阃政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妻子掌管的家政。
唐 杨绾 《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聿脩閫政,以懋嬪则。”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妒妇不绝嗣》:“近日 李九我 少宗伯,亦垂老无子,而閫政过峻。在南中时,赖吾乡 丁敬宇 中丞苦口传语,始容买妾,今已抱雏久矣。”
引证解释
⒈ 妻子掌管的家政。
引唐杨绾《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聿脩閫政,以懋嬪则。”
明沉德符《敝帚轩剩语·妒妇不绝嗣》:“近日李九我少宗伯,亦垂老无子,而閫政过峻。在南中时,赖吾乡丁敬宇中丞苦口传语,始容买妾,今已抱雏久矣。”
阃政的网络释义
阃政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门,困声。本义:门槛)
(2) 同本义
阃以内者寡人制之。——《史记·冯唐传》
无阃外之非仪也。——《孔子家语·本命》
(3) 特指城门的门槛
送迎不越阃。——李延寿《南史》
(4) 又如:阃阈(门限;门槛);阃奥(门户。引申为要塞)
(5) 指郭门
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6) 又如:阃外(本指城郭之外,引申为担任要职的人);阃外之寄(战地指挥调度);阃外将军(在都城以外领兵作战的将军)
(7) 借指领兵在外的将帅或外任的大臣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8) 又如:阃望(将帅的威望);阃幄(将帅的帐幕);阃幕(将帅的府署);阃帅(地方上的军事长官)
(9) 妇女居住的地方,闺门,指妇女的居处
内言不出于阃。——《礼记》
(10) 又如:阃令(阃:闺门。妻子的命令);阃闱(妇女所居的内室。即壸闱)
(11) 妻室;女人
昔阃能臻是,今阃或过之。——《镜花缘》
(12) 又如:阃范(女子的风范;妇德);阃德(妇德。阃指妇人居住的内室,故称妇德为阃德);阃仪(妇女的容止);阃政(妻子主持的家政)
(13)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
)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2) 同本义
政,正也。——《说文》
政者,有所改更匡正。——《论语·有政》马注
必从上之政下。——《墨子·天志上》
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清· 秋瑾《致琴文书》
(3) 又如:正己
(4) 主持政事
盖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威德更兴,文武迭用。——《后汉书》
(5) 又如:政本(为政的根本);政主(执政者);政官(掌管军政的官员);政术(施政的方法);政要(施政要领);政理(为政之道);政路(为政的途径)
名词
(1) 政治;政事
其政不获。——《诗·大雅·皇矣》。释文:“政,政教也。”
使帅其属而掌邦政。——《周礼·夏官》
荆国之为政。——《吕氏春秋·察今》
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元政紊弛。——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言时政者。——清· 张廷玉《明史》
沽名乱政。
(2) 又如:政化(政治和教化);政地(处理政事的地方);政争(政治斗争);政役(政事役使);政拙(拙于政事);政制(政治制度);政俗(政治与风俗)
(3)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 。如:民政;邮政;财政
(4) 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 。如:家政;校政
(5) 政策;法令
先王之政。——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袁有守多惠政。——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6) 又如:政刑(政令和刑罚);政典(政策和制度);政条(政令);政道(施政的方略)
(7) 官长;主事者
政诸侯。——《墨子·非命上》
以为大政。——《左传·昭公十五年》
周公作立政。——《书·立政》
(8) 又如:学政;盐政
(9) 旧说做官一任为一政 。如:历官七政
(10) 政权
州吁果杀其君而夺之政。——《韩非子·内储说下》
(11) 策略 其次伐兵,下政攻城。——《孙子》
(12) 朝廷;政府机关
在其政府,与韩琦同心辅政。—— 脱脱《宋史》
(13)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in5 [东莞腔] zin5 [客语拼音字汇] zin4 [陆丰腔] zhin5 [梅县腔] zhin5 [宝安腔] zin5 [沙头角腔] zin5 [海陆丰腔] zhin5 [台湾四县腔] tsii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政 | 之盛 | 章 | 清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tɕĭɛŋ | cjengh/tjen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