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

kù rè [ ku re]
繁体 酷熱
注音 ㄎㄨˋ ㄖㄜ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极热。多指天气。

词语解释

  1. 极热。多指天气。

    《敦煌变文集·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正酷热天须扇枕,遇严凝月要温床。”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文正》:“时夏日酷热,公饲 吴 以瓜。” 鲁迅 《彷徨·示众》:“酷热满和在空气里面,到处发挥着盛夏的威力。”

引证解释

⒈ 极热。多指天气。

《敦煌变文集·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正酷热天须扇枕,遇严凝月要温床。”
清昭槤《啸亭杂录·朱文正》:“时夏日酷热,公饲吴以瓜。”
鲁迅《彷徨·示众》:“酷热满和在空气里面,到处发挥着盛夏的威力。”

酷热的国语词典

炎热、极热。

酷热的网络释义

酷热 (词语解释)

  • 酷热,指极热,多指天气。
  • 酷热造句

    清凉的晚风吹走了白日的酷热。
    爱心是夏日里的习习凉风,使酷热难耐的人感到丝丝凉爽;爱心是黑夜中的明灯,使匆匆赶路的人找到家的方向。
    酷热的天气,在田地里劳作的农民叔叔,像是被放在火上烤一样汗流浃背。
    夏天的武汉十分酷热。
    地质工作者不顾焦沙烂石的酷热,整个夏天都战斗在沙漠里。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驱散酷热,送一缕清凉给别人。
    酷热的太阳把许多大西瓜都晒得爆裂了。
    朋友是春天的雨,当你伤心时为你落泪;朋友是夏天的风,当你酷热时给你一份清凉;朋友是秋天的菊,当你孤独时为你开放;朋友是冬天的火,当你寒冷时温暖你的心。
    酷热的七月,密密的庄稼地里,不透一丝风,蒸笼一般,闷得人透不出气。我满头的汗水,像瓢泼似的顺脸流着。
    生活需要微笑,它像人们寒冷时需要的一轮太阳;酷热时需要的一眼甘泉,疲倦时需要的一方卧榻。
    荷花也许仇恨烈日的酷热难当,却依然在溽暑中展露风姿。
    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
    爱心是一缕夏日里的清风,使酷热难耐的人感到一丝希望。
    父母的爱是一丝微风,让你的心灵即使在酷热的夏天也能感到神清气爽。
    柳梢有气无力地低垂着,仿佛要钻进地皮,躲开酷热的太阳。
    炎炎夏天,烈日当空,空气像要燃烧一样,酷热难当。
    中午,烈日当头,阴影变成蓝色,野草在酷热中昏睡,而飕飕寒气,却从浓林密叶下掠过。
    夏天来得那么的急,没几天人们便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酷热难耐了。
    秋日已经从夏天的严热中走了出来,阳光褪去了金黄色的酷热,披上了暗红色的清凉。
    当你在大树下安祥地乘凉时,可曾想到大树在坚强地承受酷热?

    汉字详情

    [ku]
    部首: 714
    笔画: 14
    五笔: SGTK
    五行:
    仓颉: MWHGR
    四角: 1466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酉( yǒu),表示与酒有关,告声。本义:酒味浓;香气浓)

    (2) 同本义

    酷烈馨香。——曹植《七启》

    芬芳沤郁,酷烈淑郁。——司马相如《上林赋》

    (3) 残暴;苛刻

    课额日以增,官吏日以酷。——王冕《伤亭户》

    刑罚暴酷,轻绝人命。——晁错《举贤良对策》

    妃性酷虐,常手镣数人。——《晋书·贾皇后传》

    (4) 又如:酷滥(滥用残酷的刑罚);酷评(苛刻的评论);酷惨(残暴,惨酷);酷偿(残酷报复);酷能(以严刑酷法为能);酷吏(滥用刑法残害人民的官吏)

    (5) 悲惨;痛苦

    吴人仿 子胥之冤酷,皆为立祠。——《三国志》

    (6) 又如:酷杀(惨死);酷裂(因痛苦而肠断);酷楚(痛楚)

    副词

    (1) 极,非常

    酷似其舅。——《晋书·何无忌传》

    (2) 又如:酷尚(特别喜好);酷类(即酷似,非常相似);酷痛(极悲痛);酷贫(极其贫困);酷薄(极端刻薄)

    名词

    (1) 灾难;困苦 。如:酷祸(惨祸)

    (2) 惨痛,痛恨

    含酷茹恨,彻于心髓。——《颜氏家训·文章》

    英文翻译

    strong, stimulating; very

    方言集汇

    ◎ 粤语:h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uk7 kiok7 [客语拼音字汇] kug5 kug6 [梅县腔] kuk7 guk7 [台湾四县腔] kuk7 kok7 [东莞腔] kuk7 [客英字典] kwuk7 [宝安腔] k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沃入聲開口一等kʰuokkhuuk/qvk
    [re]
    部首: 403
    笔画: 10
    五笔: RVY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QIF
    四角: 5533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温度高)

    (2) 同本义。跟“冷”相对

    肺甚畏热。——《素问·五常变大论》

    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韩非子·有度》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孟子·梁惠王下》

    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列子·汤问》

    (3) 又如:热天;热釜(热锅);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4) 满腔热情;热心肠 。如 :热莽(热蟒。感情狂热得不能自制);热气换冷气(好心没好报);热合(热心)

    (5) 有权势的,权势显赫的 。如:热官(权势显赫的官吏);热势(显赫的权势);热撮撮(威势显赫貌);热地(比喻权势显赫的地方)

    (6) 形容羡慕至极 。如:热眼(热切的目光);热念(热切的愿望)

    (7) 新;新近 。如:热话(方言。新的话题);热尸(刚死的人的尸体。指新近去世者)

    (8) 情意深厚 。如:热手辣的(依依不舍);热腹(热心肠);热语(热情、亲昵的话语)

    (9) 喧闹;热闹 。如:热乱(胡闹;纷乱);热嘈嘈(形容热闹嘈杂);热闹场(热闹的场所)

    (10) 亲热 。如:热乱(亲密,亲热);热火(亲热);热落(亲热);热熟(亲热);热嘴(口头上的亲热);热络(亲热;热和)

    (11) 很受人关注或欢迎的 。如:热门货;热门

    名词

    (1) 滚热的物体

    亏之若月,靡之若热。——《韩非子·扬权》

    谁能持热,逝不以濯。——《诗·大雅·桑柔》

    (2) 热气

    天收其声,地藏其热。——汉· 扬雄《解嘲》

    (3) 中医学亦泛指因外感而引起的热性疾病

    能已(治)积热。——明· 刘基《苦斋记》

    (4) 又如:热入血室(热邪进入下焦、胞宫);热风(由风邪挟热所致病症);产褥热;回归热;鹦鹉热;鼠咬热

    (5) 反常的人体高温;发烧 。如:先给他退热再说

    (6) 一时激起的极度热情 。如:乒乓热

    动词

    (1) 加温;使之热 。如:热化(受热而熔化);热饭(给饭或饭菜加热)

    (2) 烧,烧灼 。如:热灼(灼热;火烫);热焰(火焰)

    (3) 烦躁 。如:热呼辣(焦灼;发烫);热忽刺(匆急;急躁);热躁(焦躁;焦急);热恼(谓焦灼、苦恼)

    (4) 激动

    英文翻译

    hot; heat; fever; restless; zeal

    方言集汇

    ◎ 粤语:jit6

    宋本广韵

    酷热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