陂堰

bēi yàn [ bei yan]
注音 ㄅㄟ 一ㄢˋ

词语释义

蓄水池。

词语解释

  1. 蓄水池。

    《宋史·河渠志五》:“开修古 淳河 一百六里,灌田六千六百餘顷,修治陂堰,民已获利。”

引证解释

⒈ 蓄水池。

《宋史·河渠志五》:“开修古淳河一百六里,灌田六千六百餘顷,修治陂堰,民已获利。”

陂堰的网络释义

陂堰

  • bēi yàn ㄅㄟ ㄧㄢˋ
  • 陂堰
  • 蓄水池。《宋史·河渠志五》:“开修古 淳河 一百六里,灌田六千六百馀顷,修治陂堰,民已获利。”
  • 汉字详情

    bēi,pí,pō [bei,pi,po]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BHCY
    五行:
    仓颉: NLDHE
    四角: 74247

    详细解释

    bēi

    名词

    (1) (形声。从阜,皮声。字亦作坡。本义:山坡;斜坡)

    (2) 同本义

    陂,阪也。——《说文》

    百姓曼衍淫荒之陂。——《淮南子·俶真》

    陂南陂北鸦阵黑,舍西舍东枫叶赤。——宋· 陆游《思故山》

    (3) 池塘

    毋漉陂池。——《礼记·月令》。注:“畜水曰陂。”

    陂唐污庳。——《国语·周语》

    夫寻常之污,不能溉陂泽。(小水坑里的水,不能灌满大的池泽。)——《盐铁论·贫富》

    (4) 又如:陂塘(水塘);陂池

    (5) 湖泊

    十顷之陂。——《淮南子·说林》

    后又穿长安城,引内 沣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汉书》

    (6) 边际;旁边

    彼泽(水聚集的地方)之陂,有蒲与荷。——《诗·陈风·泽陂》

    故滨于东海之陂。——《国语·越语》。注:“崖也。”

    腾雨师,洒路陂(旁)。——《汉书·礼乐志》

    (7) 另见 pí;pō

    (1) ——“黄陂”( Huángpí):县名,在湖北

    (2) 另见 bēi;pō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dam, embankment; reservoir

    方言集汇

    ◎ 粤语:bei1 pei4 po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5 [客英字典] bi1 [客语拼音字汇] bi1 [宝安腔] bi1 [陆丰腔] po1 bi1 [梅县腔] bi1 [台湾四县腔] bi5
    ◎ 潮州话:bi1 bo1(pi po)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彼爲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pie/pyebʰĭe
    yàn [yan]
    部首: 334
    笔画: 12
    五笔: FAJV
    五行:
    仓颉: GSAV
    四角: 411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匽( yàn)声。本义:拦河坝)

    (2) 同本义

    东出千金堰。——《文选·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诗》

    堰,潜堰也,潜筑土以壅水也。——《广雅》

    长分桥西有千金堰。——《洛阳伽蓝记》

    (3) 又如:都江堰;堰塘(筑有堤堰的蓄水池);堰埭(截水的土堰);堰埭(壅水的土坝)

    (4) 田边用以分界或防止水土流失的土埂 。如:堰上塌了个小壑

    (5) 池塘

    桌椅板凳在田里堰里飘着。——闻一多《荒村》

    (6) 又如:一口堰;满满的一堰水

    动词

    堵 ;挡

    堰,壅水也。——《说文》

    谁家能堰东流水?——唐· 卢照邻《行路难》

    英文翻译

    dam; embankment, dike, bank

    方言集汇

    ◎ 粤语:jin2
    ◎ 客家话:[梅县腔] jan3 [台湾四县腔] jen3 [客英字典] jen3 [海陆丰腔] ren3 [客语拼音字汇] yan1 [东莞腔] jen5 [宝安腔] j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幰元開上聲開口三等qianx/iaanʔĭ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