
(5) 满的
他还是把一肚子话可桶儿的都倒出来。——《儿女英雄传》
副词
(1) 可是;却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 颜渊。(意思是,可是怎么竟混淆了坏人和好人?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和好人。)—— 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劳动艰苦,可大家干劲十足
(3) 大约、近似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可值千万余。——《乐府诗集·陌上桑》
(4) 又如:重可千斤;年可十八;可四千余人
(5) 就,便 。如:可便(便,就)
(6) 用在问句里,加强语气 。如:你可听过他杀过人?
(7) 岂,难道 。如:可不(岂不;岂不是);可不道(岂不知,岂不闻);可不的(岂不是)
(8) 表示程度
可哀痛。(使人感到哀痛。)——汉· 贾谊《论积贮疏》
(9) 又如:可动人了;人可多了
(10) 表示久望而获 。如:我们等了你好久,你可回来了
(11) 无义。语助词
我孩儿安心,省可烦恼!——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12) 表被动的助动词
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3) 另见
kè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ko3 [陆丰腔] ko3 [客语拼音字汇] ko3 [东莞腔] ko3 [客英字典] ko3 [台湾四县腔] ko3 [沙头角腔] ko3 ho3 [宝安腔] ko3 [海陆丰腔] ko3
◎ 潮州话:ko2(khó) kiog4(khio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可 | 枯我 | 溪 | 歌 | 上聲 | 哿 | 開口一等 | 果 | 歌 | kʰɑ | khax/q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