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催化剂

méi cuī huà jì [mei cui hua ji]

词语释义

酶催化剂即指酶,是一类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高效和专一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汉字详情

méi [mei]
部首: 714
笔画: 14
五笔: SGTU
五行:
仓颉: MWOWY
四角: 18657

详细解释

名词

很大一类复杂的蛋白质物质 ,在促进可逆反应(如水解和氧化)方面起着像催化剂一样的作用。在许多工业过程中是有用的(如发酵、皮革鞣制及干酪生产)

英文翻译

enzymes; (Cant.) soft

方言集汇

◎ 粤语:mu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oi2 mui2 [客英字典] moi2 [台湾四县腔] moi2 mi2 [宝安腔] moi2 [梅县腔] moe.2

宋本广韵

cuī [cui]
部首: 221
笔画: 13
五笔: WMWY
五行:
仓颉: OUOG
四角: 222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崔声。本义:催促,促使) 同本义

交徧催我。——《诗·邶风·室人》

鸿仪催零金。——《侯成碑》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2) 又如:催比(催征);催并(催促;催逼);催迸(同“催并”);催科(催租;亦指催缴钱粮的小吏);催命鬼(催人早死的鬼使);催索(催讨,催着要)

英文翻译

press, urge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1
◎ 客家话:[陆丰腔] cui1 [梅县腔] cui1 [宝安腔] cui1 [客英字典] cui1 [客语拼音字汇] cui1 [海陆丰腔] cui1 [东莞腔] cui1 [沙头角腔] cui1 [台湾四县腔] c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倉回平聲合口一等chuai/cuoitsʰuɒi
huà,huā [hua]
部首: 221
笔画: 4
五笔: WX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P
四角: 24210

详细解释

huā

动词

(1) 用掉、耗费。同“花” 。如:化钱;化工夫

(2) 另见 huà

huà

动词

(1) (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

(2) 同本义

匕,变也。——《说文》。徐灏曰:“匕化古今字。”

知变化之道。——《易·系辞传》。虞注:“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四时变化。” 荀注:“春夏为变,秋冬为化,坤化为物。”

和故百物化焉。——《礼记·乐记》

若欲其化也。——《周礼·柞氏》。注:“犹生也。”

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荀子·正名》。注:“化者改旧形之名。”

胜败若化。——《国语·晋语》。注:“言转化无常也。”

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

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

身化促织。——《聊斋志异·促织》

而骨化石。——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化现(变化);化心(改变其心性);化先(四时变化之始);化治(变化治理)

(4) 教化

化,教行也。——《说文》。段注:“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

以礼乐合天地之化。——《周礼·大宗伯》

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羽也,谓之化。——《荀子·七法篇》

神则能化矣。——《荀子·不苟篇》

变则化。——《礼记·中庸》

淳淳乎纯谨畏化。——《吕氏春秋·士容》。注:“教也。”

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杨恽《报孙会宗书》

(5) 又如:化声(因推行教化而有声誉);化行(教化播扬于某地);化诲(开导教诲);化雨(比喻善于施教,犹如雨水滋润植物一样);化作(化育生成);化物(化育外物);化胎(化育成胎);化气(化育之气);化光(德化光大);化向(受德化而归顺);化流(德化传布)

(6) 感化;转变人心

正月实来化我也。——《公羊传·桓公六年》。注:“行过无礼谓之化。”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邹阳《狱中梁王书》

(7) 又如:化俗(化民成俗,改善习俗);化物(感化外物);化服(感化顺服);化盗(感化盗贼使为良民)

(8) 募化

你去那里化些斋吃。——《西游记》

(9) 又如:化饭(化斋);化布施(即化缘。佛教用语。募化钱粮);化钱(募化钱财);化斋(僧道向人募化斋饭)

(10) 用火烧 。如:化人场(化人厂。即火葬场);火化

(11) 消化;领会,融会贯通

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庸言》

(12) 又如:化食;食古不化

(13) 死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惟君平昔,聪明绝人,今虽化去,夫岂无物!——唐· 刘禹锡《祭柳员外文》

(14) 消除,去掉

以化腥臊。——《韩非子·五蠹》

名词

(1) 习俗,风气

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汉书》

(2) 造化。自然的功能

修短随化。——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又如:化力(造化之力);化元(造化的本原);化功(造化之功);化儿(造化小儿)

(4) 化学 。如:数理化

后缀词

(1) 使成为,使变成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以构成动词。如:绿化;电气化;现代化

(2) 另见 huā

英文翻译

change, convert, reform; -ize

方言集汇

◎ 粤语:faa3
◎ 客家话:[梅县腔] fa5 [海陆丰腔] fa5 [客英字典] fa5 [宝安腔] fa5 [客语拼音字汇] fa4 [陆丰腔] fa5 [沙头角腔] fa5 [台湾四县腔] fa5 [东莞腔] fa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霸麻二合去聲合口二等hruah/xoahpi
[ji]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YJJH
五行:
仓颉: YLLN
四角: 0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刀,齐声。“齐”亦兼表字义。本义:剪齐)

(2) 同本义

剂,齐也。——《说文》

剂,剪齐也。——《后汉书·刘梁传》注

其命剂也。——《太玄·永》。注:“剪绝也。”

永不轨,其命剂也。——《太玄·永》

剂,剪齐也。——《尔雅》。郭璞注:“南方人呼剪刀为剂刀。”

(3) 割

豫让剂面而变容,吞炭为哑。——《新书》

(4) 调节;调和

家之所有为剂。——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调剂;剂和(调药;调和);剂救(调和弥补);剂调(调节)

名词

(1) 古代买卖时用的契券

以两剂禁民狱。——《周礼·大司寇》。注:“今券书也。”

正之以傅别约剂。——《周礼·士师》。注:“各所持券也。”

听买卖以质剂。——《周礼·小宰》。注:“谓两书一札,同而别之,长曰质,短曰剂。”

大市以质,小市以剂。——《周礼》

(2) 分剂,一定的分量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三国志》

(3) 剂子 。如:面剂儿

(4) 制剂。能产生化学反应、物理效应或生物效应的物质;主要的有效成分 。如:杀虫剂;催化剂;冷冻剂;乳剂;试剂;毒剂;氧化剂;指示剂

(5) 指多味药合成的药剂 。如:剂料(按一定分量和比例调制而成的药料);针剂;丸剂;麻醉剂;利尿剂;催吐剂

量词

用于若干味药配制的汤药 。如:一剂中药

英文翻译

medicinal prepa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ai1
◎ 潮州话:zi3

宋本广韵