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绶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银青。银印青绶。
唐 高适 《东平留赠狄司马》诗:“入幕綰银綬,乘軺兼铁冠。” 刘开扬 笺注引《汉书·百官表》:“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綬。”
引证解释
⒈ 犹银青。银印青绶。
引唐高适《东平留赠狄司马》诗:“入幕綰银綬,乘軺兼铁冠。”
刘开扬笺注引《汉书·百官表》:“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綬。”
银绶的网络释义
银绶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艮(
)声。本义:一种白色金属,通称银子)(2) 同本义 。一种白色的金属元素,能发出响亮声音,有延展 性和良好的韧性,可达到高度抛光状态,在化合物中主要以一价形式存在,是所有物质中具有最高导热性和导电性的物质,在自然界中以自生式共生状态(如在脆银矿、辉银矿、淡红银矿、深红银矿和角银矿中)存在——元素符号Ag
钿头银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银制的器物 。如:银盘( 银质的盘子);银樽(银制的酒杯);银篦(银质的栉发用具);银龟(上面镌有龟形钮的银印);银镝(银制的箭头)
(4) 银质的货币。也用以泛指金钱 。如:银库(存放银钱的地方)
形容词
色白如银 。如:银花火树(形容灿烂多彩的灯火或焰火);银霜炭(一种表面洁白的优质无烟炭);银霰(白色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银蟾(指月亮);银硝(一种粉状化妆品,兼有医疗作用);银海(道家指眼睛);银沫(形容洁白的雪花);银红(最早的鲜红颜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受声。本义: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绶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分与等级) 同本义绶,绂维也。——《说文》
绂谓之绶。——《小尔雅》。按,绶者,组带之大名。
掌帷幕幄帟绶之事。——《周礼·幕人》。司农注:“组绶所以系帷也。”
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礼记·玉藻》
古者君佩玉,尊卑有序。及秦,以采组连结于繸,谓之绶。——《董巴舆服志》
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汉书·朱买臣传》
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2) 又如:绶带(系印信用的佩带);绶笥(盛印绶的箱箧);绶囊(古代官吏系在腰间盛绶的口袋);绶花(花名。蔓生如绶,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