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叶林

kuò yè lín [kuo ye lin]

词语释义

阔叶林:由阔叶树种组成的树林,叶子宽阔的树林,相对于针叶林和普通叶子的树林。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以阔叶树为主的森林。如山杨林或桦木林等。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常绿阔叶林是南方森林资源的主体,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改善人类生态环境。
2、种群之间的生态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指标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
3、在阔叶林植被中,阔叶树种花粉百分比约40%,针叶树种花粉百分比低于15%,灌丛和草本花粉百分比小于50%。
4、分析了福建省龙岩市笔架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种类组成、乔木种群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特征。
5、整个新英格兰地区的森林自18世纪以来曾经被伐光过三次以上,如今覆盖着大片生长旺盛的阔叶林和针叶林。
6、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
7、随着海拔的升高,阔叶林变成针叶林,再往上,冰雪和岩石逐渐成了山巅的主角。
8、有机体的栖息地是它所处的物理环境,比如,温带阔叶林。每一个栖息地提供许多生态位。
9、群落的生活型、叶的特征显示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
10、当她在纽约市亨特大学附属高中(HunterCollegeHighSchool)上学时时,她决定开始一次对长岛的阔叶林带所有鸣禽的普查。
11、青冈林是我国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最主要的类型之一。
12、结果表明,在4种林地中,表层土壤砂粒含量以马尾松林地为最高,天然常绿阔叶林地最低;
13、阔叶林分通过株数递减和蓄积量递增而演变,这种演变过程和转移概率的特征是一致的。
14、结果表明:研究区的优势景观为阔叶林景观,又有多种景观类型分散在其内,构成分散的斑块景观结构类型;
15、本文以滇西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气降雨对该森林生态系统养分输入和输出的影响。
16、冷杉林(暗针叶林)、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是寒温带、热带和亚热带的气候顶极群落。
17、对孔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中312种种子植物的开花、结果的物候情况进行了研究,每半月调查1次,持续观察13个月。
18、同时探讨了应用标准收获表配合未来林分疏密度预估模型,对天然阔叶林小班蓄积量进行动态更新的方法。
19、应用对数模型对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的物种多度进行预测与检验。
20、各层种子密度在演替初期和针阔叶混交林阶段由上而下递减,在常绿阔叶林阶段由上而下递增。
21、系统地论述了林分蓄积量调查的线截抽样原理和方法、并在针叶林和阔叶林中进行了验证。
22、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日本冲绳岛北部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林分结构,树种组成以及土壤特性等进行了调查分析。
23、在我国南方,天然次生阔叶林转变为杉木人工林是一种常见的管理措施。
24、由麻栎立木结构表明该群落处于旺盛生长期;在演替过程中能够保持落叶阔叶林的稳定结构。
25、中国南部的天然常绿阔叶林中,不同的初始条件下研究了栲树叶的重量损失和养分释放。
26、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对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的区系组成进行了分析。
27、结果表明:帽儿山实验林场的森林景观以软阔叶林为主,以其很强的萌蘖能力在各景观中占绝对优势;
28、大片的阔叶林和灌木丛生的山坡主宰着这里的山地生态系统。
29、群落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68.42%),与其它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相似。
30、在中国植被分区上,山西恒山是温带草原地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的交错区。

阔叶林造句

常绿阔叶林是南方森林资源的主体,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改善人类生态环境。
种群之间的生态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指标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
分析了福建省龙岩市笔架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种类组成、乔木种群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特征。
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
随着海拔的升高,阔叶林变成针叶林,再往上,冰雪和岩石逐渐成了山巅的主角。
有机体的栖息地是它所处的物理环境,比如,温带阔叶林。每一个栖息地提供许多生态位。
群落的生活型、叶的特征显示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
青冈林是我国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最主要的类型之一。
阔叶林分通过株数递减和蓄积量递增而演变,这种演变过程和转移概率的特征是一致的。
结果表明:研究区的优势景观为阔叶林景观,又有多种景观类型分散在其内,构成分散的斑块景观结构类型;
本文以滇西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气降雨对该森林生态系统养分输入和输出的影响。
冷杉林(暗针叶林)、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是寒温带、热带和亚热带的气候顶极群落。
同时探讨了应用标准收获表配合未来林分疏密度预估模型,对天然阔叶林小班蓄积量进行动态更新的方法。
应用对数模型对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的物种多度进行预测与检验。
各层种子密度在演替初期和针阔叶混交林阶段由上而下递减,在常绿阔叶林阶段由上而下递增。
系统地论述了林分蓄积量调查的线截抽样原理和方法、并在针叶林和阔叶林中进行了验证。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日本冲绳岛北部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林分结构,树种组成以及土壤特性等进行了调查分析。
在我国南方,天然次生阔叶林转变为杉木人工林是一种常见的管理措施。
由麻栎立木结构表明该群落处于旺盛生长期;在演替过程中能够保持落叶阔叶林的稳定结构。
中国南部的天然常绿阔叶林中,不同的初始条件下研究了栲树叶的重量损失和养分释放。

汉字详情

kuò [kuo]
部首: 321
笔画: 12
五笔: UIT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SEHR
四角: 3716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门,活声。本义:阔大,很开阔)

(2) 同本义

阔,疏也。——《说文》

阔,稀也。——《汉书·沟洫志》集注

阔,远也。——《尔雅》

缓步阔视。——《列子·黄帝》

于嗟阔兮。——《诗·邶风·击鼓》

阔大渊深,不可测也。——《吕氏春秋·论人》

湖阔数十里。——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

广厦阔屋。——《淮南子·齐俗训》

暮霭沈沈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3) 又如:阔绝(隔绝,差别很大);阔略(疏略;粗疏);阔落(宽疏,不细密);阔寥(稀少);阔疏(粗疏);阔希(稀疏)

(4) 宽横的距离大

有江千里阔。——白居易《寄微之》

(5) 又如:阔狭(广狭,宽窄);阔叶树;阔达(旷达不拘小节);阔涧(较宽的山间小溪);阔朗(宽阔明亮);阔颡(宽阔的额部);阔臆(宽阔的胸部)

(6) 迂阔,不切实际

王道迂阔而莫为。——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

(7) 又如:阔论( 不切实际的大话);阔迂(拘泥而不切实际)

(8) 侈大,荣显,富有

何阴阳之难测,伟二仪之奓阔。——《晋书·成公绥传》

(9) 又如:阔老;阔天阔地(指大手大脚,大肆挥霍);阔客(有钱客);阔拓(阔绰);阔少爷(有钱人家的子弟);阔人家(富家)

(10) 久不相见

阔别稍久,眷与时长。——王羲之《问慰诸帖》

(11) 又如:阔悰(阔别的心情);阔怀(阔别的情怀);阔踪(阔别后的行止情况);阔情(久别之情)

(12) 胸襟开阔,才思敏捷

武为人嗜酒,阔达敢言。——《后汉书·马武传》

(13) 又如:阔达(豁达。气量大,性格开朗)

动词

(1) 离别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诗·邶风·击鼓》

(2) 放宽,宽缓

阔其租赋。——《汉书·王莽传下》

驰网阔禁。——《三国志·明帝纪》注

英文翻译

broad, ample, wide; be apart

方言集汇

◎ 粤语:fut3

宋本广韵

yè,xié [ye,xie]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KFH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RJ
四角: 64000

详细解释

xié

动词

(1) 和洽。同“协”

犀牛一角叶箜篌。——《老残游记》

逢吉与 李程同执政,不叶。——《新唐书》

(2) 又如:叶律(叶韵;韵律);叶韵(协韵;押韵);叶中(犹适中);叶吉(和协吉祥);叶和(和睦;和合;和谐;亦作应和);叶契(协和,配合);叶泰(协和安泰)

(3) 协助;帮助 。如:叶佐(辅佐,配合);叶齐(协力一致);叶赞(协同翊赞)

(4) 合,共同

股肱叶谋,爪牙宣力。——《旧五代史》

(5) 又如:叶力(协力;合力);叶心(同心);叶谋(合谋;共谋)

(6)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艸,枽( )声。植物的叶子。“叶”,同“协”,会意字,从十从口。本是两个字。本义:草木之叶)

(2) 同本义

叶,草木之叶也。——《说》

其叶为胡蝶。——《列子·天瑞》。注:“散也。”

枝叶未有害。——《诗·大雅·荡》

(3) 又如:叶尖(植物学名词。叶片的尖端部位);叶序(植物学名词,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叶芽(植物学名词。与花芽相对。发育后成为茎、枝及叶的芽);叶基(植物学名词。叶片的下端靠近叶柄的部分)

(4) 比喻轻小、轻飘像叶子的东西

万里风波一叶舟。——李商隐《无题》

(5) 又如:百叶窗;一叶扁舟;肺叶

(6) 历史时期的分段 。如:唐朝末叶;20世纪中叶

(7) 世,代

勋载二叶。——汉《太尉刘宽碑》

继德前叶,清和挺懿。——汉《豫州从事孔褒碑》

李势在 蜀既久,承藉累叶。——《世说新语》

(8) 又如:叶语(世代相传说)

(9) 量词。轻薄物体的计量单位。如:叶叶(片片)

(10) 姓

(11) 另见 xié

英文翻译

to harmonize, to rhyme; to unite; (borrowed for) leaf

方言集汇

◎ 粤语:hip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ap8 [梅县腔] jap8 [台湾四县腔] jap8 [陆丰腔] jap8 [沙头角腔] jap8 [客英字典] jap8 [东莞腔] jap8 [客语拼音字汇] yab6 [宝安腔] jap8
◎ 潮州话:hiab8 [澄海]hiag8 ,hiêh8/hio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頰入聲開口四等ghep/hepɣiep
lín [lin]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S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D
四角: 449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2) 同本义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 陶潜《桃花源记》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3)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林中树木交错,形容众多)

(4) 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

富贵还乡国,光辉满旧林。——张说《和魏仆射还乡》

(5) 又如:林木(指山林田野退隐之处);林下人(退隐之人。林,指退隐之地);林丘(指隐居的地方)

(6) 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林府(事物众多之处);林薮(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8) 郊外,野外 。如:林坰(郊野。野外称林,林外称垌)

(9) 林业 。如: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

(10) 姓

形容词

(1) 众多的样子

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白虎通》

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贞符》

(2) 又如:林戈(如林之多。极言其多);林立(如同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着,形容数量很多)

英文翻译

forest, grov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lam4
◎ 客家话:[东莞腔] lim2 [台湾四县腔] lim2 [梅县腔] lim2 [宝安腔] lim2 [客英字典] lim2 [沙头角腔] lim2 [客语拼音字汇] lim2 [陆丰腔] lim3 [海陆丰腔] lim2
◎ 潮州话:lim5(lîm) [澄海]ning5(nî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尋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lĭĕm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