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铰刀
(1) 具有直刃或螺旋刃的旋转精加工刀具,用于扩孔或修孔
(2) 〈方〉剪刀
词语解释
剪刀。
唐 曹唐 《病马》诗之四:“欲将鬐鬣重裁剪,乞借新成利铰刀。” 唐 李贺 《五粒小松歌》:“緑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王琦 汇解:“铰,交刃刀也,利以翦,盖今之剪刀也。”
一种金属切削刀具。具有较多的切削齿刃,用来修光工件上已经加工出的孔,可提高孔的精度和光洁度。有手用铰刀和机用铰刀两类。
引证解释
⒈ 剪刀。
引唐曹唐《病马》诗之四:“欲将鬐鬣重裁剪,乞借新成利铰刀。”
唐李贺《五粒小松歌》:“緑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王琦汇解:“铰,交刃刀也,利以翦,盖今之剪刀也。”
⒉ 一种金属切削刀具。具有较多的切削齿刃,用来修光工件上已经加工出的孔,可提高孔的精度和光洁度。有手用铰刀和机用铰刀两类。
铰刀的国语词典
剪刀。
铰刀的网络释义
铰刀
铰刀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剪刀,亦称铰刀
欲将鬃鬣重剪裁,乞借新成利铰刀。——曹唐《病马》
铰,即今妇功缝人所用者,俗呼剪手。——《正字通》
(2) 钉铰,即补钉。又为铜匠之称
铰,今凡刀柄、鞍首皆有钉铰。——《正字通》
(3) 金属装饰
宝铰星缠,镂章霞布。——《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
(4) 机械工业中的一种用铰刀切削修光孔的加工方法 。如:铰孔
(5) 铰链
动词
(1) 用剪刀剪东西 。如:铰一件男衬衣;铰成两半;铰头发
(2) 用铰刀扩大或修整 。如:铰孔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a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2) 同本义
刀,兵也。象形。——《说文》
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释名》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唐· 崔国辅《从军行》
(3) 又如:刀枪;刀兵;刀瘢(刀伤的瘢痕)。
(4) 泛指用来斩、割、切、削、砍、铡的工具
中刑用刀锯。——《国语·鲁语》
有斧钺刀墨之民。——《国语·周语》
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上》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后汉书·列女传》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刀锯(古代的刑具。割刑用刀,刖刑用锯);刀环(刀头的环);刀墨(古黥刑。先用刀在额头上刻划,然后再染上墨);刀斧手(刽子手;又指持刀拿斧、准备捉拿后杀人的军士)
(6) 形状像刀的东西 。如:冰刀;刀圭(指古代量取药物的小匙)
(7) 即刀币 ,中国的一种古钱币,其形如刀
余刀布。——《荀子·荣辱》。注:“钱也。”
及金刀龟贝。——《汉书·食货志》。注:“谓钱币也。利于刀”。注:“名钱为刀者,以其利于民也。”
(8) 又如:刀儿(古代钱币的通称。因其形状如刀,故有此称)
(9) 通“舠”。小船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卫风·河广》
(10) 姓
量词
通常以一百张(一百页)纸为一刀 。如:我买了两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do1 [客英字典] dau1 do1 [台湾四县腔] do1 dau1 [梅县腔] dau1 [海陆丰腔] do1 dau1 [客语拼音字汇] dau1 do1 [宝安腔] dau1 [沙头角腔] dau1 [东莞腔] dau1
◎ 潮州话:do1 (to)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刀 | 都勞 | 端 | 豪 | 平聲 | 豪 | 開口一等 | 豪 | 效 | tau | tɑ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