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矿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银鑛 ”。含银的矿石;采银的矿山。
《魏书·食货志》:“有司奏 长安 驪山 有银鑛,二石得银七两。”《宋史·食货志下七》:“有司言, 定州 诸山多银矿。”《元史·文宗纪四》:“夏四月丙午朔, 全寧 民 王脱欢 献银鑛。”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银鑛”。含银的矿石;采银的矿山。
引《魏书·食货志》:“有司奏长安驪山有银鑛,二石得银七两。”
《宋史·食货志下七》:“有司言, 定州诸山多银矿。”
《元史·文宗纪四》:“夏四月丙午朔, 全寧民王脱欢献银鑛。”
银矿的国语词典
含银的矿石。有自然银、辉银矿、角银矿等。多与锌、铅、铜等矿共生。
银矿的网络释义
银矿
银矿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艮(
)声。本义:一种白色金属,通称银子)(2) 同本义 。一种白色的金属元素,能发出响亮声音,有延展 性和良好的韧性,可达到高度抛光状态,在化合物中主要以一价形式存在,是所有物质中具有最高导热性和导电性的物质,在自然界中以自生式共生状态(如在脆银矿、辉银矿、淡红银矿、深红银矿和角银矿中)存在——元素符号Ag
钿头银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银制的器物 。如:银盘( 银质的盘子);银樽(银制的酒杯);银篦(银质的栉发用具);银龟(上面镌有龟形钮的银印);银镝(银制的箭头)
(4) 银质的货币。也用以泛指金钱 。如:银库(存放银钱的地方)
形容词
色白如银 。如:银花火树(形容灿烂多彩的灯火或焰火);银霜炭(一种表面洁白的优质无烟炭);银霰(白色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银蟾(指月亮);银硝(一种粉状化妆品,兼有医疗作用);银海(道家指眼睛);银沫(形容洁白的雪花);银红(最早的鲜红颜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石,广声。本义:矿产,矿物)
(2) 同本义
其下则金矿丹砾。——晋· 郭璞《江赋》
(3) 又如:铁矿;矿田;矿丁(旧时对矿工的称呼);矿夫(即矿兵);矿屯(用驻军开采矿产以节省国家开支的一种措施);矿主(旧时占有矿山和开矿生产手段的资本家);矿务(采矿事务)
(4) 开采矿物的场所或单位 。如:金矿;煤矿;矿税(旧称矿业税);矿票(旧时矿主在矿区范围内所发行的一种代价券)
(5) 石针,古代的一种医疗工具
汤剂不可理,矿艾不可攻。——皮日休《祀虐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