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沉

yīn chén [ yin chen]
繁体 陰沉
注音 一ㄣ ㄔㄣ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阴沉 yīnchén

(1) 颜色暗淡;色彩不鲜明

阴沉的天空
sullen

词语解释

  1. 亦作“ 阴沉 ”。指天色阴暗,云层厚重。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口号》:“阴沉烟塞合,萧瑟凉海空。” 唐 李咸用 《悲哉行》:“云色阴沉弄秋气,危叶高枝恨深翠。”《明史·五行志一》:“晓刻阴沉,四方浓雾不辨人。” 茅盾 《林家铺子》四:“第二天早上, 林先生 醒来时已经是六点半钟,天色很阴沉。”

  2. 深含不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北史·祖珽传》:“ 赵彦深 心腹阴沉,欲行 伊 霍 事。” 唐 李邕 《鹘赋》:“伊鷙鸟之雄毅,有俊体之超特,意凝缓而无营,体閒整而自得。阴沉其情,惨淡其色,固未足以异於众禽也。”

  3. 阴郁消沉。

    唐 喻凫 《春雨如膏》诗:“惨淡游丝景,阴沉落絮长。”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六:“但他却好像被什么包裹着的一样冷冷淡淡地带着阴沉的味道,把北伐当年的豪气完全消失了。”

  4. 冷漠。

    鲁迅 《野草·过客》:“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八章:“对于 活阎王 的阴沉的接待,和 笑面虎 的虚伪客套, 牛刚 只是勉强地应酬着。”

  5. 喻气氛沉闷或心情沉重。

    巴金 《春》一:“先前大家还是有说有笑的,怎么这一阵子就全阴沉起来了。” 茅盾 《子夜》七:“ 吴荪莆 微笑地回答,脸上的阴沉气色又一扫而光了。”

  6. 阴暗深邃。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阴沉铁 凤闕 ,教练羽林儿。” 仇兆鳌 注:“《汉书》: 建章宫 ,东则 凤闕 ,高二十餘丈。” 宋 林逋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诗:“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秦牧 《花城·沙面晨眺》:“这些围墙森严、木料厚重、巨大而又阴沉的房子里面,不知道进行过多少血腥的活动。”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阴沉”。

⒉ 指天色阴暗,云层厚重。

南朝宋鲍照《还都口号》:“阴沉烟塞合,萧瑟凉海空。”
唐李咸用《悲哉行》:“云色阴沉弄秋气,危叶高枝恨深翠。”
《明史·五行志一》:“晓刻阴沉,四方浓雾不辨人。”
茅盾《林家铺子》四:“第二天早上, 林先生醒来时已经是六点半钟,天色很阴沉。”

⒊ 深含不露。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
《北史·祖珽传》:“赵彦深心腹阴沉,欲行伊霍事。”
唐李邕《鹘赋》:“伊鷙鸟之雄毅,有俊体之超特,意凝缓而无营,体閒整而自得。阴沉其情,惨淡其色,固未足以异於众禽也。”

⒋ 阴郁消沉。

唐喻凫《春雨如膏》诗:“惨淡游丝景,阴沉落絮长。”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六:“但他却好像被什么包裹着的一样冷冷淡淡地带着阴沉的味道,把北伐当年的豪气完全消失了。”

⒌ 冷漠。

鲁迅《野草·过客》:“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
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八章:“对于活阎王的阴沉的接待,和笑面虎的虚伪客套, 牛刚只是勉强地应酬着。”

⒍ 喻气氛沉闷或心情沉重。

巴金《春》一:“先前大家还是有说有笑的,怎么这一阵子就全阴沉起来了。”
茅盾《子夜》七:“吴荪莆微笑地回答,脸上的阴沉气色又一扫而光了。”

⒎ 阴暗深邃。

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阴沉铁凤闕,教练羽林儿。”
仇兆鳌注:“《汉书》:建章宫,东则凤闕,高二十餘丈。”
宋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诗:“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秦牧《花城·沙面晨眺》:“这些围墙森严、木料厚重、巨大而又阴沉的房子里面,不知道进行过多少血腥的活动。”

阴沉的国语词典

天色阴暗沉郁。

如:「天色阴沉欲雨,还是带把伞吧!」

阴沉的网络释义

阴沉

  • 阴沉,形容天阴天色阴沉;因烦恼而脸色阴暗的。
  • 阴沉造句

    天气突然阴沉下来了,可能要有一场暴雨。
    相信吧,那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心永远憧憬着未来,尽管你现在常常是阴沉的。
    天气阴沉,你最好带上伞,有备无患。
    山峦好像在阴沉的雾里翻腾。
    流年暗换,日子,总会在辗转中渐行渐远。天空,时而晴朗,时而阴沉,前行的路上,早己习惯了享受孤独,习惯了与风雨同行,习惯了将悲喜尽数隐藏,只将明媚,赠与时光。
    雷雨来临之前,天空变得很阴沉。
    老师皱着眉头,眼里满是严厉,脸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教室里的气呀压瞬间低了下来。
    黄昏后天色大变,狂风开始肆虐,夕阳早早地躲在了西方,天地开始灰暗阴沉起来,伴随而来的就是刺鼻的粉尘味,弥漫在户外户内,让你无处可藏,只有经受的份,这时候反倒觉得天下公平至极。
    地上的人们迎来的是天色变暗,阴沉压抑。
    他今天的脸色阴沉,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阴沉沉的云层从天边迅速地铺展开来。
    这阴沉的天空与我灰暗的心情十分相称。
    妈妈阴沉着脸,站在床前不说一句话。
    其实,我应该阴沉而自卑。
    蓝蓝的天空变得灰暗阴沉,白白的云朵变得支离破碎,如同面对一幕幕世界末日的影像,我不忍心去看。
    阴沉沉的天空忽然变得晴朗起来了。
    天空阴沉沉的,或许快要下雨了。
    天阴沉沉的,太阳在云层背后若隐若现。
    几年来,军务倥偬,席不暇暖,我总仿佛是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的心也实在阴沉得很!
    哑都哑了再哭也是无声,瞎都瞎了随眼前阴沉,痛都痛了看来也习惯疼。

    汉字详情

    yīn [yin]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BEG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NLB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阜( ),从侌,侌( yīn)亦声。阜,土山,从阜多与地形有关。简化字属会意,表示月夜笼罩山冈,很阴暗。本义: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2) 同本义

    陰,闇也。山之北,水之南也。从阜,从侌。——《说文》

    鸣鹤在阴。——《易·中孚》。按,二在兑泽之中,艮山之下,故称阴。

    壜上张赤挛阴羽。——《周书·王会》

    相其阴阳。——《诗·大雅·公刘》

    阴竹之管。——《周礼·大司乐》

    令剥阴木而水之。——《周礼·柞氏》

    达于汉阴(汉水南岸)。——《列子·汤问》

    洞庭之阴。—— 唐· 李朝威《柳毅传》

    阴谷皆入济。——清· 姚鼐《登泰山记》

    其阴,济水东流。(阴:泰山的北面。)—— 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阴山背后(偏僻冷落的地方);阴木(山北的树木。一说秋冬生长的树木);阴竹(生长于山北的竹子);阴滨(江河的南岸);阴麓(山的北麓);阴坡(北坡)

    (4) 泛指北面

    洞霞飘素练,藓壁画阴窗。——唐· 李质《宿日观东房诗》

    (5) 又如:阴窗(北窗);阴欍(北窗);阴隅(西北方);阴列(最北边的一条山脉)

    (6) 背阳为阴

    阴崖积雪犹含冻,远树浮烟已带春。——《西游记》

    (7) 又如:阴干(放在背阳处吹干);阴崖(背阳的山崖);阴地(背阳地);阴阳瓦陇(瓦房顶的瓦是按一行凸面朝下一行凹面朝上交错铺排的。凸面为阳,凹面为阴。凸凹相间的行列叫瓦陇)

    (8) 生殖器

    那众强人那容分说,赶上前,把寇员外撩阴一脚,踢翻在地。——《西游记》

    (9) 又如:阴刑(割去生殖器的刑罚);阴痿(病名。即阳痿。通常指男性生殖器不能勃起)。又指女性生殖器。如:阴核(生理与解剖学名词。又称阴蒂或阴挺。为哺乳类雌性动物生殖器之一部分)

    (10) 指秋冬季节

    月是夜秋镜,寒为寂寞资。——唐· 元稹《初寒夜寄卢子蒙》

    (11) 又如:阴秋(秋季);阴泉(秋冬之水);阴条(秋冬仍青的树木);阴时(秋冬之时);阴期(秋冬季节)

    (12) 日影;阴影

    堂下之阴。——《吕氏春秋·察今》

    绿杨阴里白沙堤。——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树林阴翳。——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13) 又如:阴暎(树荫);阴蔚(绿树茂盛浓密成荫);阴森(树木浓密成荫);阴林(茂林)

    (14) 雨

    日西则景朝多阴。——《周礼·大司徒》。疏:“即雨也。”

    (15) 又如:阴朗(阴雨和晴朗);阴泄(阴雨);阴官(雨师;水神)

    (16) 水

    阴池幽流,玄泉冽清。——《文选·张衡·东京赋》

    (17) 又如:阴蚪(水中的幼蛙);阴族(水族)

    (18) 旧时迷信指冥间 。如:阴山(指世俗所谓的阴间山名。如鬼魂被打入此处则不得超生);阴灵儿(阴魂。指人死后的灵魂);阴人(亡灵);阴阳两宅(旧指人住的为阳宅,停放灵柩处或墓地为阴宅);阴司(迷信指阴间官府);阴钱(冥钱。民俗以为人死后在阴间所用)

    (19) 月亮

    日为阳,月为阴。——《素问》

    (20) 又如:阴光(月光);阴兔(月亮的别名)

    (21) 妇人

    弼佐王风,克柔阴化。——隋· 江总《为陈六宫谢章》

    (22) 又如:阴教(女子的教化);阴化(女子的教化);阴德(女德);阴帝(指女娲)

    (23) 坟,墓

    琢文阴壤,庶永后希。——宋· 苏舜钦《广陵郡太君志铭》

    (24) 又如:阴壤(墓地);阴宅(坟墓;墓穴);阴户(墓门)

    (25) 指月经

    女子七七四十九,阴绝。——王恽《玉堂嘉话》

    (26) 天空中十分之八以上的部分被中低云量占住叫做阴

    天阴雨湿。——唐· 杜甫《兵车行》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朝晖夕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27) 又如:阴埃(阴雾和尘埃);阴晦(云气掩映日光,天气阴晦);阴凝冰坚(阴气始凝为霜,渐积成冰);阴澹(山色暗淡);阴雨(天阴下雨)

    (28) 云块

    阴犹沉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凌曙注:“ 蔡邕《月令章句》曰:‘阴者,密云也;沉者,云之重也。’”

    (29) 又如:阴霞(云霞)

    (30) 鬼怪

    群山四渎,暮天晴、挥斥阴魔潜伏。——金· 丘处机《无俗念·述怀》

    (31) 又如:阴魅(鬼魅);阴兵(鬼兵;神兵);阴力(鬼神之力);阴魅(魅火;鬼火)

    (3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阳”相对) 。阳的相对名称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系辞上》

    阴阳和而万物得。——《礼记·郊特性》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天论》

    (33) 又如:阴阳不将(阴阳家所称的嫁娶吉日);阴阳官(专司星相、占卜、卜宅、相墓等的职官);阴阳生(阴阳人。指以星相、占卜、相宅、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34) 姓

    形容词

    (1) 凹进去的东西

    院门门额上还留有一块阴纹石匾。——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

    (2) 又如:阴识(古器物上凹入的文字。即阴文。凸出的文字称为阳文);阴纹(凹下的纹理)

    (3) 幽暗;昏暗

    阴径红桃落,秋坛白石生。——唐· 姚合《游昊天玄都观》

    (4) 又如: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混浊的现象);阴煞(幽暗);阴虹(昏暗的彩虹。比喻邪佞);阴翥(翅毛浅黑色的凤);阴堂(幽暗之室;墓室)

    (5) 阴险

    器性阴刻乐祸,残忍寡恩。——《旧唐书·崔器传》

    (6) 又如:阴狙(阴险诡诈);阴刻(阴险刻毒);阴狡(阴险狡猾);阴笑(冷笑;奸笑);阴恶(阴险恶毒)

    (7) 冷,寒冷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8) 又如:阴气(寒气,肃杀之气);阴碛(塞外的沙漠。塞外很冷,故称);阴宫(深宫;阴凉的宫室)

    (9) 阴湿;潮湿

    徽州世出墨工,多佳墨,云以置灰中,则阴润不能坏也。—— 宋· 庄季裕《鸡肋编》

    (10) 又如:阴润(阴湿滋润);阴土(滋润的土壤)

    (11) 偶数

    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 晋· 王嘉《拾遗记》

    (12) 又如:阴干(位于偶数的天干);阴辰(指干支纪日中地支处于偶数的丑、卯、巳、未、酉、亥六日);阴鼎(编列次序为偶数的鼎)

    (13) 雌的 。如:阴霓(雌霓,副虹)

    (14) 隐藏的,不露在外面的

    阴血周作。——《左传·僖公十五年》

    (15) 又如:阴事(隐秘的事情);阴臣(私臣。一指妇人);阴伏(阴私,阴事。指不为人所知的罪恶);阴拱(私下敛下,不再参与。比喻袖手旁观);阴恶(隐秘的不为人知的恶行;阴险狠毒);阴阴(隐隐);阴骘文(旧时专门劝人为善、做好事、积阴德的文章);阴符(喻指军事谋略、部署等机密)

    (16) 负的 。如:阴极

    副词

    (1) 暗中,暗地里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史记·李将军列传》

    阴相与谋。——《汉书·李广苏建传》

    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后汉书·张衡传》

    阴纵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执政阴沮。——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阴煞(损伤);阴哂(暗笑);阴哑(暗哑;嘶哑);阴害(暗害);阴中(暗中陷害)

    英文翻译

    'female' principle; dark; secret

    方言集汇

    ◎ 粤语:jam1

    宋本广韵

    chén [chen]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PM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EBHN
    四角: 371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冘( 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2) 同本义

    沈,没也。——《广雅》

    以狸沈祭山林川泽。——《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诗·小雅·箐箐者莪》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又如:石沉大海;沉溺(沉没水中)

    (4) 埋没 。如:沉沦(埋没);沉压(沉抑;埋没)

    (5) 投水 。如:沉河(投河自尽);沉湘(指屈原沉入湘江支流汨罗江自尽)

    (6) 古代祭川泽曰沉。因向水中投祭品故名 。如:沉祠(古代祭水神之礼仪);沉辜(古代宰牲以祭川)

    (7) 沉迷,沉溺

    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战国策·齐策四》

    细腰沉赵女。—— 杨敬之《客思吟》

    我用沈酗于酒。——《书·微子》。传:“沈,湎也。”

    沈酒冒色。——《书·秦誓上》

    沈而乐者。——扬雄《法言·寡见》

    (8) 又如:沉饮(沉迷于饮酒);沉酣(沉酒而酣适);沉乱(沉迷昏乱)

    (9) 隐伏;隐没 。如:沉伏(隐伏);沉志(谓潜隐志向);沉汉(隐没);沉祟(隐伏的灾祸);沉晦(隐而不露);沉恶(隐伏的罪恶)

    (10) 降落、坠落 。如:沉陨(坠落);沉坠(坠落);沉埃(落下的尘埃)

    (11) 沉沦;沦落 。 如:沉人(沉沦在下的贤人);沉顿(沉沦顿踬)

    (12) 忍住,压制 。如:沉住气;沉下心来

    名词

    (1) 山岭上凹处的积水

    除山川沈斥。——《汉书·刑法志》

    (2) 古水名 。

    (3) 陕西省滪水的别名。

    (4) 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的杨桃溪,为涪江的支流

    (5) 指沉香 。如:沉速(檀香。因檀木质重速沉,故称);沉速香饼儿(用檀香作主要原料的一种盘香)

    形容词

    (1) 深 。如:沉泉(深泉);沉渊(指深渊。比喻险境;犹言没入深渊之中)

    (2) 深沉 。如:沉厚 (深沉而敦厚);沉潜(深沉而不轻浮);沉猜(深沉多疑)

    (3) 份量重,重

    无苗时采,则实而沉。——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4) 又如:一头沉;沉枷(重枷,囚押重犯的大枷)。又指沉重,心思重重的。如:沉困 (沉重,困乏);沉纡(沉重迟缓);沉迟(沉重迟缓);沉悴(忧伤;衰颓;疲萎)

    (5) 病情严重的 。如:沉殆(谓病势沉重,生命危殆);沉病(重病;久病);沉疾(重病)

    (6) 沉着 。如:沉毅有守(沉着刚毅有主见)

    (7) 稳重 。如:沉默默(庄重、静默的样子);沉稳(稳重;安稳)

    (8) 低沉

    暮霭沉沉楚天阔。——宋· 柳永《雨霖铃》

    (9) 如:沉冥(低沉冥寂);沉细(低沉细微);沉声(声调低沉)

    (10) 沉静 。如:沉靖(沉静);沉详(沉静安详)

    (11) 沉闷 。如:沉心(心里不愉快);沉屯(沉闷);沉菀(沉郁,郁结不舒)

    (12) 长久 。如:沉委(谓久病委顿);沉雨(久雨);沉卧(久卧)

    副词

    (1) 程度深 。如:沉研(深入研究);沉究(深入研究)

    (2) 极,十分 。如:沉悲(极度悲伤);沉窘(非常穷困)

    英文翻译

    sink, submerge; addicted to

    方言集汇

    ◎ 粤语:cam4 zam6
    ◎ 客家话:[陆丰腔] chim3 [梅县腔] chim2 [沙头角腔] cin2 cim2 [东莞腔] cim2 [宝安腔] cim2 [客英字典] chim2 [台湾四县腔] tsiim2 dem5 [海陆丰腔] chim2 de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深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ɖʰĭĕmdrim/d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