阱兽

jǐng shòu [ jing shou]
繁体 阱獸
注音 ㄐ一ㄥˇ ㄕㄡˋ

词语释义

掉入陷阱中的野兽。比喻陷入困境之敌。

词语解释

  1. 掉入陷阱中的野兽。比喻陷入困境之敌。

    明 张煌言 《闽南行》:“不数年间杀运回, 汉 人復炽胡人灭;区区阱兽与釜鱼,天戈所指应无敌。”

引证解释

⒈ 掉入陷阱中的野兽。比喻陷入困境之敌。

明张煌言《闽南行》:“不数年间杀运回, 汉人復炽胡人灭;区区阱兽与釜鱼,天戈所指应无敌。”

阱兽的网络释义

阱兽

  • 阱兽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ǐng shòu,是指掉入陷阱中的野兽。比喻陷入困境之敌。
  • 汉字详情

    jǐng [jing]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BFJH
    五行:
    仓颉: NLTT
    四角: 752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井声。本义:陷阱,为捕捉野兽的坑)

    (2) 同本义

    阱,陷也。——《说文》

    使入陷阱。——《汉书·食货志下》。师古曰:“阱,穿地以陷兽也。”

    春令为阱获沟渎之利于民者。——《周礼·雍氏》

    罟获陷阱。——《礼记·中庸》

    猛虎落陷阱。——李白《君马黄》

    (3) 又如:猛虎落阱;阱鄂(捕野兽的陷坑和笼子);阱机(本指捕捉动物的陷阱。喻指陷害别人的计谋)

    (4) 比喻害人的圈套 。如:这是敌人设置的一个阱

    (5) 在地下掘的用来囚拘人的地方 。如:阱房(地牢;牢房);阱室(地牢)

    动词

    设陷阱捕兽

    釜兵阱兽,固不久就毙。——《明清史资料丙编》

    英文翻译

    pitfall, trap, snare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ang3 [梅县腔] z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jiang3 qin4 [宝安腔] ziang3 [客英字典] ziang3 [台湾四县腔] zia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疾郢清開上聲開口三等dzʰĭɛŋziengx/dzienk
    shòu [shou]
    部首: 213
    笔画: 11
    五笔: ULGK
    五行:
    仓颉: CWMR
    四角: 806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象耳,中象头,下象足踩地。兽本是禽兽的总称。古另有“獸”字,指捕捉禽兽的活动。二字通用。本义:禽兽的总称)

    (2) 四足的哺乳动物,多指野兽

    兽,守备者。——《说文》

    四足而毛谓之兽。——《尔雅·释鸟》

    兽毛虫总号。——《释兽释文》。按,兽中可畜养者则曰兽。

    兽,狐狼之属。——《周礼·庭氏》注

    大兽公之。——《周礼·兽人》

    搏兽于敖。——《诗·小雅·车攻》

    猛兽步高岗。——曹操《却东西门行》

    兽同足者而俱行。——《战国策·齐策》

    山有猛兽。——《淮南子·说山训》

    山深而兽往之。——《史记·货殖列传序》

    (3) 又如:兽目(野兽的眼睛);兽工(殷制天子六工之一。即治皮革的工匠);兽人(居心险恶、有如禽兽之人);兽骇(兽类受惊时狂奔乱窜);兽吻(门环上的装饰物;虎口);兽臣(古官名。掌管山泽、田猎之事);兽头大门(豪门显贵、宫殿寺观之正门上的门环,一般用铜制或鎏金的兽头铺首,故称);兽铤(兽疾走)

    (4) 干肉

    实兽于其上,东首。——《仪礼》

    (5) 唐人因避唐高祖李渊祖李虎讳,往往把虎字改作“兽” 。如:兽口(虎口);兽吻(虎口);兽君(虎的别称)

    形容词

    (1) 比喻野蛮、残忍

    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2) 又如:兽心;兽欲;兽行(比喻极端野蛮残忍、丧失人性的行为)

    (3) 兽形的 。如:兽材(雕绘兽形的柱子);兽面(兽形的面具);兽侯(画有兽形的射靶);兽铠(饰有兽首之形的铠甲);兽舰(船体雕饰兽形的战舰);兽炉(兽形的香炉)

    英文翻译

    beast, animal; bestial

    方言集汇

    ◎ 粤语:sau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