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丝

tóng sī [ tong si]
繁体 銅絲
注音 ㄊㄨㄥˊ ㄙ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铜丝 tóngsī

(1) 通常是由热轧铜棒不退火(但尺寸较小的丝可能要求中间退火)拉制而成的丝

copper wire

词语解释

  1. 用铜拉制成的线状成品。电机线圈、工业用筛等多用铜丝制成。

    茅盾 《我走过的道路·小学生时代》:“用两根不太粗也不太细的铜丝相绞,使两股成为一股。”

  2. 用铜丝绞制的缆绳。

    宋 梅尧臣 《依韵和达观师山中见寄》:“铜丝紧转轆轤响,络纬秋老号西风。”

引证解释

⒈ 用铜拉制成的线状成品。电机线圈、工业用筛等多用铜丝制成。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小学生时代》:“用两根不太粗也不太细的铜丝相绞,使两股成为一股。”

⒉ 用铜丝绞制的缆绳。

宋梅尧臣《依韵和达观师山中见寄》:“铜丝紧转轆轤响,络纬秋老号西风。”

铜丝的网络释义

铜丝

  • 铜丝(tong si,copper wire)指的是由热轧铜棒不退火(但尺寸较小的丝可能要求中间退火)拉制而成的丝,可用于织网、电缆、刷过滤网等。
  • 铜丝造句

    有琴钢丝,不锈钢丝,青铜丝,带钢等材料。
    有十四个小零件用一些极细的铜丝连在这块板上。
    适用于电子线。电源线。电脑线。并排线。耳机线。网络线的铜丝绞合。
    然而,要确保每根铜丝焊点丝毫不差,每个触头数据检测无误,虽是光电专业的“技术大拿”,他们也失败不下千次。
    在市场逛了一圈后,吴凡买了一大推东西,有不锈钢扳手、铜丝、黄金手镯等金属制品,也有喷灯、坩埚、瓷罐等用品。
    非绝缘的铜丝绞股线、缆、编带及类似品。
    由于体积变小了,釉料会低于铜丝的高度,需要反复点蓝填充色料和烧制三至四次,才能得到满意的釉料厚度。
    它能用电阻焊接法焊接各种低碳钢丝、铜丝、铝丝等金属材料,是拉丝行业及建筑行业的理想焊接设备。
    背心上的方格子不过是笼子上的铜丝而已。
    不锈钢丝网产品介绍:材料:不锈钢丝、镍丝、黄铜丝。铜丝造句。
    火刚灭不久,便有一种奇怪的震动摇着那三个孩子头上的纱罩。那是一片窸窣难辨的金属声音,仿佛有些爪子在爬、有些牙齿在啃那铜丝。
    其主要用途为不锈钢丝、铜丝及其它金属丝线的退火、绕线,匀速力矩收线机总成既可组合使用,也可单体使用。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介绍了电子封装材料中用于引线键合工艺的几种主要导电丝材料,包括金丝、铜丝和铝丝。
    类别:黄铜丝、紫铜丝、磷铜丝、石棉丝、制刷用丝。
    金属筛网用黄铜丝、磷铜丝、不锈钢丝为原料织成。
    适用于软态黑色金属,不锈钢,柔性铜丝,铅丝,有机纤维。
    有三个风格仍然存在:用金、银、铜丝线把玉片缝在一起。
    公司生产及销售的产品主要有各种聚氯乙烯胶粒,高档无氧铜丝、镀锡丝,以及各类电线电缆产品。
    当毛刺比较大或者大小参差不齐时,先用铜丝刷或者尼龙刷来处理再用纤维刷效果更好。

    汉字详情

    tóng [tong]
    部首: 506
    笔画: 11
    五笔: QMG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OPBMR
    四角: 877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同声。本义:金属名,古称赤金)

    (2) 同本义

    铜,赤金也。——《说文》

    章山之铜,所谓丹阳铜也。今世有白铜,盖点化为之,非其本质。——《汉书·货殖列传》

    以精铜铸成。——《后汉书·张衡传》

    首衔同凡。

    (3) 以一价和二价为主的金属元素,有延性和展性,是热和电最佳导体之一,是唯一的能大量天然产出的金属,也存在于各种矿石(例如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赤铜矿和孔雀石)中,能以金属状态及黄铜、青铜和其他合金的形态用于工业、工程技术和工艺上。如:铜山(出产铜矿的山);铜花(铜屑);铜金(赤铜);铜粉(铜屑。铜和其他金属熔融在一起所做出来的黄金色粉状合金,可当作颜料);铜陵(产铜的山);铜落(铜屑。可入药);铜腥(铜的腥臭味)

    (4) 铜制的 。如:铜丸(铜铸的小球);铜牙(弩上钩弦的钩叫牙,以铜制者称铜牙);铜瓦(铜制的瓦);铜史(漏刻铜壶上的铜人像);铜印(铜铸的印章。也称“铜章”);铜兵(铜制的兵器);铜狄(铜铸的人。即“铜人”。或称“金人”);铜洗(铜制的盥洗用具);铜柱(铜制的柱子);铜荷(铜制的烛台。形似荷叶);铜猊(铜制的狮形香炉);铜浑(铜制的浑天仪。又叫“铜仪”);铜鼻(古代官印上铜制的鼻状纽孔)

    (5) 铜铸的货币。也用以泛指金钱

    (6) 铜制乐器

    太子生而泣,太师吹铜,曰:“声中某律”。——汉· 贾谊《胎教》

    (7) 铜印

    不由其德,五两之纶,半通之铜,亦泰矣。——《法言》

    (8) 铜镜

    对客心如怯,窥铜只自怜。——明· 袁宏道《病起偶题》

    形容词

    (1) 喻坚固的 。如:铜郭(形容城郭的坚固,如同铜铸一般);铜堞(像铜铁般坚固的城堞。堞是城上的女墙);铜楼(华美坚固的楼房);铜山铁壁(比喻风节的坚毅刚正);铜头铁额(比喻人非常勇猛强悍)

    (2) 喻坚强,强大有力的 。如:铜豌豆(喻有经验的老狎妓者)

    英文翻译

    copper, brass, bronze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宋本广韵

    [si]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XXGF
    五行:
    吉凶:
    仓颉: VVM
    四角: 221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二糸。糸( ),细丝。本义:蚕丝)

    (2) 同本义

    丝,蚕所吐也。——《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

    素丝五总。——《诗·召南·羔羊》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礼记·乐记》

    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史记·货殖列传序》

    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后汉书·列女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聂夷中《咏田家》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唐· 白居易《重赋》

    (3) 又如:丝棉;丝网;丝缰(丝制的马缰绳);丝人(治理蚕丝纺织绸布的人);丝布(蚕丝与麻、葛混制而成的布);丝妇(养蚕治丝的妇女);丝子(蚕丝);丝行(买卖生丝的商行);丝庄(旧时在华商与洋商间经营生丝贸易的中间商)

    (4) 泛指纤细如丝的东西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唐· 张敬忠《边词》

    (5) 又如:藕丝(莲藕切开后连于两断之间的丝状物);丝柳(细柔如丝的柳条);丝条(纤细的枝条);丝雨(如丝的小雨。俗称“毛毛雨”);丝状(矿物学名,指一种矿物具有丝状的结晶);丝泪(形容泪下如丝);丝络(连续不断);丝网(细密如丝之物所交织而成的网);丝纶(钓鱼用的丝线);丝发(形容头发光泽柔细,如丝一样)

    (6) 线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乐府诗集·陌上桑》

    (7) 又如:丝鞭(用丝线裹制的软鞭。古代招亲,男女双方递送丝鞭,表示缔结良缘);丝络(丝线制成的网状装饰物);丝缕(蚕丝、线缕之类的统称)

    (8) 丝织品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丝纶(皇帝的诏书);丝枲(丝麻织物。泛指布匹绸缎。枲:大麻的雄株);丝衣(丝绸衣服);丝末(古代覆盖在车轼上的丝织帷席);丝帛(丝与丝状物的总称);丝履(以丝织品制成的鞋);丝鞭(丝制的马鞭);丝罗(丝织物名。质地轻软,透气透光性能较好)

    (10) 八音之一。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丝中传意绪,花里寄春情。——《玉台新咏·王融咏琵琶》

    (11) 又如:丝抹(古代御宴之乐,先演奏丝乐,然后众乐皆作,演者因称为丝抹);丝簧(弦管乐器);丝镛(泛指琴瑟钟磬之类的乐器);丝竹会(有丝竹弹奏以助兴的聚会);丝桐(琴,古代制琴多用桐木,练丝为弦,故称之);丝管(琴瑟、箫、管类乐器);丝篁(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丝竹和鸣(音乐演奏的声音非常和谐)

    (12) 喻指白发 。如:镜中丝(镜中照出之白发);鬓丝(两鬓的白发)

    (13) 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见客卧地上,烛之死,然心下丝丝有动气。——《聊斋志异·尸变》

    (14) 又如:丝丝两气(形容呼吸微弱,气息奄奄);丝麻线儿(些微私弊);丝肠(指细柔的肠子);一丝不差;丝毫不差;一丝风;丝发(丝与发,比喻极细微)

    (15) 瞬息即逝的、通常仅勉强可以发觉的数量或迹象 。如:一丝笑意;她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16) 一段或一根蛛丝 。如:游丝

    (17) 纠缠在一起的东西,一团糟 。如:愁丝

    动词

    (1) 缫丝;纺丝

    男谷女丝行复歌。——杜甫《蚕谷行》

    (2) 又如:丝车(人力或机动的缫丝机具);丝枲(指缫丝织麻之事);丝绝(指丝织之绝技)

    量词

    (1) 一种计算长度、容量和重量的微小单位

    (2) 长度或重量的微量。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

    至于分粟叅黍量丝数龠,实以仰禀圣规,详参神恩。——北周· 庾信《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

    (3) 表示极小或极少的量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厘、毫、丝、忽。如:丝忽(形容极小或极少)

    英文翻译

    silk; fine thread; wire; strings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 潮州话:si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