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甗

fǔ yǎn [ fu yan]
注音 ㄈㄨˇ 一ㄢˇ

词语释义

1.釜和甗。皆古炊器名。

词语解释

  1. 釜和甗。皆古炊器名。

    宋 黄庭坚 《庚申宿观音院》诗:“土风甚於 秦 ,不可借釜甗。”

引证解释

⒈ 釜和甗。皆古炊器名。

宋黄庭坚《庚申宿观音院》诗:“土风甚於秦,不可借釜甗。”

釜甗的网络释义

釜甗

  • 釜和甗。皆古炊器名。
  • 汉字详情

    [fu]
    部首: 805
    笔画: 10
    五笔: WQF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CKMGC
    四角: 801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省,父声。本义:古炊器。敛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于鬲,置于灶,上置甑以蒸煮。盛行于汉代。有铁制的,也有铜或陶制的)

    (2) 同本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曹植《七步诗》

    (3) 又如:釜中生鱼(釜鱼甑尘,釜中已生出鱼来。谓生活清贫,断炊已久);釜鱼假息(比喻不能久存);釜底游魂(比喻行将灭亡、苟延残喘的人);釜鬲(陶制炊器)

    (4) 古量器。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于齐国。现有战国时的禾子釜和陈纯釜,都作坛形,小口大腹,有两耳 。如:釜庾(釜和庾,均古量器名。引申指数量不多);釜鼓(釜和鼓。古代量器名);釜钟(釜和钟,皆古量器名。亦指数量不多)

    英文翻译

    cauldron, pot, kettle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5 [客英字典] fu3 [海陆丰腔] fu5 [陆丰腔] fu1 [台湾四县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bu3 fu3 fu3 [梅县腔] pu3 [东莞腔] fu5 [宝安腔] fu3 b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扶雨上聲合口三等byox/biuu
    yǎn [yan]
    部首: 435
    笔画: 20
    五笔: HAGN
    仓颉: YBMVN
    四角: 21217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瓦,本义:古代炊器。下部是鬲,上部是透底的甑,上下部之间隔一层有孔的箅( ))

    (2) 古代炊具,中部有箅子

    昆甗研,善升甗。——《汉书·百官表》注。颜师古云:“善升甗者,谓山形如甑。”

    英文翻译

    earthenware vessel in two parts

    方言集汇

    ◎ 粤语:jin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en5 [台湾四县腔] hien3 [海陆丰腔] hi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語軒元開平聲開口三等ŋĭɐnng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