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币

tóng bì [ tong bi]
繁体 銅幣
注音 ㄊㄨㄥˊ ㄅ一ˋ

词语释义

铜币 tóngbì

(1) 铜制的钱币

copper

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copper] 铜制的钱币

铜币的国语词典

铜质的钱币。

如:「我们来掷铜币,决定谁请客。」

铜币的网络释义

铜币

  • 铜币,铜制的钱币,亦称“铜钱”。铜币主要指清末民初时期的无孔铜币。中国是使用金属货币最早的国家。而金属货币中,历代又以铜币为主。所以中国古代的货币史,实际上就是铜币史。中国在殷周时期固以齿贝为货币,后因真贝不够,乃用仿制品铜贝代之。铜贝是向金属货币过渡的形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币制。废刀、布、贝等币,规定只采有外圆中间有一方孔的方孔钱,是由环钱演变而成的。秦以后的通行货币,都是方孔钱,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 铜币造句

    金币和银币是主币,铜币和铜子是辅币。
    你的零钱里有铜币吗?
    那个小偷一看没办法,只好把100个铜钱拿出来还给了小孩。
    一个泛着铜钱气味的老人骑着带有富丽的紫色披挂的骡子走了过来。
    铸币厂在宾夕法尼亚的费城开始铸造铜币、银币和金币。
    夕夜晚,他们不经意地将八枚铜钱用红纸包起来,放在熟睡的孩子的枕头下面。
    为了不被人打扰到自己,陈扬花了铜币,租了间下等房间,房间里面什么都没有,正好可以让陈扬静心的烹饪食材。
    在西方,兔子脚被视为幸运的象征,马蹄铁和你无意中发现的一分钱铜币也是一样。
    哼,你们每个人都得罚一个铜钱。
    好肥的牛肉,只要十五个铜币,快来买吧,时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古代铜质辅币,圆形,中有方孔。
    而且一个铜币一个字,让人不得不惜墨如金。
    小本经营,不能少了,最少二十八铜币了!
    岳天点了点自己兜里的铜币,除去买装备花费的,还剩八个大子儿。
    钢蹦儿,是北京人的说法,其实,这些欧元或克朗零钱并不是钢做的,而是铜币,大的面额还是镶嵌的。
    例如,如果你把一分面额的铜币切割成两半。
    淘金路将建金元宝、铜币、算盘等雕塑。
    达鲁伊:金币银币与铜币相比,的确更有价值,但只要积攒起足够的铜币,也能产生与金币一样的价值。岸本齐史。
    我忙走上前去,捡起了它爆出的东西,满共就近百枚铜币,我顺手又丢了个采集术下去,看了看四周,除了怪,一个人也没有,唉!物是人非啊!我不由得感叹了一句。
    韩漠北有些心塞地掏出了钱囊,用力地摇了摇,只有零散的铜币碰撞声。

    汉字详情

    tóng [tong]
    部首: 506
    笔画: 11
    五笔: QMG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OPBMR
    四角: 877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同声。本义:金属名,古称赤金)

    (2) 同本义

    铜,赤金也。——《说文》

    章山之铜,所谓丹阳铜也。今世有白铜,盖点化为之,非其本质。——《汉书·货殖列传》

    以精铜铸成。——《后汉书·张衡传》

    首衔同凡。

    (3) 以一价和二价为主的金属元素,有延性和展性,是热和电最佳导体之一,是唯一的能大量天然产出的金属,也存在于各种矿石(例如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赤铜矿和孔雀石)中,能以金属状态及黄铜、青铜和其他合金的形态用于工业、工程技术和工艺上。如:铜山(出产铜矿的山);铜花(铜屑);铜金(赤铜);铜粉(铜屑。铜和其他金属熔融在一起所做出来的黄金色粉状合金,可当作颜料);铜陵(产铜的山);铜落(铜屑。可入药);铜腥(铜的腥臭味)

    (4) 铜制的 。如:铜丸(铜铸的小球);铜牙(弩上钩弦的钩叫牙,以铜制者称铜牙);铜瓦(铜制的瓦);铜史(漏刻铜壶上的铜人像);铜印(铜铸的印章。也称“铜章”);铜兵(铜制的兵器);铜狄(铜铸的人。即“铜人”。或称“金人”);铜洗(铜制的盥洗用具);铜柱(铜制的柱子);铜荷(铜制的烛台。形似荷叶);铜猊(铜制的狮形香炉);铜浑(铜制的浑天仪。又叫“铜仪”);铜鼻(古代官印上铜制的鼻状纽孔)

    (5) 铜铸的货币。也用以泛指金钱

    (6) 铜制乐器

    太子生而泣,太师吹铜,曰:“声中某律”。——汉· 贾谊《胎教》

    (7) 铜印

    不由其德,五两之纶,半通之铜,亦泰矣。——《法言》

    (8) 铜镜

    对客心如怯,窥铜只自怜。——明· 袁宏道《病起偶题》

    形容词

    (1) 喻坚固的 。如:铜郭(形容城郭的坚固,如同铜铸一般);铜堞(像铜铁般坚固的城堞。堞是城上的女墙);铜楼(华美坚固的楼房);铜山铁壁(比喻风节的坚毅刚正);铜头铁额(比喻人非常勇猛强悍)

    (2) 喻坚强,强大有力的 。如:铜豌豆(喻有经验的老狎妓者)

    英文翻译

    copper, brass, bronze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宋本广韵

    [bi]
    部首: 318
    笔画: 4
    五笔: TMHK
    五行:
    仓颉: HLB
    四角: 2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敝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本义: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

    (2) 同本义

    幣,帛也。——《说文》

    四曰幣贡。——《周礼·大宰》。司农注:“绣帛。”

    幣曰量幣。——《礼记·曲礼》

    用圭璧更皮幣。——《礼记·月令》

    事之以皮幣。——《孟子》

    寡君是故使吉( 游吉)奉其皮幣。——《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请具车马皮幣。——《战国策·齐策三》

    (3) 又如:皮币(兽皮和缯布);币玉(帛和玉,祭祀用品);币号(祭祀用的物品名称);币献(进献的礼品)

    (4) 泛指车马皮帛玉器等礼物

    凡执幣者。——《仪礼·十相见礼》。疏:“玉马皮圭璧帛,皆称幣。”

    宋公以幣请于 卫。——《左传·隐公八年》

    惠王患之,乃令 张仪佯去 秦,厚幣委质事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币马(用作礼物的马匹)

    (6) 泛指财物

    以珠玉为上幣,以黄金为中幣,以刀布为下幣。——《管子·国蓄》

    (7) 货币,钱

    有司以幣轻多奸。——《汉书·武帝纪》

    (8) 又如:金币,银币;外币;纸币;硬币

    动词

    赠送 。如:币仪(敬献礼品);币器(赠给丧家奠仪与随葬品)

    形容词

    通“敝”。破旧;弃;败坏

    不腆先君之币器。——《国语·鲁语上》

    英文翻译

    currency, coins, legal tender

    方言集汇

    ◎ 粤语:ba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n5
    ◎ 潮州话:bi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