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籍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 金闺籍 ”的省称。记载朝廷诸官姓名的簿籍。
唐 李商隐 《为濮阳公陈情表》:“纔通闺籍,又处藩条。” 宋 徐铉 《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已驾安车归故里,尚通闺籍在龙楼。”《宋史·选举志五》:“先是,任子得摄太祝奉礼,未几,即补正员。帝谓:‘膏粱之子,不十年坐致闺籍。’”参见“ 金闺籍 ”。
引证解释
⒈ “金闺籍”的省称。记载朝廷诸官姓名的簿籍。参见“金闺籍”。
引唐李商隐《为濮阳公陈情表》:“纔通闺籍,又处藩条。”
宋徐铉《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已驾安车归故里,尚通闺籍在龙楼。”
《宋史·选举志五》:“先是,任子得摄太祝奉礼,未几,即补正员。帝谓:‘膏粱之子,不十年坐致闺籍。’”
闺籍的网络释义
闺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门,圭声。“圭”亦具有表意作用。本义:上圆下方的小门;小门)
(2) 同本义
闺,特立之户也。上圆下方,有似圭。——《说文》
俯而出城门,以为小之闺也。——《荀子·解蔽》
筚门闺窦之人。——《左传·襄公十年》
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 君(指 孟尝君)召而反之。——《战国策·齐策》
(3) 又如:闺窦(穿墙小门);闺閤(宫中小门,内宫深处);闺牖(宫内的门窗);闺壸(内宫)
(4) 内室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归有光《项脊轩志》
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汉· 枚乘《七发》
(5) 又如:闺门(内室的门。有时也称家门);闺闱(内室);闺閤(内室小门);闺禁(宫中后妃居住处)
(6) 特指女子居住的内室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知。—— 白居易《长恨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 陈陶《陇西行》
(7) 又如:闺閤(女子的卧房。卧房,内室。也作闺阁);闺阃(妇女所居的内室);闺阈(女子居处的内室。即闺房);闺声(来自闺房的笑声)
(8) 借指妇女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唐· 刘言史《七夕歌》
(9) 又如:春闺;闺阃所无(比喻女子中少有的人才);闺人(妇女);闺妮(方言。指女儿);闺艳(美丽的少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耤(
)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2) 同本义
籍,簿书也。——《说文》
乃以九畿之籍。——《周礼·大司马》
掌邦国宾客之体籍。——《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
非礼也勿籍。——《左传·成公二年》
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
宫观之籍。——明· 顾炎武《复庵记》
(3) 又如:籍口(户口);籍戎(编入军籍);籍地(官宦门第);削籍(官吏被革职,在官籍中除名);除籍(于簿籍中除名)
(4) 泛指书,成册的著作
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孟子·万章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梦溪笔谈·活板》
由是文籍生焉。——萧统《文选序》
(5) 又如:籍图(文籍图书);书籍;古籍;经籍;典籍
(6) 代表个人的身份;代表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街问紫芝。——李商隐《重过圣女祠》
(7) 又如:军籍;党籍;外籍;客籍;团籍;队籍
(8) 籍贯
顷小儿回籍应举。——张居正《答应天巡抚宋阳山书》
(9) 又如:回籍;原籍
(10) 征籍。中国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
实亩实籍。——《诗·大雅·韩奕》
(11) 又如:籍税(征收租税);籍赋(赋税);籍敛(征收田税);籍求(敛取);籍取(敛取;征收);籍兵(征集兵士)
(12) 门籍,一种写有当事人姓名的小牌子
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汉书·魏相传》
(13) 又
汉代有事需要出入宫门者,皆有门籍悬于宫门,以备案验
动词
(1) 登记
籍吏民。(籍,登记。登记官吏、人民,就是造花名册、户籍册等。)——《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籍名(登记籍贯名字);籍没(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籍夫(登记征用民夫);籍田(藉田。古代天子亲耕之田。以所获祭祀宗庙,并寓劝农之意)
(3) 没收入官 。如:籍配(籍没和充军);籍略(籍没和强取);籍死(犯罪被籍没致死);籍产(没收罪犯所有的财产)
(4) 假借。通“借” 。如:籍甚(有所凭藉而更强大);籍在(依赖,慰藉)
形容词
杂乱 。如:狼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t8 [客语拼音字汇] qid6 xid6 [海陆丰腔] sit8 cit8 [客英字典] sit8 cit8 [陆丰腔] sit7 [宝安腔] cit8 [台湾四县腔] sit8 cit8 [梅县腔] sit8 [东莞腔] cit8
◎ 潮州话:zia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籍 | 秦昔 | 從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dzʰĭɛk | ziek/dzi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