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势

ruì shì [ rui shi]
繁体 銳勢

词语释义

1.精锐的势力。

词语解释

  1. 精锐的势力。

    《中国歌谣资料·三点革命诗》:“养成鋭势復仇日,誓灭 清 朝一扫空。”

引证解释

精锐的势力。

《中国歌谣资料·三点革命诗》:“养成鋭势復仇日,誓灭清朝一扫空。”

锐势的网络释义

锐势

  • ruì shì ㄖㄨㄟˋ ㄕㄧˋ
  • 锐势(锐势)
  • 精锐的势力。《中国歌谣资料·三点革命诗》:“养成锐势复仇日,誓灭 清 朝一扫空。”
  • 锐势造句

    作战行动的快速性,是实现作战行动的持续性、始终保持进攻锐势的需要。
    今晚的月光似乎格外银白,灿灿的带着穿云破雾的尖锐势头,一下下直逼这无垠沙漠、绵亘的大地。
    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以空间换时间,挫伤了敌军战略进攻的锐势。
    熊欣欣谁说成龙动作是杂耍?锐势力。

    汉字详情

    ruì [rui]
    部首: 506
    笔画: 12
    五笔: QUK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CRU
    四角: 887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兑声。本义:芒)

    (2) 同本义

    锐,芒也。——《说文》。段玉裁注:“芒者,草耑也。”

    (3) 精锐的军队或士卒

    赵王出轻锐以寇其后, 秦数不利。——《战国策》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资治通鉴》

    (4) 锐气,勇往直前的气势

    武夫奋略,战士讲锐。——蔡邕《释诲》

    (5) 力量,劲 。如:养精蓄锐

    (6) 锐利的兵器

    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史记》

    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7) 姓

    形容词

    (1) 锋利

    锐,利也。——《广雅》

    锐喙决吻。——《周礼·考工记》

    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荀子·赋》

    柔而不刚,锐而不挫。——《淮南子·时则训》

    (2) 又如:锐兵(犀利的兵器);锐锋(利刃);锐居(锐利,锋利);锐喙(尖利的嘴巴)

    (3) 精明 。如:锐密(敏锐而周密);锐达(敏锐而通达)

    (4) 精锐

    秦特出锐师取地而 韩随之。——《韩非子·存韩》

    (5) 又如:锐旅(精锐部队);锐士(精锐的兵士);锐卒(精锐的士卒);锐师(精锐的军队);锐器(精良锐利的兵器);锐骑(精锐勇猛的骑兵)

    (6) 物体下大上小 。如:锐头(尖脑袋);锐标(尖端,尖顶);锐上(尖形的额头);锐顶(头额隆起。比喻才华出众)

    (7) 勇猛;急速

    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

    (8) 又如:锐悍(勇猛强悍);锐将(勇猛善战的将领);锐景(迅疾的身影);锐进(迅速进军);锐很(猛烈而倔强);锐果(快速而果敢)

    (9) 急切

    夫进取之情锐,而安民之誉迟,是故侵百姓以利己者,在位所不惮。——陆机《五等诸侯论》

    (10) 坚定,坚决

    是时,上方征讨四夷,锐志武功,不暇留意礼文之事。——《汉书·礼乐志》

    (11) 又如:锐意;锐志

    英文翻译

    sharp, keen, acute, pointed

    方言集汇

    ◎ 粤语:jeoi6

    宋本广韵

    shì [shi]
    部首: 217
    笔画: 8
    五笔: RVY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IKS
    四角: 55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力,埶( )声。本义:权力;权势)

    (2) 同本义

    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史记·货殖列传序》

    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明史·海瑞传》

    (3) 又如:势家(有权势的豪家大族);失势(失去权势);权势(权柄和势力);势子(趋炎附势的人);势利(权势和利益);势任(掌握权势的重要职位);势利场(争权夺利的地方)

    (4) 力量;威力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5) 又如:声势(声威和气势);势耀(势力威望);势倾人主(威风势力压倒了皇帝);势派(气势;气派)

    (6) 形势;情势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 又如:势促(形势所迫);势面(世面);势穷力屈(形势窘迫,力量衰竭);大势所趋;守势;势胜(形势优越)

    (8) 姿态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9) 又如:装腔作势

    (10) 形状;样式;架式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11) 又如:势相

    模样(样子);势况(样子,模样);势沙(势杀、势煞、势霎。样子;模样);势样(样子;姿势)

    (12) 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3) 人及动物的睾丸

    淫者割其势。——《晋书·刑法志》

    (14) 又如:势不知有无(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而忘记了一切。势:指男子生殖器)

    (15) 物理学名词 。亦称“位”。根据它可以算出在某范围内任一点的强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数中的任一函数

    (16) 势头;趋势;时机

    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清稗类钞·战事类》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庙之中。——《史记·项羽纪赞》

    (17) 又如:势如破竹

    (18) 姓

    英文翻译

    power, force; tendency

    方言集汇

    ◎ 粤语:sai3
    ◎ 潮州话:s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