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底

guō dǐ [ guo di]
繁体 鍋底
注音 ㄍㄨㄛ ㄉ一ˇ

词语释义

锅的底部与烟火直接接触的一面。颜色漆黑。

词语解释

  1. 锅的底部与烟火直接接触的一面。颜色漆黑。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一回:“满天乌云,阴得如锅底一般。”

引证解释

⒈ 锅的底部与烟火直接接触的一面。颜色漆黑。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二一回:“满天乌云,阴得如锅底一般。”

锅底的网络释义

锅底

  • 名词,锅的正面最凹处
  • 锅底造句

    不停地翻动可防止它与煎锅底部相接触的部分被煎糊。
    细细的关心火苗舔舐锅底,甜甜的思念蜜枣裹满相依,黏黏稠稠的糯米缠绵不离,熬一碗醇香的腊八粥给你,祝愿你工作顺利,爱情甜蜜。
    锅底状地貌形成的巨大地势落差,造成虎东一街除了是青草沟的交通要道,同时也是青草沟最主要的排水通道。
    浓缩三鲜火锅底料,是我公司独家推出的新一代白汤火锅系列之一。
    有啥呀,柳文扬刚才偷偷看见老头喝完稀汤后在舔锅底,把那饭锅上的每粒米舔起来吃得津津有味儿。
    方法很简单,直接用火锅底料做香料和食材炒在一起就可以了。
    三四个月前因施工挖土,在此地形成了一个锅底状的十米深的大沟,里面有很多沙子,因为与运河临近,所以积满了水。
    天冷了,送你一个火锅:以快乐为锅底,以幸福为调料,添加开心丸子、幸运粉条、吉祥虾饺、如意海带,用平安炖煮,祝你吃出健康好滋味!
    理智是一只无用的锅盖,感情的沸水随时可把它冲开,任你在盖上放千吨法码也无用,只要锅底燃烧着爱情的干柴。愿收到短信的都爱的精彩,爱得热烈。七夕快乐!
    据知情人讲,业主用牛骨及下水加工“动物油饼”,被一些饭店用做火锅底料,以及加工羊杂碎、麻辣烫等原料。
    打得很凶是你的优势,你很多锅底都是通过诈唬,或者半诈唬夺来的。
    宿舍一帅哥刚学会拉小提琴,那声音就像用指甲在锅底刮……有天下午他正在拉提琴,忽然门被推开,查安全卫生的阿姨进来严肃地说:“谁在刷锅呢,宿舍不准用电饭锅你们不知道吗?!”。
    一家人秋天吃夏天的粮,冬天吃秋天的粮,到了春天则锅底朝天,灶里没有一点火星。
    他指着江水说,宝塔湾看着平静,实际上水下暗流涌动,河底都是锅底状的陡坡,人在水中游走一旦踩空十分危险。
    该店的海鲜火锅以清淡的白粥为锅底,锅上架了一个蒸屉,摆放着虾、贝壳、鱼等海产。
    先洗净,再切丝,然后切了点腊肠掺和着抄了一碗,接着就准备切几块红薯垫锅底好焖饭。
    夏氏妙思坚持最传统、最正宗的牛油锅底,味道浓郁巴适。
    别具风味的晚宴,在云天寒哨热闹开席——唐团长考虑到气温低,哨兵们又大多来自川渝地区,特地带来了一大袋麻辣火锅底料。
    巢湖是陷落成型的浅水性湖泊,由外向内呈锅底状,因而湖湾、支河、沟汊、沼泽、湿地比较多,域内鱼类品种丰富,民间传统的渔捕技艺也精彩多样。
    他们将是她所爱的一切。然而这种爱如同在火上熬得太久的糖浆,成了又硬又甜的一滩泥,粘在锅底刮不掉,只剩下甜味。托妮·莫里森。

    汉字详情

    guō [guo]
    部首: 506
    笔画: 12
    五笔: QKMW
    五行:
    仓颉: OPROB
    四角: 86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咼( kuā)声。本义:炊事用具,圆形中凹,多用铁制)

    (2) 同本义 。如:锅铲(炒菜用的铲子);锅底饭(锅巴);锅灰(锅底的烟灰);锅户(宋时以煮盐为业的人);铁锅;铝锅;火锅;汤锅;沙锅

    (3) 形状像锅的东西 。如:烟袋锅;锅烟子(锅灰);锅脐灰儿(锅灰);锅镬(方言。大虫);又指盛膏器。御者系于车旁备用

    (4) 车釭。即车轴外面的铁圈

    车釭,燕、 齐、 海、 岱之间谓之锅。——《方言》

    英文翻译

    cooking-pot, saucepan

    方言集汇

    ◎ 粤语:wo1

    宋本广韵

    dǐ,de [di,de]
    部首: 314
    笔画: 8
    五笔: YQA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HPM
    四角: 00242

    详细解释

    de

    (1) “底”在五四时期至三十年代用于领属关系,现已不用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广( yǎn),氐( )声。本义:止住;停滞)

    (2) 同本义

    底,止居也。——《说文》

    勿使有壅蔽湫底。——《左传·昭公元年》

    (3) 又

    底禄以德。

    有所底止。——《左传·宣公三年》

    盟以底信。——《左传·昭公十三年》

    戾久将底。——《国语·晋语》

    (4) 又如:底止(结局);底着(停滞;滞留);底遏(遏止);底滞(滞留)

    (5) 隐藏 。如:底伏(隐伏)

    (6) 达到 。如:底定(稳定,平定);底豫(由不悦变成欢乐);底平(底定);底成(取得成功)

    (7) 引致 。如:底力(致力;尽力);底服(致使臣服)

    (8) 磨砺 。如:底厉(砥砺。指磨石);底兵(磨砺兵器)

    名词

    (1) 最下面,底端

    底,一曰下也。——《说文》

    实惟无底之谷。——《列子·汤问》

    则言黄泉之底。——《淮南子·脩务》

    清澈见底。——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全石以为底。——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如:鞋底;箱底;桶底。引申为下层,下面。如:底下人(仆役);底土层;底冰

    (3) 底子;基础 。如:底簟(根基,基础);底下书(指学有根底的著作)

    (4) 草图、草案、草稿、预备性或试验性的略图或文本 。如:底样

    (5) 底细;内情 。又如:底里(内幕,内情;详细);底脚(底细;住址);底脚里人儿(内线人物)

    (6) 引申为尽头;末尾 。如:年底;月底;底极(终点;终极)

    (7) 几何图形的基线或基面 。如:圆锥的底

    (8) 文物,史料,以永久性形式保存下来的证据、知识或资料 。如:留个底儿

    (9) 构成观察或体验事物的背景的那些自然、物理或物质条件 。如:白底红花

    代词

    (1) 疑问代词。何,什么

    底处飞双燕,衔泥上药栏。——宋范成大《双燕》

    (2) 又如:底作(何为,干什么);底事(何事);底物(何物);底处(何处);底许(几许,多少)

    (3) 指示代词。此,这 。如:底事(此事)

    副词

    (1) 尽;极 。如:底发(尽量发出);底烦(愁闷之至)

    (2) 的确;确实 。如:底确(定准)

    (3) 另见 de

    英文翻译

    bottom, underneath, under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 客家话:[陆丰腔] dai3 [客英字典] dai3 gi3 te3 [台湾四县腔] dai3 di3 [梅县腔] dai3 [东莞腔] dai3 [客语拼音字汇] dai3 di1 [宝安腔] dai3 [沙头角腔] dai3 [海陆丰腔] dai3 di3
    ◎ 潮州话:doi2 di2(tói tí) di1(t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tieitex/t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