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阶梯
(1) 台阶和梯子
(2) 比喻进身的凭借或途径
词语解释
台阶,梯子。亦指循台阶、梯子而上。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百丈杳冥以飞跨,九层鬱律以阶梯。” 唐 元稹 《梦上天》诗:“天悠地远身跨风,下无阶梯上无力。”
比喻向上或前进的凭借、途径。
唐 韩愈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法吏多少年,磨淬出角圭,将举汝愆尤,以为己阶梯。”《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大丈夫不能掇巍科,登上第,致身青云,亦当如 班超 、 傅介子 ,立功异域,以博富贵。若但借门第为阶梯,所就岂能远大乎?” 王闿运 《论文体》:“古之名篇,乃自相袭,由近而远,正有阶梯;譬之临书,当须池水尽墨;至其浑化,在自运耳。”
引证解释
⒈ 台阶,梯子。亦指循台阶、梯子而上。
引南朝梁何逊《七召》:“百丈杳冥以飞跨,九层鬱律以阶梯。”
唐元稹《梦上天》诗:“天悠地远身跨风,下无阶梯上无力。”
⒉ 比喻向上或前进的凭借、途径。
引唐韩愈《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法吏多少年,磨淬出角圭,将举汝愆尤,以为己阶梯。”
《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大丈夫不能掇巍科,登上第,致身青云,亦当如班超、傅介子,立功异域,以博富贵。若但借门第为阶梯,所就岂能远大乎?”
王闿运《论文体》:“古之名篇,乃自相袭,由近而远,正有阶梯;譬之临书,当须池水尽墨;至其浑化,在自运耳。”
阶梯的国语词典
层层高起的台阶。
如:「沿著阶梯往上走,你就可以看到一座寺庙。」
阶梯的网络释义
阶梯
近义词
阶梯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皆声。本义:台阶)(2) 同本义
阶,陛也。字亦作堦。——《说文》
御史奏鸡鸣于阶下。——《尚书·大传》
浮堦乘虚。——何晏《景福殿赋》
三揖至于阶。——《荀子·乐论》
苔痕上阶绿。——唐· 刘禹锡《陋室铭》
庭阶寂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匍匐阶下。——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3) 又如:阶廊(台阶和走廊);阶檐(台阶与屋檐);阶陛(宫殿的台阶);阶除(台阶);阶墀(宫殿台阶)
(4) 梯子
捐阶。——《孟子》。注:“梯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楚辞·九章·惜诵》
(5) 又如:阶梯
(6) 官阶,官方的衔头
但以无阶朝廷。——《汉书·匡衡传》
文阶二十八阶,武阶二十一阶。——《新唐书·百官志》
(7) 又如:阶衔(官位;官衔);阶次(官位的等级);阶品(官吏的等级品位);阶封(官阶与封号)
(8) 缘由,途径
夫婚姻,祸福之阶也。——《国语·周语中》
(9) 又如:阶祸(引致祸患,祸患的缘由)
(10) 凭借
汉亡尺土之阶…五载而成帝业。——《汉书·异姓诸侯王表》
(11) 又如:阶缘(凭藉,攀附)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ai1 goi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弟声。本义:便利人上下攀登(尤其建筑物)的用具或设备)
(2) 同本义
梯,木阶也。——《说文》
为云梯之械。——《史记·孟荀传》
闻子为梯。——《墨子·公输》
身登青云梯。——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梯而下之。——《资治通鉴·唐纪》
(3) (梯,名词用如动词,用梯子。)
悬者通梯接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梯冲死土。——清· 邵长衡《青门剩稿》
(4) 又如:楼梯;云梯(攻城或救火时用的长梯);阶梯(台阶和梯子);梯航(梯与船);梯梁(凿梯架桥);梯磴(梯子的梯级);软梯
(5) 形状像梯的分级的东西
梯,阶也。——《广雅》
蹝步陵丹梯。——谢灵运诗
以为乱梯。——《国语·越语》。注:“阶也。”
(6) 又如:梯田;梯桥(设于园圃之中,供游览用的梯形通道)
(7) 姓
动词
(1) 凭,依着
梯,凭也,若梯邪倚著也。——《字汇》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山海经》
(2) 用梯子攀登 。
(3) 如:梯登(缘梯攀登);梯城(缘梯登城)
(4) 攀登
航海梯山各一家。——黄庭坚《和中玉使君晚秋开天宁节道场》
(5) 又如:梯山航海;梯霞(道教谓升天登仙);梯崖;梯陟(登高攀险);梯林(攀登山林);梯附(攀附)
(6) 谋求 。
(7) 如:梯肥(谋取肥缺);梯荣(谋求禄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oi1 [陆丰腔] toi1 [客语拼音字汇] toi1 [客英字典] ti2 [东莞腔] toi1 [海陆丰腔] toi1 ti1 [宝安腔] toi1 [台湾四县腔] toi1 ti1 [沙头角腔] to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梯 | 土雞 | 透 | 齊開 | 平聲 | 齊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tʰiei | the/th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