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毫

yín háo [ yin hao]
繁体 銀毫
注音 一ㄣˊ ㄏㄠˊ

词语释义

1.指煮茶用的毫瓯。上有白纹如兔毫﹐故名。 2.指毛笔。 3.即银角子。 4.指铝质分币。

词语解释

  1. 指煮茶用的毫瓯。上有白纹如兔毫,故名。

    宋 陆游 《初寒在告有感》诗之一:“银毫地緑茶膏嫩,玉斗丝红黑瀋宽。”参阅 宋 蔡襄 《茶录·茶盏》。

  2. 指毛笔。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挥洒银毫,旧句他知道。”

  3. 即银角子。云南酒歌《香花蜡烛迎红军》:“进城三天开大会,大洋银毫分穷人。”京剧《红色娘子军》第一场:“我这儿有两个银毫,你带着,路上用。”

  4. 指铝质分币。

    《小说月报》1981年第2期:“此时连买盒火柴的银毫子也没有。”参见“ 银角子 ”。

引证解释

⒈ 指煮茶用的毫瓯。上有白纹如兔毫,故名。参阅宋蔡襄《茶录·茶盏》。

宋陆游《初寒在告有感》诗之一:“银毫地緑茶膏嫩,玉斗丝红黑瀋宽。”

⒉ 指毛笔。

清孔尚任《桃花扇·寄扇》:“挥洒银毫,旧句他知道。”

⒊ 即银角子。

云南酒歌《香花蜡烛迎红军》:“进城三天开大会,大洋银毫分穷人。”
京剧《红色娘子军》第一场:“我这儿有两个银毫,你带着,路上用。”

⒋ 指铝质分币。参见“银角子”。

《小说月报》1981年第2期:“此时连买盒火柴的银毫子也没有。”

银毫的网络释义

银毫

  • 银毫,拼音为yín háo,汉语词汇。有毛笔、银角子等意思。
  • 银毫造句

    外形: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银毫。
    成品茶,外形茁壮挺直,重实匀齐,银毫披露,芽身金黄光亮,内质毫香鲜嫩,被誉为“金镶玉”。
    兰岭银毫银毫显露,条索紧细,滋味鲜醇,叶底绿嫩,鲜活如鲜。
    一杆碧绿水竹银毫笔,一方雏凤清鸣冰纹石砚,一块松墨,一大摞雪白宣纸。
    小孩子又戴上了银毫作为耳环。
    以不同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研究制定“萱花银毫”名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老太太送了几个银毫给这兵士,然后便带着珈伦走进教堂里去了。
    事实上也是这样,因为当他收回这斗的时候,发现那上面粘着三块崭新的银毫。

    汉字详情

    yín [yin]
    部首: 506
    笔画: 11
    五笔: QV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PAV
    四角: 87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艮( gèn)声。本义:一种白色金属,通称银子)

    (2) 同本义 。一种白色的金属元素,能发出响亮声音,有延展 性和良好的韧性,可达到高度抛光状态,在化合物中主要以一价形式存在,是所有物质中具有最高导热性和导电性的物质,在自然界中以自生式共生状态(如在脆银矿、辉银矿、淡红银矿、深红银矿和角银矿中)存在——元素符号Ag

    钿头银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银制的器物 。如:银盘( 银质的盘子);银樽(银制的酒杯);银篦(银质的栉发用具);银龟(上面镌有龟形钮的银印);银镝(银制的箭头)

    (4) 银质的货币。也用以泛指金钱 。如:银库(存放银钱的地方)

    形容词

    色白如银 。如:银花火树(形容灿烂多彩的灯火或焰火);银霜炭(一种表面洁白的优质无烟炭);银霰(白色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银蟾(指月亮);银硝(一种粉状化妆品,兼有医疗作用);银海(道家指眼睛);银沫(形容洁白的雪花);银红(最早的鲜红颜料)

    英文翻译

    silver; cash, money, wealth

    方言集汇

    ◎ 粤语:ngan2 ngan4

    宋本广韵

    háo [hao]
    部首: 419
    笔画: 11
    五笔: YPT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XYRBU
    四角: 00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毫为豪的俗字。形声。从毛,高省声。本义:长而尖的毛)

    (2) 同本义

    未成毫狗。——《尔雅·释畜》

    (3) 又如:毫光(如毫毛的光芒 );毫芒(毫毛的细尖);毫黍(毫毛与黍粒。比喻极微小);毫眉(老年人的眉毛。因其毛长,故称)

    (4) 毛笔的头部;毛笔

    (5) 又如:毫端(毛笔笔尖);毫笺(毛笔和精美的纸张);毫管(指毛笔);毫墨(笔和墨。借指文字、图画)

    (6) 比喻极细小的东西,细微

    明足以察秋毫之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锐思于毫芒之内。——班固《答宾戏》

    (7) 又如:毫分(比喻极细微);毫忽(一点点儿。十忽为丝,十丝为毫,十毫为厘);毫厘不爽(一点儿也不差);毫芥(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8) 单位名

    (9) 长度单位,等于千分之一寸或1/30毫米

    (10) 重量单位,等于千分之一钱或0.005克

    (11) 〈方〉∶银元一角称为一毫

    副词

    完全 ——与不、无连用在名词、动词前表示一点儿也不。如:毫无倦意;毫不足怪

    前缀词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 。如:毫米;毫升

    英文翻译

    fine hair; measure of length

    方言集汇

    ◎ 粤语:hou4
    ◎ 客家话:[梅县腔] hau2 [陆丰腔] hau3 [客英字典] hau2 [台湾四县腔] ho2 hau2 [客语拼音字汇] hau2 ho2 [海陆丰腔] ho2 hau2 [宝安腔] hau2 [沙头角腔] hau2
    ◎ 潮州话:h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胡刀平聲開口一等ghau/h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