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灶

fǔ zào [ fu zao]
繁体 釜竈
注音 ㄈㄨˇ ㄗㄠˋ

词语释义

1.锅灶。

词语解释

  1. 锅灶。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驊騮騄驥,天下之骏马也,使之与貍鼬试於釜灶之间,其疾未必能过貍鼬也。” 唐 曹唐 《赠南岳冯处士》诗之二:“夜阑著灰封釜灶,自忝文武养丹砂。”

引证解释

⒈ 锅灶。

汉刘向《新序·杂事五》:“驊騮騄驥,天下之骏马也,使之与貍鼬试於釜灶之间,其疾未必能过貍鼬也。”
唐曹唐《赠南岳冯处士》诗之二:“夜阑著灰封釜灶,自忝文武养丹砂。”

釜灶的网络释义

釜灶

  • 釜灶,读音为fǔ zào ㄈㄨˇ ㄗㄠ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锅灶。
  • 汉字详情

    [fu]
    部首: 805
    笔画: 10
    五笔: WQF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CKMGC
    四角: 801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省,父声。本义:古炊器。敛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于鬲,置于灶,上置甑以蒸煮。盛行于汉代。有铁制的,也有铜或陶制的)

    (2) 同本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曹植《七步诗》

    (3) 又如:釜中生鱼(釜鱼甑尘,釜中已生出鱼来。谓生活清贫,断炊已久);釜鱼假息(比喻不能久存);釜底游魂(比喻行将灭亡、苟延残喘的人);釜鬲(陶制炊器)

    (4) 古量器。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于齐国。现有战国时的禾子釜和陈纯釜,都作坛形,小口大腹,有两耳 。如:釜庾(釜和庾,均古量器名。引申指数量不多);釜鼓(釜和鼓。古代量器名);釜钟(釜和钟,皆古量器名。亦指数量不多)

    英文翻译

    cauldron, pot, kettle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5 [客英字典] fu3 [海陆丰腔] fu5 [陆丰腔] fu1 [台湾四县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bu3 fu3 fu3 [梅县腔] pu3 [东莞腔] fu5 [宝安腔] fu3 b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扶雨上聲合口三等byox/biuu
    zào [zao]
    部首: 414
    笔画: 7
    五笔: OF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FG
    四角: 948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火从土。繁体从穴,鼀( )声。本义:用砖石等砌成,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

    (2) 同本义

    灶,炊穴也。——《说文》

    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白虎通·五祀》

    灶烟阳。——《汉书·五行志》

    灶者,老妇之祭也。——《礼记·郊特牲》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又如:灶床脚(紧靠炉灶旁边的地面);锅灶;行军灶;灶妄(掌炉煮饭的婢女);灶下养(厨役。古代对厨师的贱称);灶燎(上灶头烧火)

    (4) 烧炼或锻造的设备 。如:灶地(设灶制盐的地方);灶税(古代制盐人家所交纳的税)

    (5) 灶神

    夏为太阳,其气长养,祀之于灶。——蔡邕《独断》

    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鲁迅《彷徨·祝福》

    (6) 又如:灶王(也称“灶王爷”。灶神的俗称);灶公(灶神的俗称。相传灶神上天奏事直言不讳,因喻正直的人);灶马(木刻印刷在纸上的灶神像;灶神的坐骑)

    英文翻译

    kitchen stove, cooking stove

    方言集汇

    ◎ 粤语:zou3
    ◎ 潮州话:z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則到去聲開口一等cauh/zawts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