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帘

mén lián [men lian]
繁体 門簾
注音 ㄇㄣˊ ㄌ一ㄢ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门帘 ménlián

(1) 门口挂的帘子,用来通风、挡蚊虫等

door curtain

词语解释

  1. 见“ 门帘 ”。

  2. 亦作“ 门帘 ”。门上挂的帘子。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晏 方秉权,尝造 廙 宅,延 晏 至室,见其门帘甚弊。”《宋史·与服志一》:“凤輦,赤质,顶轮下有二柱,緋罗轮衣,络带、门帘皆绣云凤。”《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刘璞 掀开门帘,跨进房来。” 郑振铎 《海燕·大佛寺》:“刚要揭开那白色嵌花的门帘时,一个穿黄色的和尚来阻止了。”

引证解释

⒈ 见“门帘”。亦作“门帘”。门上挂的帘子。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晏方秉权,尝造廙宅,延晏至室,见其门帘甚弊。”
《宋史·与服志一》:“凤輦,赤质,顶轮下有二柱,緋罗轮衣,络带、门帘皆绣云凤。”
《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刘璞掀开门帘,跨进房来。”
郑振铎《海燕·大佛寺》:“刚要揭开那白色嵌花的门帘时,一个穿黄色的和尚来阻止了。”

门帘的国语词典

门上挂的帘子,称为「门帘」。

门帘的网络释义

门帘

  • 门帘,指门口挂的帘子,用来通风、挡蚊虫等。门帘的样式有很多种,主要是网状为主,还有橡胶的,布帘等。
  • 门帘造句

    自厚重油腻的棉布门帘,传出阵阵叱喝声,闹酒声。
    唐大鹏悄悄推开门进了屋,走过丫环月婵住的外间,轻轻掀开门帘,看见月婵坐在一根矮凳子上,脱了上衣,正在清洗奶房。
    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之内,你只教把炉子一生,电灯一点,棉门帘一挂上,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像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
    第四类用作蓝印花布的雕花蜡版,花布可以用来缝衣服、被罩、门帘或窗帘、包裹、围巾、披肩等等。
    就在客人陆续上座时,一撩门帘进来三个人,前面两个举着手枪,张爷走上前说话,被前面的一个拿枪制止住了,张爷知道这阵势一定是侦缉队。
    进了浴室大门,掀开厚重的门帘,父亲买上一毛七的竹制澡筹子两个,我跟他到里面排队,等里头洗好的人出来,穿白褂子的服务生就领着我们到空位子前。
    门帘一闪,盛装的东哥,蒙着面纱,衣裙鲜华,满头珠翠,既有游牧民族的特色,又带了大明女子的娇媚,那吉赛笑的嘴巴都合不上,垂涎三尺。
    一股冷飕飕的东北风,挟持着满天飞舞的雪花,忽地扑进屋来,寒风吹动着挂在里间屋门上的门帘,门帘扇动着豆粒大的灯舌。
    叶小天匆匆赶到西屋,撩开门帘儿一看,就见他爹叶老汉正举着一个笤帚疙瘩没头没脸地打着他哥叶小安。
    家家户户紧闭房门、装上纱网门帘,从早到晚点着蚊香,就是这样呆在房子里的孩子还是被咬的大包小包,蚊子多到甚至逼得当地的猪撞墙自杀。
    他有些爽然若失,透过门帘的掀口,望了望天空,沉沉夜空,精月皎白,这里的月是和家乡不同的。
    冬天,各大商场门口都装有软门帘,扒手往往就利用您伸手撩门帘这一瞬间,从后面伸手掏您的外衣口袋或挎包。
    一路上重门叠户,拐得几个弯,过得几个门帘,他已分不清楚方向,只是随便乱走。
    从西方的风卷收门帘;我缩少,尽管薄的一朵金色的花。
    宝堰镇上那间泛着油黑的澡堂,进门是块大门帘,掀开门帘里面才是双推门,门边就是一个卖筹子的,一个胖胖的男子坐在里面,很有威严的样子。
    高挂起马车门帘,秦毅搂着小幺娘,把驾驶员秦壮挤在一边坐在车辕后。
    苗乡人多自雕花胚,印染帐檐或门帘,适用美观。
    安尼克斯特拉开门帘,希尔玛恰巧刚醒过来。
    掀开门帘,交钱后换个筹子,进到浴室,脱了衣服,找双木屐子踢踢踏踏走到浴池。
    洁白飞雪飘着笑容恬淡,快门按下记录旧貌新颜;灯光闪烁挑开梦想的门帘。亲爱的,平安夜,凝望相依相伴,只想平平安安,牵手永远。

    汉字详情

    mén [men]
    部首: 321
    笔画: 3
    五笔: UYH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LIS
    四角: 370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門,闻也。从二户相对,象形。按,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宅区域曰门。

    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白虎通》

    门常闭。——《墨子·号令》

    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辞》

    (3) 又如:门阑(门帘;门框);门钉(大门上的圆头装饰物);门楔(门榄两端靠门框竖立的短木);门吊儿(门上的搭钩);门坎(门槛)

    (4) 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门,人所出入也。——《玉篇》

    王城十二门。——《周礼·司门》注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洞门甚隘。——《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君竟日不出门。(竟:终)——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门籍(古时写有朝臣姓名年纪等,凭以出入宫门的门证);门不停宾(宾来即见,不须等候。言主人能礼贤下士);门状(家有丧事,将死者生卒年月及殡葬日期,书写于素纸之上,贴在门首,俗称为门状)

    (6) 稽查、征税的关卡 。如:门征(边境关卡征的税,即关税)

    (7) 门前,门口

    掌扫门庭。——《周礼·天官》

    (8) 又如:门墉(门口墙边);门台(门口的台阶);门堂(门侧的堂室。也指家);门戟(门前所列之戟);门塾(闾门两侧的厅堂。古代乡里多于此设立家塾以教化民众)

    (9) 水路、陆路必经的出入口 。如:玉门、雁门、虎门、江门等

    (10)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灶门老婢。——欧阳修《与尹师鲁书》

    (11) 又如:门旗(在阵前对称竖立的两面大旗,即指阵门);电门;阀门;闸门

    (12) 门径;诀窍

    事君而不二兮,迷不知宠之门。——《楚辞·九章》

    (13) 又如:窍门(能解决困难问题的好方法);这件事有门了

    (14) 家;家族

    汝勿妄语,灭吾门也。——《三国志·先主传》

    至蔺相如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可怜光采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15) 又如:门闾(指家门);门中(指家族中;称族中已亡者);门功(祖先世代的功劳);门地(家世地位。即门第);门庇(先人的庇荫);门法(家法)

    (16) 学术思想或宗教的派别

    孔门之徒。——《论衡·问孔》

    (17) 又如:佛门;教门;门徒

    (18) 类别 。如:分门别类

    (19) 动物界的通常最基本部分之一 。如: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

    (20) 传统指跟师傅有关的人 。如:门僧(门下僧人);门下人(门客);门生故吏(学生和老部下);门人(弟子,门生)

    (21) 指旧社会封建迷信组织的帮派 。如:清门;洪门;会道门

    动词

    (1) 守门

    宋师败绩,公伤股, 门官歼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 如:门敬(送给看门人的财物);门皂(旧时衙门口值守的差役);门公(守门的老头);宅门(深宅大院的大门);门正(掌管城门关闭及出入的人);门吏(守门的小官员)

    (3) 攻门

    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左传·襄公十年》

    量词

    (1) 用于炮。如:一门炮

    (2) 用于功课、技术等。如:三门功课;两门技术

    英文翻译

    gate, door, entrance, ope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un4

    宋本广韵

    lián [lian]
    部首: 318
    笔画: 8
    五笔: PWMH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JCLB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旧时酒家、茶馆作店招的旗帜,用布做成

    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唐· 郑谷《旅寓洛南村舍》

    名词

    (1) (形声。从竹,廉声。本义:门帘)

    (2) 帘子,遮蔽门窗的用具

    簾,堂簾也。——《说文》

    簾,户蔽也。——《声类》。

    严持箧书,置饰室簾南。——《汉书》

    草色入簾青。——唐· 刘禹錫《陋室銘》

    入其舍,则密室垂簾。——《聊斋志异·促織》

    (3) 又如:簾帷(遮蔽門窗的簾子、布幕);簾籠(窗簾和窗牖);簾旌(簾端所綴之布帛);簾政(皇太後垂簾聽政,故名);簾庑(指堂前廊檐垂簾之處)

    (4) 同“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也用于嫁女时嫁妆的總稱

    箱簾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文翻译

    flag-sign of a tavern

    方言集汇

    ◎ 粤语:lim4
    ◎ 潮州话:niam5(niâm) [潮州、饶平]liam5(liâm) [澄海]niang5(ni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九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