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箍棒

jīn gū bàng [ jin gu bang]
注音 ㄐ一ㄣ ㄍㄨ ㄅㄤˋ

词语释义

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使用的兵器。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神魔小说《西游记》中 孙悟空 使用的兵器。《西游记》第三回:“ 悟空 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鎸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红楼梦》第五四回:“只见 孙行者 驾着斤斗云来了,看见九个魂,便要拿金箍棒打来。” 瞿秋白 《文艺杂著·猪八戒》:“‘你这怕变动的蠢货,我只有……’金箍棒一晃。”

引证解释

⒈ 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使用的兵器。

《西游记》第三回:“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鎸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
《红楼梦》第五四回:“只见孙行者驾着斤斗云来了,看见九个魂,便要拿金箍棒打来。”
瞿秋白《文艺杂著·猪八戒》:“‘你这怕变动的蠢货,我只有……’金箍棒一晃。”

金箍棒的国语词典

元吴承恩《西游记》中主角孙悟空所持的兵器。原为大禹治水时,定江海深浅的一块神铁,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可大可小,两端套有金箍,中间为一段乌铁,上刻「如意金箍棒」,是一件十分厉害的特殊武器。

金箍棒的翻译

英语: golden cudgel, weapon wielded by Sun Wukong in th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金箍棒造句

只见远处有一座迷蒙的巨峰突起,周围还有几十座小石峰。仔细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的孙悟。
金箍棒撞上了铜壁铁墙一般,震得孙悟空双手发麻,抬头一看,便见得那如来与无数佛门弟子前来助阵。
若是在以前,敢有人在耳旁聒噪,擎出金箍棒就是一孤拐。
水缸粗细的金箍棒挥舞起来,如擎天之柱,打向那金翅大鹏,一往无前,不求自保,只求伤敌。
二婶告诉大伙,这激光厉害的没边没沿,比孙悟空的金箍棒还厉害,一米多厚的钢板一下就是一个窟窿。
工作就像无形的紧箍咒,越念越紧;对事的态度就像金箍棒,你说大就大,你说小就小;情谊就像蜘蛛精肚脐上的丝,越吐越缠绵。凡事看开些,祝快乐多多!
别以为你丫长的像金箍棒似的,我就怕你了。
浮生舍去仙籍与天命为敌,血泪斑斑下能否挽回杀伐果断的萧太后的心意?孙悟空抡起金箍棒砸向如来佛祖的时候,浮生仙人终于看到了另一个时空的些许痕迹。
光棍节到了,送你四大金棍:一棍开心快乐,二棍幸福美满,三棍万事顺利,四棍一帆风顺,它是孙猴子变小的金箍棒,你肯定能将四棍同时扛回家!
水中捞月,咱捞的不是月亮,而是心情。海底捞针,咱捞的不是金箍棒,而是玉如意。忙碌之余,别忘了整理一下心情。祝你:捞到轻松、捞到好运!
我从诸葛正我手中救下过盛雅余,也从功夫之王中扛起过金箍棒我生,我痴,我狂野。
光棍节到,送你四大金棍:一棍开心快乐,二棍幸福美满,三棍万事顺利,四棍一帆风顺,它是孙猴子变小的金箍棒,你肯定能将四棍同时扛回家!
真的绝望了,花果山被国家开发成旅游区;师父前两天也和白骨精结婚了;昨天我把金箍棒也卖了。真怀念我们取经的日子,二师弟你还好吗?国庆快乐!国庆节祝福短信。
那猴王正是会家不忙,将金箍棒应手相迎。
教师节礼物:一方成就红地毯让你美满,一把快乐开心椅让你舒坦,一条如意健康巾让你擦汗,一条如意金箍棒让你康健。祝教师节快乐。
和我斗你至少要懂七十二变,金箍棒始终盘桓在我指尖。
谢霆锋的咒语:"爱你一万年。"金箍棒显示:"不想打架,休息一天。"谢霆锋:"什么时候啊,你居然闹罢工。"。
据传,王仲瞿的剑既不藏腰间,也不放背上,而是藏在鼻孔里,叫青峰剑,从来不轻易示人,像是孙悟空的金箍棒,低调得很。
灰太狼的平底锅,还在脑门上敲;孙悟空的金箍棒,还在变大变小;葫芦娃挂在藤萝上,还在摇头晃脑;繁华褪去,怀揣的童心依旧不老。六一节,祝你心情乐陶陶!
猴王被金箍棒神力在体内一转,伤势眨眼便愈,眼中金光更是从所未有地达到三米之长,把棒一挥,宛如渊渟岳立,目不斜视地盯着犬王,对焦傲等道“你们先走。

汉字详情

jīn [jin]
部首: 805
笔画: 8
五笔: QQQQ
五行:
仓颉: C
四角: 801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2)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说文》

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尔雅·释地》

系于金柅。——《易·妒》

惟金三品。——《书·禹贡》。注:“铜三色也。”

项掣金锁。——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五金(指金、银、铜、铁、锡,泛指金属);白金(铂的通称;古代指银子);金背(镜子);金钥(门销或金属门环、门闩);金荷(金属制成的荷叶状独台);金铺(本指门上衔接门环部分的带有虎头等花纹的装饰物,亦指门环);金钟(金属酒杯)

(4) 金属的制品,可省称为金

(5) 刀、剑、箭等兵器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6) 又如:金吾(手执的铜制仪仗棒);金革;金翅(兵舰名);金猊(用金属铸成狻猊状的香炉);金钩(刀名);金创,金伤(为兵器所创的伤痕)

(7) 刑具。如:金印(在流放犯人脸上刺的字)

(8) 印;虎符。如:金紫(秦·汉时丞相所用金印紫绶的简称);金爵(指金印紫绶的爵位);金虎符(古时发兵符信);金窠(金印。窠,指其空白处)

(9) 犁铧头

耜广五寸,二耜为耦。——《周礼》

(10) 钏、镯一类妆饰品

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1) 又如:金步摇(女子的首饰名);金粉(妇女妆饰用的花钿和铅粉);金雀(妇女装饰用的头钗)

(12) 化学元素名。金子 一种延性展性非常好的黄色三价和一价金属元素,产状主要为独立存在的自然金,但也存在于如针碲金银矿或叶碲矿等少数矿物中;大多数化学品对它不起作用,但遇到氯气和王水会受浸蚀;为增加硬度或改变颜色供商业上应用(如金币、首饰、金牙)而加入铜、银、锌、镉及其它金属熔成合金

得遗金。——《后汉书·列女传》

指金于野。

玉质而金色。——明· 刘基《卖柑者言》

金玉其外。

(13) 又如:赤金(纯金);金篦儿(一种篦子状的金首饰);金钗客(妓女的讳称);金绳(古代封禅仪式中用的金线);金赀(金银财宝)

(14) 钱财;货币

金五百斤。——《战国策·齐策四》

所赐金帛。——汉· 刘向《列女传》

橐金数千。——清· 张廷玉《明史》

输不必金。——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15) 又如:金粟(钱与米);金罚(以金钱赎罪的处罚法);金选(古代用来赎罪的罚金。也称“金铢”);金财(金钱财货)

(16) 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停止或撤退的锣或其他金属制品 。如:鸣金收兵;金声(钲声。代表止兵之意);金鼓(金钲和鼓);金钲(乐器名。镯铙之类)

(17) 铜 。如:金铎(古代军中所用的铜铃);金茎(铜柱。为擎承露盘之用);金壶(古时的计时器。即铜壶);金翟(铜铸的人像。同金狄,铜狄)

(18) 月 。如:金蟾(月的别名);金兔(月光);金波(形容月光浮动。也指月光)

(19) 太阳 。如:金锣(比喻太阳);金燧(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一种器具);金鸦(金乌。太阳)

(20) 水银 。如:金泥(古代封禅之礼。以水银和金粉为泥,用来封玉牒);金丹(道士用金石炼制而成的药)

(21) 星名。金星的简称

金、水二星,行速而不经天。——《隋书·天文志》

(22) 朝代名 。公元1115年—1234年,共历九帝,统治中国北部120年。由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创建,建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先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等地,后在蒙古和宋的联合进攻下灭亡

(23) 古州名 。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县

(24) 古代货币单位

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易之以写金。——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5) 姓

形容词

(1) 金黄色,亚麻色,尤用指头发

浮光跃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青项金翅。——《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金象(金色本相);金缕(金色丝线);金兽(门环上的金色衔环);金蚕(金色的蚕);金蛇(金色的小蛇);金蛾(金色的蛾形图案);金凤(金色的凤凰)

(3) 比喻尊重、贵重 。如:乌金墨玉;金榜留名;金诺(对他人守信不渝的美称);金言(珍贵、宝重的言辞;佛陀的教言为金言);金交(比喻友谊深厚)

(4) 比喻坚固;攻不破的或无懈可击的 。如:金阵(坚固的兵阵);金城;金汤;金堤(形容堤防的巩固)

(5) 比喻声音美妙

(6) 富贵 。如:金宫(华美的宫室);金穴(极富贵的人家)

(7) 皇帝的,天子的 。如:金貂(汉以后皇帝侍臣的冠饰);金箓(天帝的诏书)

英文翻译

gold; metals in general; money

方言集汇

◎ 粤语:gam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m1 [客英字典] gim1 [海陆丰腔] gim1 [梅县腔] gim1 [东莞腔] gim1 [宝安腔] gim1 [陆丰腔] gim1 [台湾四县腔] gim1 [客语拼音字汇] g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吟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kĭĕmkim/kym
[gu]
部首: 624
笔画: 14
五笔: TRAH
五行:
仓颉: HQSB
四角: 885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用篾或金属条等围束器物 。如:箍木盆;箍头管脚(管束极严);箍扰(包围;围拢);箍圈(圈套);箍筋(建筑物中用来箍扎保固的钢筋)

(2) 绕缠

广聚跟小元抬头一看,见他头上箍着块白手巾。——《老杨同志》

名词

围束器物的圈 。如:铁箍;桶箍

英文翻译

hoop; bind, surr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k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u1 ku1 [客英字典] ku1 keu1 [台湾四县腔] kieu1 ku1 [梅县腔] keu1 ku1 [东莞腔] ku1 [客语拼音字汇] keu1 ku1 [宝安腔] k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胡平聲開口一等kuko/ku
bàng [bang]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DWH
五行:
仓颉: DQKQ
四角: 4595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奉声。本义:棍,杖)

(2) 同本义

人马逼战,刀不如棒。——《魏书·尔朱荣传》

(3) 又如:棒糖;棍棒;棒打鸳鸯(以强硬手段,破坏他人的夫妇关系,或指阻挠男女的婚事)

(4) 击球物 。如:垒球棒

动词

(1) 用棍棒打

其或迟违,则赤棒棒之。——《北齐书·琅琊王(萧)俨传》

(2) 又如:棒杀(用棍棒打死);棒毒(用棒毒打)

形容词

(1) 〈方〉∶好, 高。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 。如:字写得棒;功课棒;玉米长得真棒

(2) 〈方〉∶肌肉发达的,强健有力的 。如:棒实(健壮);棒小伙子

(3) 〈方〉∶坚硬的,不柔软的(多指食物) 。如:棒硬(坚硬)

英文翻译

stick, club, truncheon; hit

方言集汇

◎ 粤语:paang5
◎ 客家话:[东莞腔] pen3 [宝安腔] pong3 pong5 [梅县腔] pong5 [海陆丰腔] pong5 pong3 [客英字典] pong3 [台湾四县腔] pong5 pong3 [客语拼音字汇] bung3 p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步項上聲開口二等brungx/beonkbʰɔ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