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罩

jīn zhōng zhào [ jin zhong zhao]
繁体 金鐘罩
注音 ㄐ一ㄣ ㄓㄨㄥ ㄓㄠˋ

词语释义

1.清末山东义和团的一个分支。言其能避枪炮,故名。 2.武术的一种。谓运用气功,体外如有金钟覆罩,不易受伤。

词语解释

  1. 清 末 山东 义和团的一个分支。言其能避枪炮,故名。

    清 黄遵宪 《三哀诗·袁爽秋京卿》:“邪术金鐘罩,不过弄狡獪。” 钱仲联 笺注引 清 袁昶 《乱中日记》:“其愚弄人能避枪炮者,名曰‘金鐘罩’。”

  2. 武术的一种。谓运用气功,体外如有金钟覆罩,不易受伤。

    洪深 《赵阎王》第七幕:“你们有枪,老子不怕,老子有金钟罩,铅子打不进。”

引证解释

⒈ 清末山东义和团的一个分支。言其能避枪炮,故名。

清黄遵宪《三哀诗·袁爽秋京卿》:“邪术金鐘罩,不过弄狡獪。”
钱仲联笺注引清袁昶《乱中日记》:“其愚弄人能避枪炮者,名曰‘金鐘罩’。”

⒉ 武术的一种。谓运用气功,体外如有金钟覆罩,不易受伤。

洪深《赵阎王》第七幕:“你们有枪,老子不怕,老子有金钟罩,铅子打不进。”

金钟罩的国语词典

一种武术。运用气功,体外有如金钟覆罩,可不畏刀剑。

金钟罩的网络释义

金钟罩 (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武术功能)

  • 金钟罩,是通过物理原理使看上去不可思议的击打,一些以“金钟罩”名义进行的表演性项目具有一定的技巧性,通过物理原理使看上去不可思议的击打,不对人体造成显著伤害。类似的情况在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表演中也存在,例如云南少数民族有赤脚攀爬刀柱的表演。
  • 金钟罩造句

    大雪到,寒气绕,加衣添裤防感冒;宜早睡,可迟起,生活规律要注意;重滋补,祛寒气,暖好腹部常安逸;勤锻炼,疾病逃,身体安康金钟罩;问候到,送祝福,幸福永远把你绕。祝大雪快。
    铜筋铁骨金钟罩!第二百零五节。
    我的高祖父就是义和团的坛口大师兄,他和他的战友们苦练金钟罩铁布衫,在砍刀和红缨枪面前可以“刀枪不入”。
    陈玄风经典剧情武侠小说里有不少练成金钟罩铁布衫的高手。
    少林寺弟子及民间高手表演手断钢丝、枪喉顶车、金钟罩铁布衫、鼻子喝酒、铁沙掌等,竹筏、水上自行车等休闲活动。
    我没事,十三太保金钟罩,练的就是屁股。
    没想到只是练到小成境界的金钟罩和铁布衫联合起来竟然能够抵挡圣级武者一击,而摩柯无量竟然也能达到圣级的威力,这怎能不让李晨喜不自禁。
    至于金身法门,他也学了个雏形,因为这门法门要到了飘渺之境才能完全使用,所以配合了金钟罩和乾坤移穴法,宋飞的硬功也是很厉害的。
    我的祝福是个宝,幸运人儿能收到,蛇年事业直登高,金银财宝装满包,爱情甜蜜到白头,身体健康金钟罩,天天好运来围绕!
    就一天时间,便达到这种效果,林强很有信心,能随自己的意愿,让金钟罩破开口子,让自己放血。
    用快乐的夹子,夹住你忧伤的尾巴,用幸福的麻醉针,扎在你烦恼的屁股上。让好心情成为你的金钟罩,让祝福成为你的铁布衫,祝大雪节气舒心快乐!
    要不就是这家伙练了金钟罩什么的,这一拳是我最大攻击输出啊,他竟然站着纹丝没动。
    我的祝福是个宝,幸运人儿能收到,龙年事业直登高,金银财宝装满包,爱情甜蜜到白头,家人平安开心笑,身体健康金钟罩,天天好运来围绕!愿吉祥。
    这金钟罩属阳刚之劲,与讲究变化、移宫使劲的因果转业决全属两端,实在不符合空见长久以来的性格。
    带有的“流氓软件”就像练就了“金钟罩”、“铁布杉”,不除去这层保护根本难伤其毫发。
    生日只有一天,愿你时刻开心每分每秒。生命只有一次,愿你把一世的幸福抓牢。祝福只有一条,给你一个健康平安的金钟罩!生日快乐!
    何昊心中一喜,虽然大日金钟罩没有得到提升,但习得阴阳乱斩后,他的进攻力提升了一大截,进退自如,攻守平衡。
    而于今为烈的,还加上蓝绿色彩、意识形态的金钟罩、铁布衫。
    因为大家都看过他的金钟罩、铁头功等真功夫。
    生命只有一次,愿你把一世的幸福抓牢。生日只有一天,愿你时刻开心每分每秒。祝福只有一条,给你一个健康平安的金钟罩!生日快乐!

    汉字详情

    jīn [jin]
    部首: 805
    笔画: 8
    五笔: QQQQ
    五行:
    仓颉: C
    四角: 801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2)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说文》

    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尔雅·释地》

    系于金柅。——《易·妒》

    惟金三品。——《书·禹贡》。注:“铜三色也。”

    项掣金锁。——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五金(指金、银、铜、铁、锡,泛指金属);白金(铂的通称;古代指银子);金背(镜子);金钥(门销或金属门环、门闩);金荷(金属制成的荷叶状独台);金铺(本指门上衔接门环部分的带有虎头等花纹的装饰物,亦指门环);金钟(金属酒杯)

    (4) 金属的制品,可省称为金

    (5) 刀、剑、箭等兵器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6) 又如:金吾(手执的铜制仪仗棒);金革;金翅(兵舰名);金猊(用金属铸成狻猊状的香炉);金钩(刀名);金创,金伤(为兵器所创的伤痕)

    (7) 刑具。如:金印(在流放犯人脸上刺的字)

    (8) 印;虎符。如:金紫(秦·汉时丞相所用金印紫绶的简称);金爵(指金印紫绶的爵位);金虎符(古时发兵符信);金窠(金印。窠,指其空白处)

    (9) 犁铧头

    耜广五寸,二耜为耦。——《周礼》

    (10) 钏、镯一类妆饰品

    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1) 又如:金步摇(女子的首饰名);金粉(妇女妆饰用的花钿和铅粉);金雀(妇女装饰用的头钗)

    (12) 化学元素名。金子 一种延性展性非常好的黄色三价和一价金属元素,产状主要为独立存在的自然金,但也存在于如针碲金银矿或叶碲矿等少数矿物中;大多数化学品对它不起作用,但遇到氯气和王水会受浸蚀;为增加硬度或改变颜色供商业上应用(如金币、首饰、金牙)而加入铜、银、锌、镉及其它金属熔成合金

    得遗金。——《后汉书·列女传》

    指金于野。

    玉质而金色。——明· 刘基《卖柑者言》

    金玉其外。

    (13) 又如:赤金(纯金);金篦儿(一种篦子状的金首饰);金钗客(妓女的讳称);金绳(古代封禅仪式中用的金线);金赀(金银财宝)

    (14) 钱财;货币

    金五百斤。——《战国策·齐策四》

    所赐金帛。——汉· 刘向《列女传》

    橐金数千。——清· 张廷玉《明史》

    输不必金。——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15) 又如:金粟(钱与米);金罚(以金钱赎罪的处罚法);金选(古代用来赎罪的罚金。也称“金铢”);金财(金钱财货)

    (16) 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停止或撤退的锣或其他金属制品 。如:鸣金收兵;金声(钲声。代表止兵之意);金鼓(金钲和鼓);金钲(乐器名。镯铙之类)

    (17) 铜 。如:金铎(古代军中所用的铜铃);金茎(铜柱。为擎承露盘之用);金壶(古时的计时器。即铜壶);金翟(铜铸的人像。同金狄,铜狄)

    (18) 月 。如:金蟾(月的别名);金兔(月光);金波(形容月光浮动。也指月光)

    (19) 太阳 。如:金锣(比喻太阳);金燧(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一种器具);金鸦(金乌。太阳)

    (20) 水银 。如:金泥(古代封禅之礼。以水银和金粉为泥,用来封玉牒);金丹(道士用金石炼制而成的药)

    (21) 星名。金星的简称

    金、水二星,行速而不经天。——《隋书·天文志》

    (22) 朝代名 。公元1115年—1234年,共历九帝,统治中国北部120年。由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创建,建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先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等地,后在蒙古和宋的联合进攻下灭亡

    (23) 古州名 。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县

    (24) 古代货币单位

    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易之以写金。——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5) 姓

    形容词

    (1) 金黄色,亚麻色,尤用指头发

    浮光跃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青项金翅。——《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金象(金色本相);金缕(金色丝线);金兽(门环上的金色衔环);金蚕(金色的蚕);金蛇(金色的小蛇);金蛾(金色的蛾形图案);金凤(金色的凤凰)

    (3) 比喻尊重、贵重 。如:乌金墨玉;金榜留名;金诺(对他人守信不渝的美称);金言(珍贵、宝重的言辞;佛陀的教言为金言);金交(比喻友谊深厚)

    (4) 比喻坚固;攻不破的或无懈可击的 。如:金阵(坚固的兵阵);金城;金汤;金堤(形容堤防的巩固)

    (5) 比喻声音美妙

    (6) 富贵 。如:金宫(华美的宫室);金穴(极富贵的人家)

    (7) 皇帝的,天子的 。如:金貂(汉以后皇帝侍臣的冠饰);金箓(天帝的诏书)

    英文翻译

    gold; metals in general; money

    方言集汇

    ◎ 粤语:gam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m1 [客英字典] gim1 [海陆丰腔] gim1 [梅县腔] gim1 [东莞腔] gim1 [宝安腔] gim1 [陆丰腔] gim1 [台湾四县腔] gim1 [客语拼音字汇] g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吟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kĭĕmkim/kym
    zhōng [zhong]
    部首: 506
    笔画: 9
    五笔: QKH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L
    四角: 857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2) 同本义

    钟,乐钟也。——《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

    钟,铃也。——《广雅·释器》

    垂之和钟。——《礼记·明堂位》

    钟音之器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大钟鼎。——《淮南子·本经》

    细钧有乐,钟兑音也。——《国语·周语》

    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

    钟磬置水中。

    (4) 又

    独以此钟名。

    (5) 又

    如钟鼓不绝。

    (6) 又如:钟磬(两种古代乐器);钟鼎之家(宴享时列鼎、击钟奏乐的古代贵族家庭);钟石(指乐器中的钟和磬);钟板(钟和云板);钟乳(古钟面隆起的饰物。在钟带间,形似乳,故叫钟乳);钟室(悬钟之室);钟师(古官名。掌击钟奏乐);钟鼓(钟和鼓,两种乐器名。指演奏音乐);钟吕(乐钟);钟鼎(钟和鼎。上面多铭刻记事表功的文字);钟鼓之色(欢欣喜乐的面色);钟铭(钟上的铭文)

    (7) 专指佛寺悬挂的钟 。用以作报时、报警、集合的信号

    姑苏城外 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 张继《枫桥夜泊》

    (8) 又如:钟定(寺庙在一日既终以后,钟声止息不再敲打);钟鱼(形同鲸鱼的撞钟大木);钟梵(寺院的钟声和诵经声)

    (9) 泛指一般报时的钟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唐· 李商隐《无题》

    (10) 又如:时钟;石英钟;警钟;挂钟;摆钟;钟漏(古代报时的漏刻和钟声)

    (11) 指时间、钟点 。如:早晨七点钟

    名词

    (1) (形声。从金,重声。本义: 古时盛酒的器皿。现也称“盅”)

    (2) 同本义

    锺,酒器也。——《说文》

    受同异同。——《书·顾命》。按,皆以同为(锺)之。段氏谓古贮酒大器,自锺而注入尊。

    尧舜千钟, 孔子百觚。——《孔从子·儒服》

    有玻璃钟。——《晋书·崔洪传》

    小龙接过壶来,将酒斟在他盏中,酒比钟高出三五分来,更不漫出。——《西游记》

    (3) 大酒杯

    琉璃钟,琥珀浓。——李贺《将进酒》

    二间夹锺。——《礼记·明堂位》

    二间夹锺。——《国语·周语》

    (4) 又如:

    (5) 姓。如:钟牙(钟子期、俞伯牙的并称);钟子(指钟子期)

    量词

    (1) 酒杯、茶杯,与“盅”通

    尧舜千钟。——《孔丛子·儒服》

    胡饮后,到酒一举三钟。——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2) 古容量单位 ,春秋时齐国公室的公量,合六斛四斗。之后亦有合八斛及十斛之制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釜十则钟。——《左传·昭公三年》

    (3) 又如:钟石(容量单位。一钟受六斛四斗,一石受十斗);钟庾(钟和庾。两种容量单位);钟斛(钟和斛。两种古容量单位)

    动词

    (1) 集聚

    泽,水之钟也。——《国语·周语》

    (2) 又如:钟萃(汇集);钟聚(汇集,集聚);钟泄(蓄洪和放水);钟美(集美);钟秀(聚集灵秀之气)

    (3) 介词。适逢,当

    方今钟百王之季,当阳九之会。——刘越石《劝进表》

    (4) 又如:钟祸(惹祸,遭祸);钟值(遭逢)

    (5) 寄托

    经危履险阻,未知命所钟。——《磐石篇》

    (6) 又如:钟心(钟情,感情专注);钟念(钟爱)

    英文翻译

    clock; bell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宋本广韵

    zhào [zhao]
    部首: 520
    笔画: 13
    五笔: LHJJ
    五行:
    仓颉: WLYAJ
    四角: 604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网,卓声。本义:捕鱼的竹笼)

    (2) 同本义

    持罩入深水,金鳞大如手。——唐· 温庭筠《罩鱼歌》

    (3) 又如:罩罗(泛指捕鱼或捕鸟的竹器);罩笼(泛指捕鱼的竹器)

    (4) 捕鸟的竹笼或掩网

    弛罩出凤雏。——三国魏· 曹植《孟车篇》

    (5) 又指养家禽的竹笼。如:鸡罩

    (6) 罩形的器物 。如:灯罩;玻璃罩;保护罩;罩甲(外套,短外衣);灯罩;口罩

    动词

    (1) 覆盖;套在外面

    荷塘烟罩小斋虚,景物皆宜入画图。——唐· 司空图《王官》

    (2) 又如:罩笼(笼罩);罩褂(罩衣);罩袖(方言。套在衣袖外面的套袖)

    (3) 笼罩或遮蔽 。如:山坡上罩着一层薄雾

    (4) 用笼捕取 。如:罩汕(泛指用渔具捕鱼)

    (5) 超越

    其文博诞空类,大者罩天地之表,细者入毫纤之内。——晋· 皇甫谧《三都赋序》

    (6) 又如:罩过(超过;胜过)

    英文翻译

    basket for catching fish; cover

    方言集汇

    ◎ 粤语:zaa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u5 (kiem2) [客英字典] zau5 [台湾四县腔] zau5 (kiem2) [宝安腔] zau5 [梅县腔] zau5 [东莞腔] zau5 [客语拼音字汇] za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敎去聲開口二等ţautrauh/te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