锢束

gù shù [ gu shu]
繁体 錮束
注音 ㄍㄨˋ ㄕㄨˋ

词语释义

1.捆绑。

词语解释

  1. 捆绑。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胶黐取虎》:“数转之后,胶秆丛身,牢不可脱,至於尾足头目,矇暗无视,体间如被錮束。”

引证解释

⒈ 捆绑。

宋何薳《春渚纪闻·胶黐取虎》:“数转之后,胶秆丛身,牢不可脱,至於尾足头目,矇暗无视,体间如被錮束。”

锢束的网络释义

锢束

  • 锢束是汉语词汇,读音是gù shù,意思是捆绑。
  • 汉字详情

    [gu]
    部首: 506
    笔画: 13
    五笔: QLDG
    五行:
    仓颉: OPWJR
    四角: 86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金,固声。本义:用熔化的金属堵塞空隙)

    (2) 同本义

    锢,铸塞也。——《说文》。徐锴曰:“铸铜铁以塞隙也。”

    釭锏键钻冶锢鐈。——《急就篇》

    冶铜锢其内。——《汉书·贾山传》

    (3) 又如:锢露(亦作锢路。用熔化的金属堵塞金属物品的漏洞);锢南山(用铜铁熔液堵塞的南山。比喻胸中郁结不消的块垒)

    (4) 禁闭;禁锢

    (巫臣)遂奔 晋,…… 子反请以重币锢之。——《左传·成公二年》

    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为了忘却的记念》

    锢诏狱,昼夜搒讯。——《明史·海瑞传》

    (5) 又如:锢党(遭禁锢的朋党成员);锢钥(禁锢锁闭)

    (6) 束缚;闭塞 。如:锢身(以枷锁加于人身);锢送(加以枷锁押送)

    (7) 垄断,包揽 。如:锢房(专房。指集宠爱于一身)

    (8) 禁止参加政治活动或出任官职 。如:锢籍(贬为庶人,居留原籍)

    (9) 封闭;关闭 。如:锢闭(关闭;禁闭)

    形容词

    (1) 疾病经久不治的。通“痼”

    失今不治,必为锢疾。——《汉书·贾谊传》。师古曰:“锢疾,坚久之疾。”

    (2) 又如:锢病(经久难治的疾病)

    (3) 通“固”。坚固 。如:锢定(牢固确定)

    (4) 通“固”。顽固 。如:锢陋(难于更改的陋规);锢见(成见)

    英文翻译

    run metal into cracks; confine

    方言集汇

    ◎ 粤语:gu3

    宋本广韵

    shù [shu]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GKI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L
    四角: 509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囗( 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2) 同本义

    束,缚也。——《说文》

    束帛戋戋。——《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

    束帛俪皮。——《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

    贿荀偃束锦。——《左传·襄公十九年》

    入束矢于朝。——《周礼·大司寇》

    自行束脩以上。——《论语》

    墙有茨,不可束也。——《诗·鄘风·墙有茨》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束刃(捆扎兵器);束刍(捆成一束的干草);束戈卷甲(捆起兵器甲胄。谓缴械投降);束手(捆绑双手);束火,束炬(扎火把);束手束脚(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束竹(捆成束的竹子);束杖(捆起来的刑具);束载(捆物装车)

    (4) 约束;限制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荀子·劝学》

    空名束壮士。——李白《留别广陵诸公》

    (5) 又如:检束(检点约束);束累(约束牵累);束躬(约束自己,检点);束约(管束;控制);束持(约束持重);束制(约束克制)

    (6) 收拾;整理

    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三国志》注

    (7) 又如:束甲(卷起盔甲,轻装急进。表示要决一死战);束箧(收拾行装);束兵秣马(整顿军队,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束囊(收拾行装);束担(收拾行李)

    (8) 搁置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9) ∶姓

    量词

    (1) 把,小捆

    生刍(草)一束。——《诗·小雅·白驹》

    (2) 又如:一束花

    英文翻译

    bind, control, restrain; bale

    方言集汇

    ◎ 粤语:cu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uk7 sok7 cuk7 [梅县腔] chuk7 [海陆丰腔] suk7 sok7 chuk7 [客英字典] chuk7 suk7 [陆丰腔] zo3 [东莞腔] cuk7 [沙头角腔] cuk7 [客语拼音字汇] cug5 sug5 [宝安腔] c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書玉入聲開口三等ɕĭwoksjyuk/sjv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