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fù lù [fu lu]
繁体 附錄
注音 ㄈㄨˋ ㄌ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附录 fùlù

(1) 附在书刊正文后面的有关文章或资料

这些附录占六页篇幅
appendix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附在正文后面与正文有关的文章或参考资料。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词典后有附录。
2、最后的名单连同一份附录将被送到经理那里等候他的批准。
3、有些经理们把数据和统计信息放在报告的最前面,而另外那些经理在报告的末尾用了附录。
4、其他的附录提供参考资料和扩展的实例。
5、虽然这本书的前言和附录不是很好,但是内容很精彩。
6、这个附录应该可以使您对DOM数据模型有一个很好的全面了解,并且展示了如何访问所要查找的信息。
7、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已在这次提交材料的附录中包括了我们的跟踪误差以及其它定量数据,这样,你就能在一个比较的基础上进行评估。
8、本文的附录包含有关按大小拆分文件的说明。
9、很少有人会仔细阅读附录,但是这些信息能够支持您的论点,因此它必须收录进报告。
10、你若想要以别人的宣言为范本,请写信给我(请看附录2)。
11、在附录A中可以找到对客户机类型(图5中的第一行)及其功能的深入解释,包括其他行的应用领域示例。
12、如果希望使用批处理方法,可以使用附录A中的批处理脚本。
13、因为这种情况在采用DB2技术的站点上很常见,所以本附录简要介绍一下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14、你若想要这份目的导向生活灵命健康评估表,你可以写信给我(请看附录2)。
15、详细信息请参见控制台附录。
16、很惊奇这些对于测试方法的细节,在1月份进行了超过一个18天时期,能够检查在第15页的5项研究的附录。
17、这篇论文附录中的网页展示了一些例子,提供了详细的解释并说明了本方法可能的错误。
18、生命周期最好作为由业务实体定义(如图5所示)耦合的附录,置于域模型中。
19、现在,查看填写完的电子表格(见附录B),就能够从应用程序的角度评估迁移的可行性。
20、这个附录展示这种查询的样子。
21、在第13382号行政令的附录中,总统确定在北韩、伊朗和叙利亚有8个支持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的经营实体。
22、转至可与本文一起下载的文件的附录B,然后按指示导入应用程序文件。
23、最后一个章节为作者提供了一个结束的思维,紧接着是四个很有用的附录。
24、在本文给出的示例中,脚注和附录的参考说明可以使用圆括号中数字与字母结合的方法来说明。
25、第二个附录包括几个开源许可的样本。

附录的国语词典

附于正文之后的记录或参考资料。

如:「这一部分,颇受争议,你最好在附录处说明。」

附录的网络释义

附录 (汉语词语)

  • 附录指附在正文后面与正文有关的文章或参考资料,是作为说明书或论文的补充部分,并不是必需的。其是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
  • 附录造句

    本文最后还附录了正体字库的样本。
    设施消防救生设备的有关资料,参见附录。
    附录包含有临颍方言分类词表和语料记音。
    文末附有有关古巴比伦时期基础知识的附录,并摘有原始楔形文字泥板文献数篇。
    对下述溶液采用附录所收载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其他相互参照的诠释引导读者去查阅图解,用法说明,研习专业和附录。
    类似的条款见附录和。
    钱熙祚校本汉武内传附录邵载之续谈助钞内传“未”。
    同时在附录一中补充列举了水田话词汇表。
    附录集录历代书目对景德传灯录的著录。
    对于木结构中经防护剂处理的木材,当需测定化学药剂的透入度和保持量时,应遵循附录的规定。
    论文包含前言、字量字频、字形结构、集释、结语、附录六个部分。
    各级单位应按附录中所列的事故或险情类别和程度制定应急行动方案,包括应急报告内容和应急行动。
    使用附录可定义要使用哪个业务流程和配置。
    第二篇附录简短地介绍了如何使用软件记录您的模型。
    再次,重刊本最好能附录一点研究资料,尤其是当年读者的反应和专家的批评,这样可以增加重刊本的学术价值。
    最后,一个附录提出许多特别的连分式展开式。
    第一篇附录介绍了教育版套件与零售版之间的差别,我认为这篇附录不是非常有用的。
    《文录》还附录了《二孝女祠文录》和唐公子女家属的《谢启》。
    有辞书专家抽取了“问题字典”的检字表、附录和正文约十万字内容,发现编纂和校对质量极差,正文差错率超过万分之十五,总体差错率则高达万分之二十。

    汉字详情

    [fu]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BWF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LODI
    四角: 74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阜,付声。从“阜”( ),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 )本义:小土丘。《说文》:“附娄,小土山也。”)

    (2) 沾着,附着

    如涂涂附。——《诗·小雅·角弓》

    是故涂不附。——《考工记·轮人》

    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附缠(附着,纠缠住);附离(附着)

    (4) 依傍;依附

    附于诸侯,曰附庸。——《礼记·王制》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史记·魏公子列传》

    齐人勿附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5) 又如:附势;附籍天潢(依附皇室);附郭(近城的地方;郊外);附纳(依附交结);附顺(依附顺从);附权(依附权贵)

    (6) 附带 。如:附项(附带的事项);附记(附带记述);附呈(附带送上);附款(文件中的附带条款或款项);附答(附带)

    (7) 归附

    荆州之民附 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8) 又如:附众(使众人归附);附款(归附款服);附化(归化);附就(俯就,屈己从人);附悦(顺从悦服)

    (9) 附会 。如:附甲(在他人的奏议上签名以示附议);附合(附会);附讹(附会讹谬)

    (10) 佩带

    西门豹急,佩韦以自缓; 董安于缓,带弦以自促。急之与缓,俱失中和,然而韦弦附身,成为完具之人。——《论衡》

    (11) 靠近

    燕不用而耳不附。——《韩非子·用人》

    其附于刑者,归于土。——《周礼·大司徒》

    (12) 又如:附火(靠近火取暖)

    (13) 增益

    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荀子·礼论》。注:“附,增益也。”

    (14) 如:附益(增益,增加);附说(增加解说)

    (15) 搭乘 。如:附搭(搭乘);附舟(搭船)

    (16) 捎带;寄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 杜甫《石壕吏》

    (17) 通“抚”( )。体恤,抚慰

    昭公之弟商人以 桓公死争立而不得,阴交贤士,附爱百姓。——《史记·齐世家》

    名词

    (1) 树木外表的粗皮

    (2) 中草药“附子”的简称

    (3) 通“腑”。脏腑

    臣幸得托肺附。——《汉书·楚元王传》

    (4) 姓

    英文翻译

    adhere to, append; rely on near to

    方言集汇

    ◎ 粤语:f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沙头角腔] fu5 [宝安腔] fu5 [客英字典] fu5 [东莞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陆丰腔] fu5 [梅县腔] f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遇去聲合口三等byoh/biuhbʰĭu
    [lu]
    部首: 316
    笔画: 8
    五笔: V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MME
    四角: 179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录声。本义:绿色金属)

    (2) 同本义

    録,金色也。——《说文》

    (3) 记载言行事物的册籍

    录,记之具也。——《广雅·释诂三》

    皆辨其物而奠其录。——《周礼·职币》

    (4) 又如:言行录;名人录

    (5) 次第,次序

    今大国越录。——《国语·吴语》

    动词

    (1) 总领

    融为太尉,并录尚书事。——《后汉书·章帝纪》

    (2) 又如:录公(对总领台阁尚书事者的敬称)

    (3) 抄写(含有有选择地照样誊写的意味)

    手自笔录。——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

    余之手录。

    (5) 又如:抄录(抄写);录黄(宋代中书省枢密院承旨抄录颁送门下省的文件)

    (6) 记载

    《春秋》录内而略外。——《公羊传·隐公十年》

    录功而与官,则莫敢索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7) 又如:采录(采集并记录);笔录(用笔记录);录囚(审讯登录囚犯的罪状)

    (8) 采取

    君既若见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录用(录取任用);录遗(选录遗才)

    (10) 记;惦记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1) 逮捕

    吏录一犯夜人来。——《世说新语·政事》

    (12) 收集;收藏

    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世说新语·政事》

    英文翻译

    copy, write down, record

    方言集汇

    ◎ 粤语:luk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